APP下载

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

2011-06-21顾汉沛陈孝东王光胜耿德勤

海南医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血症

顾汉沛 ,陈孝东,王光胜 ,耿德勤

(1.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2;2.沭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沭阳 223600;3.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2)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明显特征,它可反映AS的程度[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危险预测的重要指标[2]。AS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逐渐增加,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病率日益增高。近年的研究发现,HUA也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3],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本文对脑梗死患者2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HUA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连续入住沭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卒中患者20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1例,女性68例,年龄30~87岁,平均(65.04±11.82)岁;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4],并于24 h后行颅脑CT或MRI扫描证实;排除使用特殊药物如别嘌呤醇、B族维生素、叶酸或其他可影响血尿酸代谢药物者。

1.2 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检查 全部受试者均应用日本ALOKA-a1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 MHz,由专人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检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二维图像观察血管壁、血管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形成及狭窄。IMT的测量位置固定在颈总动脉分叉近段10 mm处,左右颈总动脉各测量3次,测量6次的平均数为该患者的IMT。斑块超声诊断标准:IMT≥1.2 mm及形成斑块或引起管腔狭窄为斑块组,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斑块组。

1.2.2 生化检查 入院次日早晨(24 h内)空腹肘静脉采血,送本院实验室,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尿酸、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UA≥416 μmol/L,女性UA≥356 μmol/L为高尿酸血症组,达不到上述标准为非高尿酸血症组。血脂异常根据1997年我国制订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标准判定:取TC≥5.75 mmol/L,TG≥1.7 mmol/L,LDL-C≥3.64 mmol/L,HDL-C≤0.91 mmol/L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两组均数比较,方差齐者采用t检验,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特征 209例患者中发现HUA患者36例(17.22%),HUA患者与无HUA患者比较,高血压、既往脑卒中史、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吸烟、HDL-C和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基线特征(±s,例)

表1 基线特征(±s,例)

指标t或χ2值P高尿酸血症组(n=36)非高尿酸血症组(n=173)年龄(岁)HDL-C(mmol/L)LDL-C(mmol/L)TG(mmol/L)TC(mmol/L)血尿酸(μmol/L)性别(男/女)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吸烟(有/无)既往脑卒中史(有/无)64.39±11.085 1.154±0.342 2.854±0.850 1.721±0.897 4.691±1.030 444.31±86.811 22/14 33/3 7/29 9/27 15/21 65.18±11.992 1.114±0.296 2.587±1.022 1.404±0.735 4.275.±0.923 289.56±68.639 119/54 132/41 34/139 69/104 38/135-0.364 0.729 1.466 2.259 2.421 12.485 0.800 4.233 0.001 2.822 6.111 0.716 0.467 0.144 0.025 0.016 0.000 0.435 0.043 1.000 0.129 0.020

2.2 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209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颈动脉斑块166例(79.43%)。吸烟、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既往脑卒中史、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见表2。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与血尿酸水平也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1),见表3。

表2 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表3 斑块组和非斑块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单因素分析(±s)

表3 斑块组和非斑块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单因素分析(±s)

因素 斑块组 非斑块组t P年龄(岁)尿酸(μmol/L)66.34±10.947 321.89±94.59 60.05±13.739 254.07±77.06 3.178 4.341 0.002 0.000

2.3 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整年龄、吸烟、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因素,HUA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为5.614(P=0.028,95%CI=1.209~26.063)。年龄、糖尿病、吸烟也与颈动脉斑块发生有显著相关(P<0.05),见表4。

表4 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脑梗死发病率正逐年提高,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人们对于疾病的预防日益重视,寻找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成为控制其发病的最大可行途径。2011年我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将脑梗死病因分为:(1)动脉粥样硬化型;(2)心源性;(3)小血管病变;(4)少见原因;(5)不明原因[5]。Madden等[6]的研究发现,临床上以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及小血管病变最为常见,其中以AS为病理基础的病因占全部的75%左右。颈动脉斑块是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众多学者认可[2]。本研究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为79.43%,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目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中,通常认为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和年龄等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但尚无明确定论,尤其是新的危险因素如HUA等。研究表明HUA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脑卒中、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并且具有独立性[3]。

UA是人体内嘌呤分解的产物,亦即是核酸物质代谢的产物。在缺血或缺氧状态下,人体可生成大量UA,UA的形成往往伴有大量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氧的生成,这些活性氧对机体组织结构和细胞信号转导均有明确的损伤作用。既往认为HUA是痛风的生化特征,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HUA已经成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HUA及传统危险因素中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同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提示HUA加快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Pacifico等[7]对170例青少年血UA与颈动脉IMT的研究发现,血尿酸增高与颈动脉IMT厚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美国国家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LBI)进行的一项纳入4 866参与者的大型研究中发现,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相似,特别是在男性人群中,血尿酸增高与颈动脉IMT有着显著相关[8]。Ryuichi等[9]对919例中老年人血尿酸与IMT的研究发现,血尿酸与已知的传统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及脂质紊乱一样,也是A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UA可能通过下列机制参与AS斑块的形成:尿酸盐结晶可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炎性反应,直接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小板聚集;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的异常,抑制内皮祖细胞分化,使血管内皮的修复功能受损;高UA可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并存,引起脂质代谢紊乱,使纤溶系统紊乱,血液高凝;血UA可致LDL-C的氧化及脂质的过氧化,伴随氧自由基生成的增加并参与炎性反应,参与AS形成[9]。此外血UA还能促进单核细胞产生自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管细胞产生C反应蛋白[10]。

然而对HUA致AS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UA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Waring等[11]通过随机双盲研究发现,UA比相同剂量的维生素C在体内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Amaro等[12]率先报道了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和UA联合用药治疗发病3 h内脑梗死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发现脑梗死发生后患者体内UA存在早期消耗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由此显示,UA在机体内有重要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从而可能起到保护血管系统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外,高尿酸血症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数量尚少,且存在争议,这种关系还需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的证实,其病理生理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1]Warren OC.Prospects for neuroprote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logy,2006,66(4):1-2.

[2]Yen Y,Doroshow J,Leong L,et al.PhaseⅡstudy of oxaliplatin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metastatic 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ncer[J].Proceedings ofASCO,2004,22(14S):4169.

[3]Ishizaka N,Ishizaka Y,Toda E,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individuals[J].Artt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5,25:1038.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5]Gao S,Wang YJ,Xu AD,et al.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J].Front Neur,2011,2(6):1-5.

[6]Madden KP,Karanjia PN,Adams HP,et a1.Accuracy of initial stroke subtype diagnosis in the TOAST study[J].Neurology,1995,45:1975-1979.

[7]Pacifico L,Cantisani V,Anania C,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obese children[J].Eur J Endocrin,2009,160:45-52.

[8]Tuhina N,Curtis Ellison R,Stenen H.Serum uric acid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plaques:The 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Family Heart Study[J].J Rheumato,2009,36(2):378-384.

[9]Ryuichi K,Hitomi T,Yuichuro O,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uric acid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elderly persons[J].Inter Med,2005,44(7):787-793.

[10]Kanellis J,Kang DH.Uric acid as a mediator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inflammation,and vascular disease[J].Semin Nephrol,2005,25:39-42.

[11]Waring WS,Webb DJ,Maxwell SR.Systemic uric acid administration increases serum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healthy volunteers[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1,38:365-371.

[12]Amaro S,Soy D,Obach V,et a1.A pilot study of dual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uric acid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7,38(7):2173-2175.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血症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