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与顺产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分析

2011-06-21李秋兰王香玉张宏玉

海南医学 2011年18期
关键词:顺产病死率重度

李秋兰,王香玉,张宏玉

(1.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海南 海口 570206;2.海南医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1)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窒息抢救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最初步骤,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手段ABCDE新法复苏技术,对窒息的新生儿采取快速、及时、正确、有效的复苏抢救措施,可以极大程度的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伤残率、死亡率。笔者所在医院于2004-2007年根据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对儿科、产科、助产人员及全院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正规的ABCDE新法复苏技术培训,并开展产儿科医师合作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全程持续观察,促进新生儿早日恢复健康,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 334例新生儿情况,其中剖宫产1 241例,占53.17%,剖宫产发生新生儿窒息数为99例,发生率为7.98%,顺产1 093例,发生新生儿窒息数为43例,发生率为3.93%;男1 314例,女1 020例;胎龄:28~42周,体重:1 300~4 500 kg,低体重儿33例,早产儿35例。比较分析剖宫产与顺产两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轻度室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及复苏效果与预后质量评估等。剖宫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轻度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组(P<0.01),全部窒息新生儿抢救后存活,抢救成功率为100%,新生儿死亡数为0,病死率为0,资料来源可靠、真实。

1.2 方法

1.2.1 培训要求 2007年10月我院开始进行第2轮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全员强化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掌握正确评估新生儿窒息分度标准,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1.2.2 培训教材、复苏方法及窒息诊断标准 参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ABCDE复苏技术采用美国儿科学会(AAP)美国心脏协会(AHA)新生儿复苏教程(NR P)《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中译本为依据[2]。新生儿阿普加评分标准(Apgar Score)参照《妇产科学》[3]。

1.2.3 分组情况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的2 334例新生儿分为剖宫产组及顺产组,比较新生儿窒率、轻率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复苏效果与预后评估。

1.2.4 评估新生儿窒息标准 在新生儿出生后1 min内运用Apgar score评分,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的程度,以出生后1 min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8~10分属正常新生儿。①轻度窒息判断标准:评分为4~7分为轻度窒息(又称青紫窒息);②重度判断标准(称苍白窒息)评分为0~3分为重度窒息。

1.2.5 复苏抢救方法 ①评估新生儿为轻度窒息(4~7分)时说明缺氧较严重,需立即进行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药等措施,5 min和10 min后再次评估,婴儿如需复苏,15 min、20 min仍需评分。②评估新生儿为重度窒息(0~3分)时说明严重缺氧需紧急抢救,立即行喉镜在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并加压给氧,并在复苏后5 min内、10 min内分别评分,直至连续2次评均≥8分以上为止。

1.2.6 观察与护理方法 ①轻度窒息的新生儿复苏后护理:凡复苏后评估新生儿心率100次/min,呼吸佳,张力好,有咳嗽、恶心,全身粉红(满10分者),哭声好者,征求家属同意,依据医嘱可留产科病房继续观察,严密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的恶化程度,注意保暖,指导婴儿喂养,防止吸入性引起窒息。病情变化随时报告医生处理。②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经复苏后护理:凡复苏后病情稳定可根据医嘱安全转送到新生儿科观察治疗,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SAS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变化比较 两组比较,剖宫组发生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组,窒息发生率、轻度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高,病死率均为0,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变化比较[例(%)]

2.2 两组新生儿窒息复苏前后效果与预后质量评估比较 两组新生儿复苏前Apgar score评分资料经统计量值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05)。两组复苏后效果均较复苏前显著,Apgar score评分均高于复苏前,资料经统计量值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P<0.01)。两组预后质量评估均较好,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P>0.05),无死亡病例,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与预后质量评估比较(例,±s)

表2 两组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与预后质量评估比较(例,±s)

组别例数窒息预后良好 死亡剖宫产组顺产组统计量值P值1241 1093 99 43好89 35 98差10 00 0.29<0.01复苏前Apgar score评分(分)5.61±1.39 5.75±1.25 t=0.57 0.16复苏后Apgar score评分(分)9.21±0.79 9.65±0.35 t=3.50 P值χ2=1.95 0.29

3 讨 论

长期以来,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也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因素。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不规范、不及时,可导致缺氧时间长,从而引起全身各脏器功能的损害。研究报道,全世界因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新生儿死亡率约占23%,而我国因窒息死亡的新生儿所占比例更高,大约占活产新生儿死亡的30%[4]。同时,在新生儿窒息中有7.2%~22.7%发生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而因窒息引起的各脏器功能损害可达74.8%[5]。自从2003年全国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培训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明显下降,复苏效果明显提高。我院于2007年10月又进行第二轮强化全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并举办海南省“农村基层助产人员培训班暨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师资培训班”,规范并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管理,普及推广。统计结果表明,近三年来我院产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抢救成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比丁晓燕等[6]的有关报道明显降低,具有复苏抢救成功率高、效果显著、病死率低、预后良好等特点,值得推广。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状态,窒息持续时间对婴儿的预后起关键作用,抢救能否成功决定于医务人员的快速反应及娴熟的复苏技能。因此,无论胎儿是否发生宫内缺氧征象,助产人员都必须在新生儿出生前常规准备好随时应急复苏抢救的器材、用物及药品,严阵以待,以便在发生新生儿窒息时能争分夺秒,为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笔者认为临床上不能单纯以Apgar评分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的标准[7],应与新生儿出生后的临床表现评估相结合。新生儿复苏成功后护理服务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严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缺氧状况改善、转运途中保暖、并发症发生、指导母亲喂养乃至婴儿安全出院后随访等环节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方面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流程、配备足够的设备、强化在岗及新上岗人员培训,业务水平及抢救能力现已逐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但熟练掌握窒息复苏技术的人员还远远不够,发展不平衡,复苏康复出院后的跟踪随访后遗症发生率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关注。

[1]沈晓明,王卫平,常立文.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7.

[2]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2-10.

[3]乐 杰.谢 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

[4]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38,401.

[5]虞人杰,叶鸿瑁.加强窒息复苏培训,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及伤残率而努力[J].新生儿科杂志,2005,20(1):3-6.

[6]丁晓燕,刘 蕾.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4):39-40.

[7]沈晓明,王卫平,常立文,等.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9.

猜你喜欢

顺产病死率重度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宫斗剧重度中毒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