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不是告知

2011-06-19作者

湖北教育 2011年11期
关键词:杜郎教师节李老师

作者

崔其升 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校长

学生学习最大的天敌在于依赖,教师在教学中最大的悲哀在于包办。在课堂上,教师的包办和学生的依赖,造成了学生的消极、被动、无奈和痛苦。课堂上只有放手、放手、再放手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一次,我去北京开会,火车上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问她爷爷,为什么窗外树上的鸟窝里面没有鸟。她爷爷说:“孩子,现在天气这么寒冷,外面下着雪,如果鸟儿再在这里,不就都冻坏了么?现在这里天冷,鸟儿都去了南方,因为那里天气暖和。”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小女孩问了爷爷这个问题,如果爷爷反问:“孩子你想一想,什么时候看到过树上的鸟窝里面有鸟?那个时候和这个时候相比有什么不同?找到了这个原因,你也就知道为什么现在鸟儿不在这里住了。”这样就会使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寻找答案。孩子会想,那时候天气那么热,自己穿着短裤、凉鞋,现在为了抵御寒冷,由单衣换成了棉衣,外面树上没有鸟儿是因为气温降低、寒风袭人。由此孩子就会想到是气温的原因。

无独有偶。在济南开会,晚饭之后我来到一个图书角,有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打电话:“孩子,我要告诉你,明天是教师节,明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吃饭,然后早点到学校,看到你的老师要高声问老师好,祝老师教师节快乐!”我当时就想,如果这位母亲换一种方式问孩子多好啊——母亲:“孩子,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么?”孩子:“妈妈,我知道,明天是教师节。”母亲:“你既然知道是教师节,那你怎么祝老师节日快乐呢?”这样以问答的形式交流,孩子自己就会想到明天应该怎么办,怎么向老师问好。这样的话,孩子就会真正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自内心地把事情做好。如果把现有的答案和解答的整个思路,都原封不动地奉送给孩子,我倒不觉得有多大价值。

结合这两个故事,我就想到了我们的课堂。

现在的课堂上老师讲课不流畅,因为学生总是有问题向老师请教。我觉得这正是一节课的最大收获。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走不过去的“十字路口”,学生才会在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问号,从而促使他们去开动脑筋、查找资料,促使他们把过去掌握的一些知识和这些疑问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形成对相关联问题的思考。千万不要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进行真正思考的时候,就把现成的答案送给学生。

在杜郎口中学的一节地理课上,李老师正在围绕一幅地形地貌图讲解,这里圈那里画。我直接制止了他,然后对学生说:“老师讲的这一部分,理解的请举手。”结果11个学生举了手。我对李老师说:“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学生会解答,就不准老师出面解决。你为什么又占用学生的时间,把自己独立出来,和学生抢镜头?”李老师说:“刚才有个学生上来讲错了,我才上来纠正一下。”这是不对的。老师的作用就是搭建舞台,让学生唱戏,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学生。

我总是在想,咱们的课堂缺什么?课堂就应让学生学一学、读一读、画一画、圈一圈、写一写、辩一辩、议一议、讲一讲、用一用、做一做等,谁能在现有的课堂上让更多的人去表达、演讲、绘画、书写、辩论等,谁就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已经超过了知识本身的意义,将会给他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杜郎教师节李老师
叮咚,你的教师节攻略到了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
该得奖的李老师
过骊山
宠物难伺候
舍不得您,李老师
又是一年教师节
李老师的心事
面对杜郎口,我们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