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痰湿瘀热论治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52例1)

2011-06-09李文东王元松苏秀海王晓蕴田风胜迟秀娥段洪波闫国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学分病机胶囊

李文东,王元松,苏秀海,王晓蕴,苏 阳,田风胜,迟秀娥,段洪波,闫国强

代谢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由于葡萄糖、脂类等一系列代谢异常引发的一组病症,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7年公布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标化患病率为9%~12%[1],因为它包含了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所以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07年7月—2008年12月应用清热祛浊胶囊从痰湿瘀热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5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代谢综合征诊断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标准[1]。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①超重和(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5.0 kg/m2;②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 mmol/L及(或)餐后2 h血糖(2 hPG)≥7.8 mmol/L,及(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③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140/90 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三酰甘油(TG)≥1.7 mmol/L,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 mmol/L(男)或<1.0 mmol/L(女)。

1.2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糖尿病科门诊,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男31例,女21例;年龄25岁~67岁;糖尿病史1个月至15年。口服降糖药治疗者22例;胰岛素或者合用口服降糖药者16例;初发病者14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河北省药物注册批准文号:冀药制字Z20070040),5粒,每日 3次,疗程3个月;不增加其他影响本病疗效的药物,不增加原有降糖、降压、调脂药物用量。清热祛浊胶囊药物组成:桑白皮、黄连、知母、枳实、泽泻、茯苓、大黄、红花、川牛膝、山药。按照处方一日剂量加工成15粒胶囊。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肝功能、血压、体重、腰围等指标变化,计算体重指数(BMI)。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代谢综合征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以上或全部有效者;有效:代谢综合征4项组成成分中的2项以上有效者;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血糖、血压、血脂的单项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执行[2],肥胖疗效判定参照1997年全国第五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3]。

2 结 果

全部52例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可以明显地降低血糖、血压、体重,改善血脂异常;部分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酸、肝功能有所改善(资料不全,未行统计)。经治疗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7%。单用清热祛浊胶囊时无低血糖反应发生;少数患者服药后自觉胃脘不适,改为饭后服用可以缓解。详见表1。

表1 52例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变化(±s)

表1 52例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变化(±s)

时段 n FPG mmo1/L 2 hPG mmo1/L HbA1c%TC mmo1/L TG mmo1/L LDL mmo1/L HDL mmo1/L SBP mmHg DBP mmHg BMI kg/m2治疗前 52 9.08±1.87 14.52±2.95 8.38±1.90 5.27±0.48 3.78±1.093.82±1.170.97±0.38 136.1±16.5 88.6±8.9 28.16±4.21治疗后 52 7.46±1.54 10.32±2.39 7.13±1.34 4.88±0.62 2.14±0.632.61±0.841.08±0.44 129.4±13.7 85.1±6.7 26.33±3.49 P<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5 <0.01 <0.05 <0.05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多与中医消渴、眩晕、痰浊、胸痹、肥胖等相关,先前对此虽无系统论述,但近来诸多中医药学者依照中医理论对其病机和治疗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开始尝试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4]。并且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3.1 中医病机探讨 代谢综合征与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多食少动有密切关系[5]。病位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因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不温煦,从而造成痰浊停滞、气机壅塞、血瘀脉阻、水湿不化。若邪浊久留不去,则化热化火,耗气伤津,终成虚损,变生他证。其中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始终,导致了多种代谢异常。而依据代谢综合征的不同病机变化可划分出不同阶段:早期症状隐匿,邪实为主,为热、为湿、为痰、为瘀;中晚期变证丛生,脏腑虚损、脉络瘀阻,邪实存在,正气渐虚,属虚实夹杂。

3.2 清热祛浊胶囊方解 桑白皮归肺经,清泻肺火。黄连归心脾胃胆大肠经,清中焦湿热。知母归肺胃肾经,泻胃火滋胃阴,泻肾火滋肾阴。三药合用共为主药可泻三焦实热、湿热、虚火。枳实归脾胃大肠经,化痰消积。泽泻归肾膀胱经,泻水湿,行痰饮。茯苓归心脾肾经,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三药合用为臣,可健脾渗湿,行痰消积。大黄归脾胃大肠肝经,可下瘀血,又清瘀热。红花归心肝经,活血通脉,可用于瘀热郁滞。山药归脾肺肾经,补脾肺肾之气,又补脾肺肾之阴而兼顾本虚。川牛膝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活血祛瘀,能导热下泄,引血下行,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涤痰祛瘀之功。

自拟清热祛浊胶囊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符合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4],疗效确切。但是因代谢综合征除了具有痰、湿、瘀、热等标实以外还存在本虚,所以如何探讨其内在相关的病机和共同的启动因素,以指导中医临床,还是今后需要解决和完善的课题。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156-161.

[2]任德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73;85;233.

[3]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4]李文东,苏阳,崔荣岗.中医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近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9,31(4):376-377.

[5]张剑.2型糖尿病中代谢综合征病机证候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猜你喜欢

学分病机胶囊
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