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2011-06-09王陵军王功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7期
关键词:强心温阳益气

王陵军,刘 景,王功峰

芪苈强心胶囊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本研究旨在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心脏病学》中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制定[1]。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2]拟定。心阳虚证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制定。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ACC/AHA补充分级C阶段患者,年龄 18岁~80岁。

1.2 一般资料 共入选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9.11岁±5.33岁;病程7.13年±3.76年。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7.57岁±6.13岁;病程6.43年±3.3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限盐、休息,根据病情选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硝酸酯类药物等,必要时根据病情应用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苈强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1.4 观察项目 评定治疗前后评定中医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B型利钠肽(BNP)。

1.5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临床主次症基本或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加重:治疗后积分超过治疗前的积分。

心功能疗效判定,显效:心功能达到Ⅰ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 1级,但不足Ⅱ级者;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恶化:心功能恶化 1级或 1级以上。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衰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37.5%,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证候疗效

2.2 心功能疗效比较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显效率45.0%,总有效率 9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功能疗效

2.3 两组治疗前后BNP比较 治疗后两组BNP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治疗组BNP较对照组降低(P<0.05)。详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BNP变化(±s)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BNP变化(±s)

组别 n BNP(pg/mL)治疗组 治疗前 40 3 076.21±2 093.15治疗后 40 1 231.62±1 352.441)2)对照组 治疗前 40 3 184.23±2 122.33治疗后 40 1 998.48±1 142.75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痹、心水、水肿、心悸、怔忡、痰饮、咳喘等范畴。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标实为血瘀、水停、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力衰竭的病理特点。心脾肾阳气虚衰,不能运化水湿及鼓动营血,因而造成水湿内停、瘀血阻络,形成本虚标实的病理改变。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近20年来,经过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界对于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大法已达成共识,亦即益气、温阳、活血、利水4大治法,这些治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效果[3-6]。芪苈强心胶囊由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五香皮、陈皮等组成。其中黄芪、人参、附子益气温阳,丹参、红花活血通络,葶苈子、泽泻健脾渗湿、利水消肿,玉竹养阴防利水伤阴,五香皮强心利尿,陈皮调畅气机,桂枝温阳化气引诸药入络。全方共奏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BNP是一种具有利尿、排钠、扩张血管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环状结构多肽类化合物,它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下由心室肌分泌,BNP的浓度和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7]。本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改善心衰中医证候症状、心功能的功效,以及明显降低BNP的作用,因此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芪苈强心胶囊能提高临床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该药充分体现了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防治心力衰竭的疗效。

[1]贝政平.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

[2]张子彬,T sung OC,张玉传.充血性心力衰竭[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212.

[3]张铭熙.温阳利水活血法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2):25-26.

[4]吴致安,王晓峰,陈继红,等.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衰康复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6,38(9):39-40.

[5]王红英,曹雪滨,徐淑乐,等.心复康口服液对心衰大鼠线粒体跨膜电位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19:1875-1878.

[6]黄平东,刘煜德,黄衍寿.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心室重塑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6:608-611.

[7]赵雪燕,杨跃进.B型利钠肽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8):590-593.

猜你喜欢

强心温阳益气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藿芪温阳丸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参芪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效果观察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