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韶钢社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社区干预作用的研究*

2011-06-05谭建萍梁燕云张锦艳黄验评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肾脏病肌酐平均值

谭建萍 梁燕云 张锦艳 黄验评

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内科,广东韶关 512122

随着患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患者增多,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逐渐增多,据1999~2004年NHANES数据资料,美国20岁以上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6.8%[1],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4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其中氮质血症期血肌酐高于正常值,但<451μmol/L[2]。而当氮质血症期的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最终必须行血液透析或腹透或肾移植以维持生命,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经济负担、生活负担明显加重。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指标,血肌酐比尿素氮准确,基本不受饮食、高代谢等肾外因素影响[3]。韶钢社区15岁以上人群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的发病率为1.08%,现总结笔者2009年1月~2011年10月对韶钢社区居民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韶钢社区居民,符合《肾脏病学》第2版诊断分期标准[4]。本组患者共98例,其中男73例,女25例;年龄26~84岁,平均(66.41±9.91)岁;病程(5.24±1.21)年。干预组59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的原发病因、病程、肾功能衰竭程度、性别构成和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把患者分成2组,选用接受健康教育、药物治疗指导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为干预组,不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无时间进行系统干预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同时对干预组进行干预治疗: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防治等基本知识,患者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高热量饮食,以牛奶、蛋类、麦淀粉、粉丝、红薯、植物油为主,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制剂[5],平衡膳食,低蛋白饮食改善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减少蛋白尿,使GPR下降速度减慢[6]。②生活方式改变: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戒烟,避免酗酒。③对干预组的患者不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及建议,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④综合药物治疗,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药物治疗。对对照组不进行社区干预。⑤定期复查肾功能,监测患者2年肾功能进展情况,进行对比。

1.3 疗效评定

干预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血肌酐(Scr)测定;填写SF-36生活质量表[2]:分别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日常精神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活动能力8方面36项反复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干预组监测2年SCr的结果及分析(表1、图1~3)

图1 干预组监测2年SCr的平均值(mmol/L)

图2 干预组监测2年SCr前15名平均值(mmol/L)

图3 干预组监测2年SCr后15名平均值(mmol/L)

2.2 对照组监测2年SCr的结果及分析(表2、图4~6)

图4 对照组监测2年SCr的平均值(mmol/L)

图5 对照组监测2年SCr前10名的平均值(mmol/L)

表1 干预组监测2年SCr的结果及分析(mmol/L)

表2 对照组监测2年SCr的结果及分析(mmol/L)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s)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s)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 日常活动功能 日常精神活动 身体疼痛 总体健康 活力 社会活动能力干预组 24.71±3.41 24.69±4.12 7.69±2.14 5.80±1.56 12.82±2.12 23.46±4.24 18.20±3.18 9.32±2.44对照组 22.85±4.32 18.28±3.16 7.30±1.92 3.06±1.28 11.15±2.02 18.30±3.20 12.32±2.26 8.24±2.0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图6 对照组监测2年SCr后10名的平均值(mmol/L)

2.3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乏力、腰部酸痛、失眠等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主诉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在心理健康、日常精神活动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方面有明显差异,在躯体功能、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干预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见表3。

3 讨论

3.1 患者血肌酐监测的结果分析

干预组:①全部样本各阶段Cr(1)~(6)的平均值分布整体趋势下降明显,Scr(1)与Scr(6)比较,相关系数γ=0.796815,说明干预后相关性好,效果明显;②按第1次检查Cr(1)降序排序,前1/4样本下降趋势明显,无异常;后1/4样本无下降趋势,分布无序,Cr(4)最高。③ Scr(1)与 Scr(1)异常情况的产生出自排序靠后的样本。

对照组:①样本平均值反映出,整体趋势上升。Scr(1)与Scr(6)比较,相关系数γ=0.271357,说明对照组相关性差,效果不佳;②SCr(1)降序排序,前1/4的样本分布整体趋势下降,随后上升,SCr(3)最低,影响全部样本SCr(4)的平均值。SCr(1)后10名各阶段整体趋势上升。

3.2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乏力、腰部酸痛、失眠等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主诉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两组患者在心理健康、日常精神活动功能、总体健康、活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功能、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社会活动能力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干预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

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患者,应该在常规中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社区干预: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有正确的认识,通过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进行干预。②改变生活方式: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咽喉部炎症;戒烟,避免酗酒。③做好患者的心理咨询。④综合药物治疗,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药物治疗。通过社区干预监测,干预组患者血肌酐平均值分布整体趋势下降明显,对照组患者血肌酐平均值下降不明显;同时干预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所以,社区干预能够使慢性肾功能患者的肾功能进展减慢,生活质量提高,能够延长患者到达尿毒症期的时间及生存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1] 林静.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现状的横断面调查[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11:827.

[2] 叶任高.临床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243.

[3] 王海燕,刘平,张鸣和,等.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85-1386.

[4] 许国章.肾脏病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2.

[5] Hansen HP,Tauber-lassen E,Jensen BR,et al.Parving HH: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restriction on prognosis in patient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J].Kideny Int,2002,62:220-228.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肌酐平均值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
慢性肾脏病围透析期的治疗及中医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