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高新技术打造医疗制药的科技化与信息化

2011-06-04

自动化博览 2011年5期
关键词:制药药品医疗

本刊记者/顾 硕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设备科科长 刘义刚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倒班维修经理 王震

促进人民健康,服务社会和谐是最直接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国重点开展了疾病防治、食品药品安全、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国产化等重大科技行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生物诊断试剂、疫苗及抗体类药物产业化,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需求将大幅提升。智能传感器、嵌入式、物联网等纷纷应用在了医疗行业当中,医疗制药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自动化行业中迅速“蹿红”的领域。

如今,我国医学发展已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医学转变,国家不仅要长期投入,加强重大医疗项目的基础性研究,提高医药健康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加强相关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研究,加大健康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力度。用高新技术打造医疗制药的科技化与信息化,使我国成为医疗科技强国、医药产业大国。

本期医疗制药行业专题,记者特别采访了两位制药行业的用户和一家设备制造厂商,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医疗制药行业。

《自动化博览》:贵公司所使用的自动化产品有哪几类?

王震:主要有:工控机,组态系统,PLC,人机界面,机械手,变频器,伺服控制、运动控制类;传感器;视觉检测器件;网络控制器等。

刘义刚:主要分为:低压电器,低压控制,PLC,人机界面,现场总线,伺服传动,气动传动,安全控制。

《自动化博览》:在自动化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哪些特性是您最为关注的?

刘义刚:首先,制药企业更加关注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的可靠性。随着自动化生产过程的发展,制药企业对于自动化系统,特别是在如何保障药品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作为最终用户,我们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自动化产品及系统只是影响生产进程的观念。事实上,自动化系统与产品的质量也是紧密相连的。在2010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AMP5(自动化控制良好规范,最后一个主要版本)中都强化了对自动化生产可靠性的要求。

其次,可维修性也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制药企业一般都属于流程工业,生产的进程会因某个节点的故障而停止,且药品生产都有其时效性,维修超过一定时间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就更要求自动化产品降低故障率,或者故障能在短时间修复。

王震:设备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是我们关注的首选项,因为环境、健康和安全是医疗制药行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我们不仅要为客户考虑,也要为每一位员工考虑,因为员工的利益更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石。

《自动化博览》:在选择自动化产品品牌时,哪个方面是您首先要考虑的?原因是什么?

刘义刚:首先,考虑的是以往使用最多的品牌,便于备品备件的统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国外自动化企业陆续进入中国,企业在不同时期购入各种各样品牌厂家的设备,相信很多企业都受着自动化产品品牌繁杂的困扰。其次,是依据自动化产品技术支持能力来选择。这样便于提高自动化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在近十年中,很多自动化产品厂商都分别开通技术支持热线,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确实为自动化生产过程的保障提供了有效地帮助。

王震:富有竞争力并取得ISO 认证的产品是我们的首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首选是一些国际大品牌,在质量和性能上,其具备相当的优势。

《自动化博览》:您认为,如今我国的医疗制药行业对自动化技术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王震:合格的设备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需求。由于GMP认证严格要求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控制需求,优秀的制药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大量设备,造成质量成本在制药行业中普遍偏高。严谨的变更控制体系,一定程度限制了某些设备运行后的改进,自动化产品的风险评估也是企业选择设备的一项必要条件。优良的产品来源于一流的设备,因此,严谨的设备验证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优良的售后服务也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能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的保障。

我认为,设备的质量必须控制在源头,所有后续的更新改进不仅增加成本,同时也会添加额外的产品质量风险。所以合格的自动化产品加上优秀的设计人员,才能够真正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

刘义刚:制药企业由于GAMP5的实施,对于自动化的要求从单纯功能性需求转变成系统性的保障需求。对于自动化系统的保障需求与药品生产质量保障需求相联系,做到质量优先的原则。这就需要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能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自动化产品能够有更可靠的保障功能和更便捷的再验证功能。

自动化产品的通用性一直是各自动化厂家追求的目标,其实对于最终用户也同样是一个难点。如何能够将更多的自动化产品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协议,且能够方便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

自动化产品的稳定性对于药品生产企业也是一个需求重点。如何满足药品生产流程的要求,满足药品制造质量的标准,强调的是稳定和一致性,单纯靠备件体系支持,或者维修体系支持很难满足现有药品生产质量标准的基本需求。

被采访者:康耐视亚太区负责人 Denizard Patrice

应用在医疗制药中的有“视觉”的电脑

康耐视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机器视觉和工业ID系统,即有“视觉”的电脑。康耐视的视觉和ID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分销过程上的多种检验、识别和引导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在医疗设备和制药领域,就ID识别技术而言,DataMan为主要应用产品。就Vision视觉产品,In-Sight、VisionPro(软件)和Checker 是主要应用产品。

DataMan® 100工业ID读码器——小身材大威力

康耐视的产品家族中,优势凸显在医疗设备领域的有DataMan。根据第一手报道,使用以康耐视DataMan 100为基础的 White Reader 对外科器械进行全面追踪,不但读取比其他读码器快,而且还有效控制成本。

以康耐视DataMan®100工业ID读码器为基础的 White Reader 尺寸小巧,但却具有无与伦比的数据矩阵代码读取性能。该读码器配备专为外科器械开发的专利三色照明系统,能够有效读取所有数据矩阵代码(包括已损坏的代码),读取速度比市场上的其他读码器快三倍。

在其他行业中经过尝试和测试的识别技术现在为医院提供了之前未曾开发利用的真实潜力。ID代码读取可确保在消毒过程中能够对各器械进行监控、重组器械组件以便在手术室使用以及创建器械与患者档案之间的关联。医疗和医药设备已开始逐步采用数据矩阵代码打标,这样就能确保更高的安全和数据保护。

“两化融合”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推力

工业化是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占领后危机时代制高点的重要措施。通过“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推力。同时工业化发展中涉及到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智能物流管理、生产性服务等发展过程中需要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共同推动,这样才能加快传统制造技术提高生产力的速度。中国的医疗制药行业对于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体现在多个方面,医疗设备上外科机械全面追踪和自动化检测,药瓶的计数和检验都是需求所在。此外,自动化软件平台也正随着整个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脚步发展。

猜你喜欢

制药药品医疗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