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颞骨外伤性面瘫16例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1-05-28陶安周

云南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乳突神经节面神经

陶安周

(德宏州医疗集团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云南 德宏 678400)

面神经弯曲穿行于颞骨内部,颞骨骨折常并发面瘫,由于意外交通事故日益增多,颅脑外伤颅底骨折不少伴发颞骨骨折出现面瘫。外伤性面瘫伤情较复杂,有时可多段损伤,颞骨骨折所致面瘫的处理至今仍存在争议,2005年5月~2009年12月间我们选择了16例伤后即面瘫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6例病人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12~39岁,平均30岁。左侧面瘫11例,右侧面瘫5例,病程为2周至4个月。16例面瘫均为外伤至颞骨骨折引发,全部患者都经过使用包括激素,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等保守治疗10d但面瘫无改善。

按照House1985年提出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16例中临床面神经功能评为Ⅳ级2例Ⅴ级11例Ⅵ级3例,16例病人均做颞骨薄层CT扫描〔冠状位+水平位〕,电测听,声导抗,流泪试验,味觉试验等,并初步确定受损部位在膝状神经节至垂直段间,感音神经性聋3例,传导性耳聋8例,混合型耳聋5例。纵行骨折13例,横行骨折2例,混合性骨折1例。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下用显微镜和电钻进行操作,取耳后切口,乳突进路,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乳突骨质后多能找到骨折线,做乳突轮廓化,磨开上鼓室显露锤—砧关节,并沿骨折线寻找面神经管骨折部,发现骨折部位为:膝状神经节部8例,水平段5例,锥段2例,垂直段1例,用电钻磨除面神经后气房显露面神经乳突段,磨开面神经隐窝显露砧—镫关节和面神经水平段,断桥剪断锤骨头,磨开匙突上内显露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并找到相应的面神经管骨折部,小心清除骨折部的碎骨片,见面神经有水肿,膨出或神经鞘膜下血迹,同时用金刚钻磨开骨折部上、下面神经管段骨质,至面神经正常部,并切开水肿的神经鞘膜。7例伴听骨链脱位,故重建听骨链,并1期行鼓室成形术,8例行外耳道后壁重建,术后给抗炎,神经营养治疗1周后出院。

结 果 ⑴手术中确定面神经损伤部位为:膝状神经节部8例,水平段5例,锥段2例,垂直段1例。⑵16例病人手术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至4年7月,结果以HouseBrackman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术后面瘫状况均有明显好转。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见附表。

讨 论 颞骨骨折至面瘫的外科治疗有一定的争议。有认为70%的病人可自然恢复,而取观察方试。但据陈兵等研究发现,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内压在不同损伤时期有不同,其高峰期在损伤后1周,随着神经的变性和神经内压的升高,其直径逐渐增大,3~4周后才接近正常,但此时已有大量轴突坏死,面神经功能将恢复不完全。故损伤后1~2周实施减压手术较为合适。患者伤后即发生面瘫是外力瞬间作用于面神管,造成面神经管的骨折错位而伤及面神经,如果颞骨薄层CT有明确的骨折线或听力下降者,经保守治疗无效使用外科治疗是必要的。

附表 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做面神经减压手术,术前面神经受损部位的定位诊断非常重要,但基层医院条件有限,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通过仔细阅读颞骨薄层CT扫描可观察颞骨骨折是横行,纵行或混合骨折。②术前做流泪试验可判断面神经受伤部位于膝状神经上或下,做流泪试验可判断面神经受伤部位于垂直段上或下。③术前听力学检查判断听骨链及内耳是否受损,从而认识面神经水平段受伤情况。经过认真的术前检查基本确定面神经受损节段和受伤程度,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是手术成功率的必要措施。

外伤性面瘫发生在面神经水平段和垂直段,无须全程减压,但神经鞘膜一定要切开,并且神经管一定要磨开至正常面神经为止,面神经全程减压可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机率,本组16例患者采用了面神经受伤部及相邻节段减压方式,具体减压至面神经正常3mm左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乳突神经节面神经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电针“梨状二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NPY、SP及神经节的影响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自体骨粉、带蒂肌膜骨膜瓣在改良式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