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宁波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

2011-05-25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宁波市海经办副主任陈飞龙

浙江经济 2011年15期
关键词:海铁国际航运临港

文/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宁波市海经办副主任 陈飞龙

全力推进宁波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对浙江海洋经济抢占先机,获得先发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图/金川

宁 波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构想的总体思路主要是:紧扣“主题主线”,即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这将贯穿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突出“四大重点”,即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为重点,这四个重点既紧扣省里提出的三大重点,又突出了宁波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坚持“三个统筹”,即统筹陆域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统筹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这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原则,更是贯彻主题主线的具体体现;实现“一大目标”,即努力建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示范区,提出这一目标,是为了更好承担国家对宁波核心区的定位要求,努力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发挥先行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

对此,我们也设定了目标:规模总量方面,到201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高到35%左右,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区;港口特色方面,到2015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大宗商品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发展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结构调整方面,到2015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70%,基本建成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教研发基地;生态建设方面,到2015年,重点海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2010年消减15%以上,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在空间布局方面,构建“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的空间总体布局框架。“一核”,即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为核心区;“两带”,即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产业带,以象山港、大目洋和三门湾及其附近区域为南部产业带;“十区”分别是,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宁波梅山产业集聚区、余姚滨海产业集聚区、慈东产业集聚区、宁波石化产业集聚区、北仑临港产业集聚区、象山港海洋产业集聚区、大目湾产业集聚区、环石浦港海洋产业集聚区、宁海三门湾产业集聚区;“十岛”,即梅山岛、大榭岛、南田岛、高塘岛、檀头山岛、花岙岛、对面山岛、东门岛、悬山岛、田湾岛。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对宁波的战略要求,我们提出四个方面的战略任务:一是大力发展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优化完善集疏运网络体系、强化金融和信息服务支撑,努力打造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二是择优发展临港大工业,择优发展石化、船舶、钢铁、汽车(零部件)等临港先进制造业,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育种、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六大新兴产业,打造海洋经济支柱产业;四是科学推进海岛资源开发,以象山海洋(海岛)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为引领,重点推进南田岛、高塘岛、檀头山岛等一批重要海岛开发利用,形成一批综合利用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等主体功能岛。

在加快推进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建设中,有关问题必须正确面对,且必须花大力气研究解决:第一,关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构建问题。构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浙江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我国53.7%的原油和55.8%的铁矿石依靠进口,煤炭也首次成为净进口国(比重为3%)。随着大宗物资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进口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而浙江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在发挥大宗商品国际采购、流通加工、储运配送功能的同时,还应该强化交易功能的培育,积极构建各类交易平台。当前要重点研究交易平台的基本构架、运作模式、金融和信息支撑、企业主体培育等问题。

第二,关于航运金融支撑体系的创新问题。宁波、舟山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要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有强大的金融支撑体系。上海在相关领域有所涉足,但其航运流动性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仍然较低,而宁波—舟山港目前这一领域几乎为零。下一步,宁波要重点研究宁波—舟山港的航运金融服务业发展机会、争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相关政策向宁波—舟山港延伸、加快建立自身的航运金融支撑体系等问题。

第三,关于海铁联运体制机制的改革问题。从国际经验看,500公里以上的运输主要依靠海铁联运。我国由于铁路建设在前、港口开发在后的历史原因,港口、铁路归属不同部门管理,海铁联运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市场成长也比较慢。当前,宁波市正研究宁波—舟山港通过发展海铁联运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理清国家、省与市的工作关系,突破交通集疏运网络、海关监管体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等问题,促进海铁联运的发展。

第四,关于国际航运市场的培育问题。培育航运市场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环节,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繁荣离不开航运市场的培育。当前,宁波市正重点研究如何培育航运市场、具体参与到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及其政策支持等问题。

第五,关于保税港区功能的培育问题。海洋经济发展,港口是最大的资源和优势。而设立保税港区,有效发挥保税政策功能,则是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当前,梅山保税港区一期已经封关运作,舟山也在积极申报浙江第二个保税港区。因此,如何有效发挥好保税港区功能和作用,如何发挥保税港区与海港、空港的联动效应,如何协调海关、商检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如何建立连接海关、企业、商检、口岸及银行系统的公共平台,是宁波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海铁国际航运临港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启用
上海临港的海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60万标箱箱量全国第三增速全国第一
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营口港海铁联运及国际多式物流大通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