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

2011-05-23

山东医药 2011年23期
关键词:西替利嗪卡介菌雷尼替丁

(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45例,现报告疗效并分析其与血清IgE水平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5例,男53例,女72例;年龄16~61岁(平均34.5岁),病程2个月~6 a。临床表现为骤起、速消的风团,伴剧痒、烧灼或刺痛感,反复发作;血清IgE水平升高100例。入组前2周内均未服用抗组胺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排除标准: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对治疗药物过敏;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出现不良反应而未完成治疗。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血清IgE水平升高36例)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4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次、1次/d,雷尼替丁0.15 g/次、2次/d,同时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次肌注、隔日1次,疗程4周。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用法及疗程同上。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三组自觉症状(瘙痒)和客观症状(风团大小、数量)改善情况,按4级评定标准评定:0分为无瘙痒、无风团;1分为轻度瘙痒,风团直径<0.5cm、1~6个;2分为中度瘙痒,风团直径0.5~2.0cm、7~12个;3分为严重瘙痒,风团直径>2.0cm、超过12个。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疗后积分下降指数≥90%为痊愈,≥75%为显效,30%~74%为进步,<30%为无效。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②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血清IgE水平升高及正常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40%、88.89%,P>0.05。三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偶有嗜睡、口干等,但症状轻微、停药后自行消失。

表1 三组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荨麻疹是以风团为特征的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多表现为剧烈瘙痒,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其发病机制吴伊旋等[1]认为除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外,还有IgE及其受体自身抗体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Thl/Th2细胞亚群失衡[2]及炎症递质白三烯释放导致的后续炎症反应等。高鸿珊等[3]认为皮肤血管上同时存在H1、H2受体,建议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联用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为第二代抗组胺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且无中枢神经系统毒副作用,亦无心脏毒性;其主要成分盐酸西替利嗪能阻断H1受体,直接对抗组胺作用并降低变态反应部位组胺浓度,且可抑制变态反应发作时的嗜酸粒细胞活化与趋化,有独特双重抗变态反应作用。雷尼替丁为强效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从卡介菌苗中提取的新型免疫调节剂,含核酸(20%)、多糖(70%)及十多种免疫活性物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其中治疗前血清IgE升高与正常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三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机制:①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用可迅速阻断H1和H2受体[4]。②卡介菌多糖核酸能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与肥大细胞膜上的IgE抗体竞争抗原,封闭IgE功能,发挥抗过敏作用;还可刺激机体细胞免疫,调节和恢复体内辅助性T细胞亚群平衡[5]。

综上,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疗效与治疗前血清Ig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1]吴伊旋,沈惠风.慢性荨麻疹部分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2):136-137.

[2]尹晓慧.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49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3):94-95.

[3]高鸿珊,朱一元.慢性荨麻疹的治疗[J].中国皮肤病学杂志,2004,18(1):56-57.

[4]昂正斌.地氯雷他定联合雷尼替丁与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110 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8,12(10):966.

[5]阎红,杨期耀.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中华药师,2003,6(9):577-578.

猜你喜欢

西替利嗪卡介菌雷尼替丁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基于测序技术探究卡介菌生物制剂核酸物质基础
美国FDA下令立即撤回所有雷尼替丁产品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菌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湿疹的可行性研究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