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累及髋关节效果观察(附21例报告)

2011-05-23李文正安占天

山东医药 2011年26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臼

李文正,安占天

(1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1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十三师红星医院)

强直性脊柱炎(AS)病因尚不明确。AS累及髋关节是该病致残的主要原因[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能够较好地减轻髋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2]。2010年5月 ~2011年2月,我们对21例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AS累及髋关节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0~41岁,平均29.6岁;病程6~25 a,平均11.8 a。髋关节活动度为0°~80°,平均 27.6°,5 例为双髋关节完全伸直位强直,11例为屈曲位强直,屈曲度为45°~90°,2例伴有轻到中度脊柱后凸畸形。Harris评分为(43±10)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为(4.4±1.3)分。3例(5髋)X线及CT检查显示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强直融合,5例髋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全组均在硬脊膜外麻醉下采用MOM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3]。髋外侧切口入路,以大转子为中心做一直切口5 cm,依次切开显露股骨大粗隆及外旋肌群,L形切开髋关节囊,显露股骨头颈及后部转子间嵴,将股骨头脱位,锉磨髋臼,测量股骨头与股骨颈直径,用导针定位,将股骨头颈向前上牵拉,显露髋臼,按非骨水泥压配技术[4]制作髋臼窝。冲洗关节,首先安装髋臼假体,保留股骨距1.0~1.5 cm,置换后的髋臼假体保持 10°±5°前倾角,45°±10°外展角。稳定后,再次显露股骨头,冲洗。复位后屈髋90°、内旋45°,假体稳定无脱位,缝合外旋肌群,重建髋关节后外侧软组织,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①避免假体脱位。②静滴抗生素至体温恢复正常后2 d,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预防异位骨化。③保证伤口充分引流:负压引流24~72 h,更换负压吸引装置1次/d,防止负压引流管打折、脱落、堵塞。④术后3 d进行康复训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α=0.01。

2 结果

双髋畸形矫正良好,术后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总活动度提高为148°~ 201°,平均169°,详见表1。髋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术后随访2~24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3±10)分上升到术后(90±7)分,UCLA 由术前(4.4±1.3)分上升到术后(6.3±0.6)分。本组均无手术部位感染、假体脱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本组21例手术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本组21例手术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 <0.05

时间 总活动度 屈伸 内收 外展 内旋 外旋术前 31.1°±39.98° 10.3°±15.19° 6.3°±3.40° 5.1°±2.99° 4.6°±7.49° 4.4°±6.10°术后 169.9°±19.98°* 87.1°±10.40°* 15.5°±2.50°* 23.1°±1.99°* 19.9°±4.38°* 25.1°±3.29°*

3 讨论

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骨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性骨科疾病[5],多发生于青年人,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较少见[6]。AS累及髋关节者预后不佳[7]。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因无法保留髋关节的原始解剖形态而增加了股骨近端应力遮挡,且给后期翻修造成困难,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耐磨性、稳定性均较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差,术后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中远期疗效无法保证,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能更大程度地保留股骨侧的骨量,股骨头假体活动度和稳定性较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有较大优势[8]。

MOM关节面用高碳含量的钴—铬合金锻造而成,增加了其硬度和抗阻能力,高度抛光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增加了润滑度。本观察结果显示,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累及髋关节后,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43±10)分上升到术后的(90±7)分,UCLA 由术前(4.4 ±1.3)分上升到术后(6.3 ±0.6)分,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满意,这与文献[9,10]报道一致。

由于界面摩擦形成的金属颗粒和释放出的金属离子在体内积聚,需要通过肾脏排泄,并有可能通过胎盘屏障,故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和有近期妊娠可能的女性应慎用或不用该手术。

要提高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除了假体本身的工艺之外,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以及掌握好手术技术尤为重要。术前需详细了解髋关节本身股骨头的骨量、骨密度以及是否有髋畸形等,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股骨头颈比<1.2;②股骨颈长<2 cm;双侧肢体不等长>1 cm;术前颈干角<120%,需慎重选择。另外,还需注意患者年龄、性别、肥胖与否、生育情况等。手术技术的熟练与否对最终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若假体安放外展角过大,可导致金属磨损加重,金属离子增加;术中股骨颈外侧的切割损伤易导致术后股骨颈骨折。股骨假体放置在内翻位是股骨假体早期松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累及髋关节,能够有效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等症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本组样本量小、术后随访期短,MOM的安全性等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1]袁国华,郭军华,施桂英,等.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数[J].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2(4):192.

[2]Lehtimaki MY,Lehto MU,Kautiainen H,et al.Charnle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anky losing spondylitis:survivorship analysis of 76 patients followed for 8 ~ 28 year[J].Acta Orthop Scand,2001,(72):233-236.

[3]迮仁浩,杨述华,许伟华,等.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5):601-605.

[4]常增林,李锋.嵌压植骨在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8):631-633.

[5]曾庆馀.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2):707-709.

[6]罗薇,阎小萍,金笛儿,等.晚发强直性脊柱炎10例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1(9):571-572.

[7]饶咏梅,李梅荣.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的X线表现及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09-2010.

[8]王宇,王芳,梅继文,等.表面髋关节置换术中期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2):79-80.

[9]Joshi AB,Markovic L,Hardinge K,et al.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an analysis of 181 hips[J].J Arthroplasty,2002,17(4):427-433.

[10]Sweeney S,Gupta R,Taylor G,et al.Totalhip arthroplasty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outcome in 340 patients[J].J Rheumato,2001,28(8):1862-1866.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髋臼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壮督除痹汤内服联合活血化瘀膏外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