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野外分离株的ERIC-PCR及其外膜蛋白图谱分析

2011-05-21朱必凤杨旭夫刘博婷韦昭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条带指纹分型

彭 凌,朱必凤,杨旭夫,刘博婷,韦昭玉

(韶关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能够导致病猪发生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心包炎、关节炎为特征的综合征,又称为革拉瑟氏病(Glasser's disease)。该病于1910年由Glasser首次报道。目前,国际上将HPS菌株分为15个血清型。研究表明,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力不强,或者无交叉保护作用,而且约15%~41%的分离株不能够以现有的血清分型方法进行鉴定,给免疫防治造成很大困难[1-3]。

对于HPS的研究除血清分型外还常采用酶切指纹图谱(REF)、多位点酶电泳分析(MLEE)和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ERIC-PCR)等方法进行HPS基因的分型。但前两种方法耗时、操作复杂,并且成本高。2000年Rafiee等将ERIC-PCR用于HPS分型中,显示不同血清型的标准菌株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多态性,该技术可以用于该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利于鉴定主要流行菌株及其进化关系[4]。

外膜蛋白(OMP)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表型标志,菌株不同,则OMP型不同;在血清学分型复杂的情况下,OMP是用于追踪流行株的工具[5]。OMP分型仅涉及OMP的提取和SDS-PAGE分析,具有快速、低消耗的特点,如果把OMP分析应用于HPS的分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ERIC-PCR分型的准确性。

本实验在对HPS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对不能定型的野外分离株采用ERIC-PCR分型和OMP分型技术研究不同猪场的HPS流行复杂程度及差异,并应用于HPS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24个HPS分离株为本实验室按照文献[6]方法由3个发病猪场发病猪的上呼吸道或病变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分别为江西(J猪场)J1~J88个分离株;广东(G猪场)G1~G99个分离株;上海(S猪场)S1~S77个分离株;HPS标准菌株H555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leuropneumoniae)S3-4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ronchiseptica)X3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ATCC25923株和大肠埃希氏菌(E.coli)ATCC25922株均由本实验室保存。

1.2 PCR鉴定 参照文献[7]合成引物:HP1F3:5'-TATCGGGAGATGAAAGAC-3'、HP2F2:5'-GTAAT GTCTAAGGACTAG-3'和 HRex:5'-CCTCGCGGCTT CGTC-3',预扩增片段大小为1090 bp。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采用冻融法提取细菌DNA。

PCR 反应体系为:10×Buffer 2.5 μL、MgCl21.5 μL、引物 HP1F31 uL、引物 HP2F21 μL、引物HRex 1 μL、模板 DNA 3 μL、4×dNTPs 0.4 μL、TaqDNA聚合酶0.4 μL、无菌去离子水14.2 μL。反应条件为:94℃ 3 min;94℃ 1 min、56℃ 45 s、72℃ 1 min,35个循环;72℃8 min。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利用Master VDS凝胶成像系统进行照相。

1.3 ERIC-PCR分型 按照文献[4]报道的引物序列(ERIC-1R:5'-ATGTAAGCTCCTGGGGATTCAC-3'和 ERIC-2R:5'-AAGTAAGTGACTGGGGTGAGCG-3'),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采用酚氯仿法抽提细菌DNA[8],并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25 μL)为:10 mmol/L Tris-HCl(pH8.3)、10 mmol/L KCl、2.5 mmol/L MgCl2、0.4 mmol/L dNTP、引物各100 ng、基因组DNA 100 ng、TaqDNA聚合酶1.5 U。扩增程序为:94℃2 min;94℃30 s、50℃ 30 s、72℃ 6 min, 35个循环; 72℃ 6 min。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利用Master VDS凝胶成像系统照相。

1.4 OMP的SDS-PAGE检测 OMP的提取参照文献[9]方法进行,并采用不连续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结果。

2 结果

2.1 PCR鉴定 对24个HPS分离株的PCR鉴定结果表明,24个分离株和阳性对照均能够扩增出预期的1090 bp的条带,而阴性对照、A.pleuropneumoniae、B.bronchiseptica、S.aureus和 E.coli均未扩增出特定条带(图1)。

2.2 ERIC-PCR指纹图谱 对24个HPS分离株进行ERIC-PCR扩增,得到具有高重复性、清晰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PCR产物大小约为500 bp~3000 bp之间,表现出良好的DNA多态性,各分离株均扩增3条~7条带,最大约3000bp,最小约500bp(图2)。各分离株间指纹图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同或差异。根据每个分离株扩增产物中分子量不同的DNA条带的差异,24株分离株可以直观分为10种指纹图谱。图谱Ⅰ包含5个分离株:J1、J3、J4、J5和J8;图谱Ⅱ包含3个分离株:J2、J6和J7;图谱Ⅲ为1株G1;图谱Ⅳ包含7株:G2、G3、G4、G6、G7、G8和G9;图谱Ⅴ仅1个分离株G5;图谱Ⅵ包含2个分离株:S1和S4;图谱Ⅶ为1个分离株S2;图谱Ⅷ为1个分离株S3;图谱Ⅸ包含2个分离株:S5和S6;图谱Ⅹ为1个分离株S7。J猪场存在图谱Ⅰ和Ⅱ包含的8个HPS分离株;G猪场存在图谱Ⅲ、Ⅳ和Ⅴ包含的9个HPS分离株;S猪场存在图谱Ⅵ、Ⅶ、Ⅷ、Ⅸ和Ⅹ包含的7个HPS分离株。表明同一猪场流行多种基因型,并且不同猪场流行基因型不同。

2.3 OMP图谱 提取24个HPS分离株的OMP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每个分离株存在8条或8条以上蛋白条带,分子量为17 ku~120 ku之间,主要位于30 ku~43 ku之间,每个分离株在36.6 ku~38.5 ku之间均存在一条蛋白量较大的条带。表明各猪场流行的菌株及其流行的复杂程度存在差异。根据每个分离株OMP的分子量大小和浓度的差异,24株分离株可直观分为10种OMP图谱(图3),该结果与ERIC-PCR分析结果一致。

为验证OMP的重复性,本研究对分离株进行4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同一分离株产生的OMP图谱相同,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图1 HPS分离株PCR扩增结果Fig.1 Identification of H.parasuisisolates by PCR

图2 24株HPS分离株ERIC指纹图谱Fig.2 ERIC-PCR fingerprints(Ⅰ-Ⅹ)of 24H.parasuisisolates

图3 24株HPS的外膜蛋白图谱Fig.3 OMP patterns(Ⅰ-Ⅹ)of 24H.parasuisisolates

3 讨论

为确定江西、广东、上海3个发病猪场HPS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由发病猪群分离鉴定的24个HPS菌株进行PCR鉴定,扩增得到特异性条带,从分子生物学水平验证了HPS常规鉴定的准确性。并且采用ERIC-PCR指纹图谱分型和OMP分型技术对24个分离株进行分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两种方法的结果在本研究中也表现出一致性。本研究结果与Ruiz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10],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各猪场HPS流行情况复杂,同一猪场存在多种基因型,并且不同猪场流行的基因型也不一致。ERIC-PCR分型技术已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HPS的分型鉴定及流行病学研究[4,11-12],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另外,本实验显示OMP与ERIC-PCR分型方法均表现出遗传变异多样性,表明HPS的ERIC-PCR指纹图谱和OMP图谱均能够反映HPS分离株的遗传相关性,因此OMP分型技术应用于该菌的分型是可行的。

本研究中两种分型方法结果均表明24个野外分离株共得到10种图谱,即10种菌株:J猪场2种、G猪场3种、S猪场有5种。各猪场HPS流行的复杂程度不一致,虽然在同时期感染发病,但流行菌株存在地域性差异,因此造成疫苗免疫效果的差异。在商品化疫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本猪场的分离株制备疫苗,但一个猪场可能存在多种菌株,传统方法采用血清分型进行菌株的选择,但该方法耗时费力,并且临床上有约15%~41%的分离株不能以现有的血清分型方法进行鉴定。因此,在无标准分型血清或用标准分型血清无法正确分型的情况下,采用ERIC-PCR和OMP分型技术对野外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和表型分型鉴定,可以为HPS的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如本研究J猪场虽然分离到8个菌株,但通过分析表明仅存在2种图谱,即2个基因型菌株,因此制备疫苗时只需考虑该两种菌株。

[1]Kielstein P,Rapp-Gabrielson V J.Designation of 15 serovar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on the basis of immunodiffusion using heat-stable antigen extracts[J].J Clin Microbiol,1992,30(4):862-865.

[2]Oliveira S,Pijoan C.Haemophilus parasuis:new trends on diagnosis,epidemiology and control[J].Vet Microbiol,2004,99(1):1-12.

[3]Tadjine M,Mittal K R,Bourdon S,et al.Development of a new serological test for serotypingHaemophilus parasuisisolates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prevalence in North America[J].J Clin Microbiol,2004,42(2):839-840.

[4]Rafiee M,Bara M,Stephens C P,et al.Application of ERIC-PCR for the comparison of isolate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J].Aust Vet J,2000,78(12):846-849.

[5]吕爱军,李槿年,余为一,等.8株嗜温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型及其聚类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5,25(2):157-159.

[6]Kilian M.A taxonomic study of the genusHaemophiluswith the proposal of a new species.[J].J Gen Microbiol,1976,93:59-62.

[7]Angen φ,Oliveira S,Ahrens P,et al.Development of an improved species specific PCR test for detection of Haemophilus parasuis[J].Vet Microbiol,2007,119:266-276.

[8]Versalovic J,Koeuth T,Lupski J R.Distribution of repetitive DNA sequences in eubacteria and application to fingerprinting of bacterial genomes[J].Nucleic Acids Res,1991,19(24):6823-6831.

[9]Carlone G M,Thomas M L,Rumschlag H S,et al.Rapid microprocedure for isolating detergent-insolubl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fromHaemophilus Species[J].J Clin Microbiol,1986,24(3):330-332.

[10]Ruiz A,Oliveira S,Torremorell M,et al.Outer membrane proteins and DNA profiles in strain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recovered from systemic and respiratory sites[J].J Clin Microbiol,2001,39(5):1757-1762.

[11]贾爱卿,李春玲,王贵平,等.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0,30(3):337-339.

[12]李鹏一,李军星,李玉峰,等.中国东南部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09,29(12):1566-1570.

猜你喜欢

条带指纹分型
受灾区域卫星遥感监测的条带分解方法研究
巧用废旧条幅辅助“蹲踞式起跑”教学
像侦探一样提取指纹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基于自适应稀疏变换的指纹图像压缩
可疑的指纹
基于 Savitzky-Golay 加权拟合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条带校正方法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展向离散抽吸法控制边界层转捩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