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的岭南贬官

2011-05-18何以端成有子编辑

中国三峡 2011年2期
关键词:宜州儋州黄庭坚

文/何以端 成有子 编辑/陈 陆

江西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即景 摄影/段长征/CFP

唐宋君王非寡恩

到了宋代,贬黜官员被流放的地点越来越远了,同属岭南地区,宋代安置贬官大多都集中在琼崖,也就是所谓的天涯海角了。

在中国历史中,唐、宋两代怎么说,也都是值得炫耀和骄傲的朝代。在这两个朝代里,边远的岭南接纳了被朝廷放逐、从主流社会退出的失意政客和名人。而作为当时的蛮荒之地的岭南来说,这些被流放到岭南的名人,带来当时鼎盛时期的中原文化,对岭南的人文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是当政者和当事人都没想到的结果。

这个奇特的传播渠道,也令人有些啼笑皆非。

从历史演绎出来的事实看,做官的文人被贬到蛮荒之地,其文化影响力,往往能够奠定地域文化,甚至影响到一些地方的民俗建构。这些著名迁客逐臣的文化名人效应,对贬所的民俗生活与群体心理发生影响,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

这些流人来到珠江流域,对地方上的人文文化起到了深远影响。这些来自中原文化的精英人物,对传播先进文化,对本土学子的示范效应,都是十分可贵且难得的。

于是,历史出现了这样独特的景象:一些著名人物的失意落魄,成就了一方土地上的文化发展。

在海口府城的五公祠里,有这样一幅楹联:

唐宋君王非寡恩,

琼崖百姓有奇缘。

这幅楹联不但表达了琼崖民众对朝廷和流放者两者的态度,其中的含义更是意味深长。

这是站在大历史观的看法,说得好,也真切。

黄庭坚: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宜州地处岭南西北一隅,虽说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已经建制,是岭南建县较早的地方之一。但是,由于此前宜州一直与文化名人没有什么缘分,名不见经传,外面没有什么人知道它,自然说不上有多少知名度。可是,自从黄庭坚来到宜州之后,情况就不同了,中原的人们终于知道岭南有座宜州城了。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他一生创作的传世诗歌作品有1800余首,开创了“江西诗派”。他的书法师宗晋唐大家,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成为一代书法宗师。

23岁的黄庭坚于治平四年(1067年)考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崇宁二年十一月,他被陈举为泄私愤而迎合李清照家公赵挺之,罗织他在《承天院塔记》中“幸灾谤国”的罪名,将他流放到宜州除名羁管。

年近花甲的黄庭坚以戴罪之身来到宜州。黄庭坚虽然落魄宜州,但他在艺术领域里却纵横驰骋,创作出众多佳作。

他在《虞美人·宜州见梅作》中写道:“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他还在《南乡子·作于崇宁四年九月重阳日》中吟道:“诸将说封侯,短笛长吹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似今秋胜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地以人名,黄庭坚在宜州的许多诗作,迅速飞出岭南,飞向大江南北,一时间,文人雅士都以得吟诵这些千古绝唱而大解胸块。宜州知名度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提高了。

黄庭坚平易近人,乐于助人。黄庭坚来到宜州,老百姓请求帮忙看看病、写写字,他都十分乐意。更重要的是,他把中原地区的读书、科举之风也一并带到了宜州。他在宜州开馆讲学,开了宜州读书之风气,使宜州的名声在岭南显扬开来。人们又十分敬重他的人品和书品。

有个叫俞若著的宜州人,就一直为黄庭坚料理生活,对他十分恭敬。俞若著还派他的两个儿子经常陪伴黄庭坚,无微不至地关怀黄庭坚。

有一天,俞若著对黄庭坚说:“先生不愧东都党锢诸贤,请书《范滂传》于壁。”黄庭坚沉默地想了一会儿,就挥毫疾书,一气呵成,全篇共有1110多字,仅仅误差两个字。《范滂传》用笔紧峭圆通,结体筋脉舒展,变化多端,是中国书法领域中的瑰宝和珍品。

黄庭坚纪念馆重点体现“黄庭坚”文化。 摄影/段长征/CFP

黄庭坚把他最璀璨的艺术之花留在了宜州,大大提高了宜州的知名度。今天的宜州名重岭南,除了地理位置的重要、得天独厚的丰饶物产外,其中一个因素,就是黄庭坚生命的最后岁月是在宜州度过的。

宜州人对待黄庭坚也十分友善。首先是宜州太守党明远,就常常隔三差五地去看望黄庭坚。党明远每次去看望黄庭坚,总不忘给他送去一枝含笑花。太守对黄庭坚的感情是用暗香浮动的含笑花来表达的。

如果说,党明远还多少有些朝廷禁忌的话,那么宜州的老百姓压根儿就不管朝廷政治斗争的险恶了。他们处处关心诗人,经常给他送去吃的东西,如米、鱼、鹅、羊等食物,还有自酿的特产土酒。黄庭坚有心脏病,他又懂医道,平时是不喝酒的。但是,宜州寻常百姓酒的醇香使他激动不已,忍不住“举杯邀明月”,“平生个里愿杯深”。他喝醉了,就躺在狭窄的南楼上,听着淅淅的秋雨声,不禁将双脚伸出去淋雨,连声说:“平生无此快也!”

就是那次痛饮后不几天,这位一代文化巨人溘然而逝,崇宁四年(1105年)9月30日在南楼病逝,终年61岁。

黄庭坚逝世后,一时间朝廷上下沸沸扬扬,普天下都知道岭南有个宜州城。

大观三年(1109年)春,由苏伯固、蒋伟护柩,把他归葬于江西修水县双井祖坟的西面。南宋绍兴初年,高宗中兴,朝廷追封黄庭坚为直龙图阁士,加太师,谥号文节。

黄庭坚殁后数十年,宜州太守韩壁建造了一座“山谷祠”,用来纪念他、祭祀他。从此,许多文人墨客也从全国各地前往宜州凭吊他,追寻他的足迹。至今,黄庭坚的许多嘉言懿行在宜州还是有口皆碑,被人们津津乐道。

黄庭坚书法以4.368亿元之巨,创中国艺术品拍卖新纪录。 摄影/袁艺/CFP

苏轼:不辞长作岭南人

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坛泰斗,苏轼学问文章,名满天下。

苏轼,(1037—1101年),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东坡一生先后三次遭贬。第一次是发落在黄州,第二次是贬到了岭南的惠州,最后一次是海南岛的儋州。

惠州、儋州,在历史上都属于岭南属地。由此可见,苏东坡与岭南缘分不浅。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东坡游金山寺时,写《自题金山画像》一诗,抒写自己一生的贬谪生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由此可见,岭南在东坡一生之中的位置。

惠州西湖,原名丰湖。由于它富有“苇藕蒲鱼之利,岁数万”,湖水又可灌田数百顷,给当地居民带来丰裕的收获,故称丰湖。至于西湖,它是由苏东坡南来而得名的。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章恬任相,再度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反对新法的苏轼便因“讥讪先朝”的罪名被贬到惠州。

苏东坡塑像立于树林掩映之中 摄影/张惠宾/CFP

苏东坡在惠州居留的三年间,史料称之“东坡居惠,勇于为义”,他见惠州驻军无固定营房,杂居市内,对老百姓有干扰,建议建兵营三百座。他对西湖的建设颇为热心:为了修筑“苏堤”和“六如亭”,连身上的犀带也捐献了;还捐出大内赏赐的钱和黄金,资助道士邓守安建筑东新桥,资助和尚希固建筑西新桥和大堤。更难得的是,他亲自与建筑民工为伍,巡视施工进度,监督施工开支。因此,到西桥竣工之日,他与全城父老共同庆祝,尽情欢宴了三日。

寓惠期间,苏东坡虽无实权,但仍上下奔走,为民做了许多好事。苏东坡请准改税赋为“钱米两便”,解决了老百姓缺钱的困难;协助做好博罗大火的善后工作;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教惠州人民使用“秧马”“水碓”;经常施医赠药,解除百姓的疾病痛苦。

苏东坡还遍游惠州,屐痕所至,光彩顿生。凡有诗句出处,皆成一景。他用锦绣文字点亮了惠州的精魂。他关注民生的亲民思想和勤于实践的世界观,自成大家的诗词、书画艺术乃至饮食艺术,在惠州影响甚深。

惠州对于苏东坡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他在杭州西湖上初识朝云,写下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20多年后,朝云在惠州病逝,他又将“每逢暮雨倍思卿”的哀思,永远留在西湖六如亭的楹联上。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与杭州西湖齐名,惠州的人文历史,也因苏东坡的这段奇缘平添了一份凄怆的独特气质。

在惠州的最后3个月,苏东坡一度断了北归的念头。他买地白鹤峰,修“思无邪斋”,建“德有邻堂”,凿水井,和翟夫子、林婆等邻居亲善往来。白鹤峰在清代一度发展为东坡祠,现存东坡井和东坡亭。

寓惠期间,苏东坡写下了100多首诗词。其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成为流芳千古的名句。

东坡酿造的“罗浮春”和“岭南万户春”酒,汲江煎茶的心得乃至首创的“盘游饭”(煲仔饭)、“谷董羹”(惠州火锅),已成为惠州文化底蕴的组成部分。

苏东坡在惠州住了三年,据说,因为他写了“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传到当朝相国章恬耳里,章恬认为他的贬谪生活太闲适了,便将他再贬至海南儋州。

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下令将苏东坡贬到海南儋州。已经62岁的苏轼经过两个多月的行程终于到达贬所儋州。

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海南岛孤悬海外,谓之“天涯海角”。

起初,东坡在官府租了一间房子暂避风雨,没几天被政敌知道后,下令把东坡逐出官舍。苏轼写到自己当年的惨景: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

尽管面对厄运,苏轼却能随遇而安、超然物外,并与海南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当地的黎族同胞在城南的槟榔林中为苏轼盖了一间草房,为其遮风避雨,苏轼称其为“槟榔庵”,心存感激。当地百姓还为苏轼送来食物和粗布,供其饱肚御寒。每年腊月二十三是当地百姓的祭灶日。他们在拜过神灵之后就把祭肉送给苏轼。

正是因为有当地民众的关怀和帮助,苏轼才能平安地度过贬黜的岁月。

东坡先生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当地民众,居儋期间,东坡先生见当地民众多取咸滩积水饮用,以致常年患病。为解除民众疾苦,苏轼亲自带领乡民挖了一口井,取水饮用,疾病便少了,此后,远近乡亲们纷纷学苏轼挖井取水,一时挖井成风,改变了当地乡民饮用塘水的习惯。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功绩,便把那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苏轼居儋州时对当地人的迷信,民族关系,生产劳动习俗等都曾做过积极的影响。通过他的倡导,身体力行而改变了当地人的陋习。苏轼居儋州时,恶疾流行,而人民又缺少医药的知识,通常是通过迷信活动来治病。为改变当地人的这种陋习,苏轼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并为百姓开方治病,还曾专门向居住在广州城的友人索来黑豆,制成辛凉解毒的中药淡豆鼓,为民治病,自此以后,当地百姓纷纷种黑豆,至今仍称为“东坡黑豆”。

苏轼不仅改变了海南人的生活习惯,还积极地改进了海南人的生产劳动习惯。苏轼在《劝和农六首》诗中,劝说黎族同胞改变“不麦不稷”的状况,“改变朝射夜逐”这种单纯狩猎的生产习惯,重视农耕,改进工具,垦荒种植,这样就会“其福永久”。

苏轼还在儋州开辟学府,自编讲义,自讲诗书,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的饱学之士。史料记载,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中举人者姜唐佐,就是苏轼精心培养的得意弟子,苏轼获赦北归后,他的弟子连续不断地考上了功名,单宋一代,海南历史共出十二位进士,“蛮荒之地”人才辈出。

东坡书院环境清幽摄影/张强/CFP

上:三苏园位于河南省郏县县城西北距县城23公里的小峨眉山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葬地。摄影/滨海之光/CFP

下:北海,传说为苏东坡亲自所挖的东坡井。摄影/桂鹰/CFP

后人有评价说,苏东坡谪居儋州,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胜实自公启之。苏轼作为海南文化的启蒙者,对海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标琼海之先声”的重大贡献。

元符三年庚辰(1100年)六月二十日,苏轼离开了生活三年之久的海南岛。临行时写下了著名的《六月二十日渡海》,诗云: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日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东坡先生将海南岛的生活视作生平最为奇绝的经历,而海南人民却有另一种记忆,在现今儋州中和镇的东坡书院里,有这样一幅楹联:

灵秀毓峨眉,纵观历代缙绅,韩富以来如公有几?

文明开儋耳,遥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

流人文化的价值

珠江流域的人文文化,在唐宋两朝有长足的进步毋庸置疑,这与唐宋两朝被流放到此的流人们有着直接关系。

这些被流放到珠江流域的名人大家,不管是怎样的原因,他们的到来,带来当时鼎盛时期的中原文化,对珠江流域的人文文化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起初,作为被贬流放的人,一路风尘走到流放之所,那颗饱经沧桑的心灵疲惫了,一脸的尘土,一身布衣,满目的异乡景致,可以想见,这些来自京城主流社会的达官显贵,身处异乡,该是怎样的心态啊!

“一去一千里,千之千不还。”这是大唐丞相李德裕被贬黜琼崖途中的感叹,也是被贬黜之人的共同心境。

但是,这些失意人很快就发现,异乡的风物人情,远不是他们来之前想象的那么糟糕。从众多贬官流人的生活经历和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这种先前忧虑甚至恐惧,与后来的安然和平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作为被流放到珠江流域的流人,其独特的身份、心态通过当时的诗文和生活表现出来。又因为他们独特的身份,这些特定环境和心态下的生活状态,对当地的文化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些遭遇坎坷的政治家们,历经变故,体验世态炎凉,肯定是较之以往更理性,也更睿智了。他们此时会超然物外,不在官场旋涡中尔虞我诈,自然看世事,看人情,乃至看兴衰成败都更客观些。当然,这也与他们此时的处境有关,如果不能消除争名夺利之心境,恐怕流放异乡的日子一刻也捱不下去。

这种理性和智慧,也成了他们身为贬官流人的主要思想内容,并付诸笔墨广为流传,还在言谈之间散发出来,于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周边的人们,并渐渐地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思想,甚至在他们离开之后,还在他们曾生活过的地方薪火相传,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观。

在这些贬官流人来说,这种超脱理性,豁达睿智,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或许就是一种打发光阴,默默等待着的活法。但是,对这座岛上的民众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这些落魄的官吏,是他们见过的最优秀的人了,对生活在南疆一隅的岛民们来说,这些流人成为他们窥视大陆文明的一个窗口。这些贬官流人们的一举一动,过了许多年以后,在流传的故事里还是那么栩栩如生。

流人文化应该是传统人文中的重要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华人文中的重要部分。

流人文化实在是值得开掘的人文宝藏,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些古代政治家和人文学者经历挫折后的沉淀,可以汲取一个失意离索的群体对无常命运的反思,更何况,从这些流人品格与际遇,甚至可以折射出一个朝廷的兴衰。

尤其是,流人文化所独具的跳出藩篱的超脱,和自我内在的反省,这在中国文化中尤为难得。

猜你喜欢

宜州儋州黄庭坚
儋州鸡产业发展的思考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苏东坡与文化儋州”全国专题学术报告会通过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宾阳县召开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大学新生资助工作会议河池宜州与浙江大学开展校地合作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黄庭坚书论(上)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浅谈宜州彩调的社会作用*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儋州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