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电调节作用的研究

2011-04-26谢燕东王景杰黄裕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西安710038通讯作者mailjingjiefmmueducn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调节作用双向电针

谢燕东, 杨 琦, 王景杰, 秦 明, 张 超, 黄裕新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 西安710038;通讯作者,E-mail:jingjie@fmmu.edu.cn)

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实验证实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运动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促进病态胃运动趋于正常,对治疗各种胃疾病疗效满意。电针的影响因素繁多,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电针足三里对正常大鼠胃电的调节作用方面存有争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电针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影响,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胃动力的调节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0)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6805-A型电针仪(上海医疗仪器厂),RM6280多导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成都仪器厂)。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 所有大鼠均喂养于安静、空气流通、温度(25±2)℃及相对湿度60%的动物房,自由饮水进食,饮用水每天更换。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

1.2.2 穴位定位及电针条件 足三里组选取大鼠双后肢腓骨小头外下5 mm处,非经非穴组选取大鼠双后肢足三里穴旁开5 mm处。电针参数为断续波,频率2 Hz,强度2 V,以大鼠双后肢轻微抖动为宜[1]。电针时将大鼠固定于特制的有机玻璃笼内,清醒状态下,于足三里穴或非经非穴点直刺7 mm,连续刺激30 min(期间每10 min提插捻转一次),1次/d(上午8:00),持续5 d。正常对照组大鼠在每天同一时间固定30 min,但不行电针。

1.2.3 胃电实验 所有大鼠均在上述电针或非电针处理的第5天做胃电图。实验前12 h禁食、6 h禁饮(1周前停止一切对胃肠有刺激或抑制作用的药物)。腹腔注射10%乌拉坦(1 g/kg)麻醉,起效后固定大鼠,将参比电极固定于鼠尾,打开腹腔,在胃距幽门0.3-0.5 cm处浆膜面上埋置引导电极,随后用37℃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连接导线,采用RM628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大鼠进行胃电描记,实验参数如下:采集频率400 Hz,扫描速度2 s/div,灵敏度25 mV,时间常数直流,滤波常数10 Hz,示波开,描记时间1 h。检测指标:胃电波幅,放电频率[2-6]。使用RM6280多导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读取,保存胃电波数据。

2 结果

足三里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胃电波平均波峰绝对值及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见图1,表1),而非经非穴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电波平均波峰绝对值及放电频率无明显改变(P >0.05)。

图1 电针对大鼠胃电图的影响Fig 1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ats

表1 电针对大鼠胃电图的影响(±s)Tab 1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ats(±s)

表1 电针对大鼠胃电图的影响(±s)Tab 1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ats(±s)

与正常对照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P<0.05

?

针刺足三里组大鼠胃电波呈双向改变,胃电数据整理后分为促进胃电组的胃电波幅为(47.13±0.44)mV,放电频率为(0.19 ±0.06)Hz;抑制胃电组胃电波幅为(-43.41±0.62)mV,放电频率为(0.17 ±0.03)Hz。

3 讨论

多项实验表明,电针足三里穴能使紊乱的胃电及胃运动趋于正常,对胃电及胃运动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针刺足三里穴可使过缓的胃电图主频上升[7-8],使亢进的胃运动降低[6],能使病理状态下的胃电及胃运动趋于正常。电针的这种调节因受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很大差异,尤其是在正常胃电及胃运动方面。刘桂莲等[9]报道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家兔胃运动主要表现为以抑制为主的单向调节作用;陈慧群等[3]报道电针足三里穴对正常大鼠胃运动主要表现为以抑制为主的双向调节作用;常小荣等[10]报道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可使胃电活动增强。

电针足三里对胃电及胃运动的调节作用究竟是单向,双向,还是双向调节中某一调节方向占主导作用?电针调节作用的影响因素众多复杂,中医针灸学注重子午流注的时间操作,辰时(早上7:00-9:00)胃经最旺,此时针刺足三里较其他时间收效明显[11,12],针灸效果与刺激量成正比,针刺后不再给穴位一定的刺激,其效果降低。单纯留针数分钟针感便会消失[4,5],本实验采用传统的电针方法,按照子午流注的时间操作,严格控制电针时间及效果,最后采用RM6280多导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胃电,研究发现电针足三里使大鼠胃电波放电频率增快,波幅增大,平均波峰的绝对值增大,进而促进或抑制双向调节胃的运动,但本实验尚不能证明在双向调节中促进或抑制的单方向占主导作用,这与多数研究电针足三里能使胃运动趋于正常,双向良性调节胃运动的研究结果吻合[2,3]。电针足三里穴为何会产生双向调节胃运动的作用,调节点究竟在哪,调节机制究竟是怎样,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1] Wingo PA,Tong T,Bolden S.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1995,45:8-30.

[2] 蒋全德,王景杰,刘琳娜,等.白萝卜提取物对大鼠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15(3):292-294.

[3] 陈慧群,杨琦.电针足三里穴对胃电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5):854-855.

[4] 贾萍,陈刚,陈日新.电针“足三里”穴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调整的时间效应关系研究[J].四川中医,2007,25(3):12-13.

[5] Suzuki H,Kito Y,Hashitani H,et al.Factors modifying the frequency of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gastric muscle[J].J Physiol,2006,576:667-674.

[6] Chacón M,Curilem G,Acuà ± a G,et al.Detection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applied to their electrogastrogram [J].Braz J Med Biol Res,2009,42(12):1203-1209.

[7] 陈莉.针刺运针与否对胃电图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3):189-190.

[8] 杨广印,许金森,李来兴,等.不同激发方式和激发时间对传感效果的影响[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11(2):28.

[9] 刘桂莲,刘芝敏,徐秋玲.中缝大核和蓝斑在电针“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的作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1):8-10.

[10] 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2):124-126.

[11] 张连城,张升堂,孙彦荣.辰时针足三里治疗慢性胃炎[J].四川中医,1994,12(2):49.

[12] 单德红,王德山.电针足三里对健康家兔胃电图昼夜节律的影响[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7,18(4):18-20.

猜你喜欢

调节作用双向电针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自噬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