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沙门氏菌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1-04-14张啸

兽医导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副伤寒沙门氏菌琼脂

张啸

(甘肃省武威市畜牧兽医局,甘肃武威 733000)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猪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临诊表现为慢性腹泻,有时以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1~4月龄的小猪,成年猪较少发病,故将其称为“仔猪副伤寒”。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病程10~30 d以上,死亡率高。这两种病单独发病时诊治不难,一旦混合感染后,会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并且高死亡率和高淘汰率会给养猪业带来惨重损失。

(一)发病情况 2010年11月2日至11月13日,武威市金羊镇某养猪场,饲养育肥猪278头,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猪群突然发生无名高热,体温达39.8℃~42.0℃,稽留不退。先以20~30 kg的猪发病为主,后以10~20 kg的猪发病为主。12 d来共发病156头,发病率56.1%,死亡48头,病死率30.8%。在发病期间,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治愈病猪106头,治愈率达到67.9%,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二)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达39.8℃~42.0℃,呼吸困难,咳嗽,喘粗气,精神沉郁,食欲降低,皮毛蓬乱,寒颤,堆叠一起;耳、鼻、腹下、臀部及四肢末端皮肤均出现紫褐色,指压不褪色;眼有粘性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着,鼻腔内流出浓稠的白色液体;发病初期有便秘现象,后期出现腹泻,排黄绿色稀粪,恶臭;病猪很快消瘦,死前喜欢饮用脏水,最后衰竭而死。

(三)病理剖检 剖检5头病死猪体表可见耳、鼻及四肢末端、胸部、腹部有针状出血点和紫斑,血液凝固不良;胸腔内有大量的积液;肝脏肿大、出血;脾脏发黑且出血;淋巴结肿大;十二指肠、大肠及回盲瓣黏膜面有多量的纽扣状溃疡和黑红色斑点,且表面附有假膜;下颌淋巴结肿大、充血;肺肿大,其间质增宽,且有片状瘀血,切开有泡沫状的液体流出;肾脏瘀血、肿大,个别猪发生肾脏萎缩。

(四)实验室诊断

1.镜检。无菌采取病死猪的脾、肝、肾、肠系膜淋巴结、血清。病料和培养物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集簇状,两端钝圆,着色不均,革兰氏阴性,长1~2.5μm,宽0.4~0.6μm的小杆菌。无荚膜和芽孢,能运动。

2.培养。将病料接种在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SS琼脂、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 h。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形成直径约2 mm、圆形、稍凸起、灰白色、半透明、光滑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细小、无色透明、光滑、圆整的菌落,在SS琼脂上形成黑色中心菌落。在肉汤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管底有灰白色的沉淀物。挑取菌落移种在三糖铁斜面培养基中,先穿刺,再在斜面上划线接种,37℃培养24 h,斜面变红,底层变黄含有气泡(产酸产气)。

3.生化试验。挑取纯培养的菌落分别接种于生化反应管,37℃培养,结果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甲基红试验+,V-P试验-,靛基质试验-,硫化氢反应+,运动力+。

4.动物试验。用肝、脾、淋巴结混悬液(1:10)接种小白鼠,每只腹腔注射0.3 ml,56 h发生死亡,取淋巴结、肝、肾触片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性的小杆菌。培养特性与自然病例培养结果相同。

5.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诺氟沙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痢特灵、链霉素中度敏感,黄连素、土霉素、磺胺嘧啶钠有耐药性。

6.血液涂片检查。取耳静脉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状似气泡,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猪沙门氏菌病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

(六)治疗

1.乳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10 g/kg·bw,饮水,3次 / d,连用 2 ~ 3 d。

2.血统(葡聚糖铁)3~5 ml/头,肌肉注射,2次/ d,连用3~5 d。

3.强力附红消(盐酸多西环素)0.1 ml/kg·bw,肌肉注射,1次/d,连用5~7 d。

4.补液。对于腹泻时间较长或已出现脱水症状的病猪,可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加温水1 kg)让病仔猪自由饮水。

5.腹腔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50 ml,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 ml,10%氯化钾注射液10 ml,维 生 素C5 ml, 1次/日, 连 用2~3 d。

(七)防控措施

1.疫苗注射。对20日龄至三月龄的无临床症状的仔猪全部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

2.严格消毒。用3%~5%强力消毒灵溶液每天一次喷雾消毒野猪舍;对腹泻粪便及时用生石灰将粪便消毒后马上铲走,做生物发酵处理。

3.隔离淘汰。对出现腹泻的病猪尽快隔离,对脱水严重猪及早淘汰。

4.无害化处理。死猪应深埋,切不可食用,防止人发生中毒事故。

猜你喜欢

副伤寒沙门氏菌琼脂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控措施
猪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欧盟食品安全局重新评估琼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建构数学模型领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报告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与治疗
临床诊治仔猪副伤寒的建议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