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膀胱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1-04-13裴宇文陈耀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内窥镜后处理膀胱癌

胡 凌 裴宇文 陈耀华

CT多平面重组(MPR)及仿真内窥镜(CTVE)对于能立体的、多平面的观察膀胱癌组织的二维及三维空间关系。我们对2004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31例膀胱病变患者的MPR及CTVE成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MPR及CTVE成像对膀胱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31例膀胱病变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52~73岁,平均63.5岁。临床表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6例,其中5例合并尿频、尿急等尿路感染症状;另5例有长期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等下尿路梗阻症状。

扫描当天患者空腹,由临床医师插入带气囊导尿管,将尿液尽量排空。患者取仰卧位,依据患者耐受程度,经导管注入空气约250~400 ml不等,采用GE LighSpeed Ultra 多排螺旋CT扫描机,常规行仰卧位及俯卧位两次扫描。扫描参数为1.25 mm层厚,120 kv,200 mA左右,螺距0.625∶1或0.875∶1,0.8 s/r,床速0.625 mm/r或0.875 mm/r,以层距0.625 mm重建传至工作站(Advantage Window 4.2 GE)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仿真内窥镜(VE)成像进行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

2 结果

本组31例病例中,膀胱肿瘤26例,前列腺病变5例。膀胱肿瘤中1例为弥漫性结节外,其余病例共检出29个结节,直径7~45 mm,其中1例为多发(3个)病灶;病灶部位:膀胱体部24个,膀胱颈部三角区5个。31例均行膀胱镜检查并行手术治疗,其中25例膀胱癌,1例为内翻乳头状瘤,3例为前列腺增生,2例为前列腺癌。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4%[1],可发生于膀胱任何部位,以膀胱三角区和输尿管口多见,约占50%以上,其次为侧壁、后壁、顶壁和前壁。可单发也可多发,大多来源于移行上皮,约占90%,其次为鳞癌,少见为腺癌、肉瘤等。

膀胱肿瘤一直以膀胱镜检查为首选,通过膀胱镜能直接观察肿块的表面形态,可以直接进行病理,但膀胱镜是1种侵入有创的检查,可能造成尿道感染或损伤,当膀胱充满血液、尿道狭窄时,常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甚至不能进行检查,而且膀胱镜的视野较小,存在视野盲区,只能观察膀胱腔内情况,不能判断膀胱外盆腔脏器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不能对膀胱癌进行分期[2]。而MPR及CTVE的应用克服了以上不足,具有大视野、显示范围广、对比度强、图像质量高,无盲区的优势,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显示输尿管内口、膀胱及肿块三者的关系,能从任意方位观察病变,消除了腹腔脏器和肌肉骨骼的影响,提供了泌尿系统连续完整的影像[3],可明确肿瘤大小、对膀胱壁的浸润程度及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可准确进行病变的临床分期,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在MRP和CTVE下膀胱癌表现为向膀胱腔内明显突出的凹凸不平的肿块,多数呈菜花样改变,乳头状瘤表面光整可见细长蒂,膀胱后壁病变需要与前列腺病变相鉴别,应用MPR技术可清楚显示出膀胱轮廓,准确区分出肿瘤来源;前列腺增生表现为膀胱底部突向腔内的隆起,与膀胱癌相比,其表面光滑,呈山坡状改变,部分合并有慢性尿潴留病例可见膀胱壁纵横交错的小梁小室形成;前列腺癌可以表现为膀胱底部表面菜花样不规则隆起,但膀胱壁光滑,呈宽基底,部位固定。

多排螺旋CT的MPR及CTVE后处理技术是1种非侵入性检查,能较好的显示肿瘤,多方位观察病变的全貌,操作简单,受尿道狭窄和前列腺增生的影响较小,可观察纤维内镜不能到达或观察不清的部位,同时可以观察腔内外的情况,定位准确,能显示病变的腔内立体形态、数目及特征,弥补了常规成像和纤维内窥境的不足,但CTVE成像不能显示病灶的真实颜色,不能发现黏膜出血、水肿和炎症,对病变表面坏死、溃疡形成不能发现[4],且不可进行活检及镜下手术,扁平或是较小的病灶(<5mm)易漏诊[5]。

[1]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86.

[2] 许 彪,陈 刚,韦 璐,等.多层螺旋CT在膀胱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995.

[3] 游瑞雄,李银官,曹代荣,等.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6):909.

[4] 王贵宾,李家德,邵长青.螺旋CT仿真内窥镜与纤维内窥镜诊断膀胱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杂志,2005,3(4):281.

[5] 芮雪芳,李新德,蔡松良,等.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诊断膀胱肿瘤〔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34.

猜你喜欢

内窥镜后处理膀胱癌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miRNA-148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