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家禽传染病的几点措施

2011-04-13刘金玲

兽医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禽舍禽类种蛋

刘金玲

(迁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迁安064400)

传染病是指有细菌、病毒、其他各类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由于预防工作做的不到位,常引起大批发病甚至死亡。影响禽类的传染病有很多种,预防不同的病要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但是有很多措施是共同的。现将预防家禽发生传染病的共同措施,简要的介绍一下。

1.防止在引进家禽和种蛋时把传染病带入养禽场。发病的家禽是危险地传染源。在引进家禽和种禽时,要进行调查了解,要选择没有疫情的单位引进。最好固定的单位,及时互相通报疫情。有的疫病通过种蛋传播,在引进种蛋时,要调查了解,不要从有家禽传染病流行的禽场引进。

2.防止通过孵化传播疫病。要对种禽进行及时必要的预防接种。对种蛋要尽早消毒,消毒可用过氧乙酸气体消毒法或甲醛气熏蒸消毒法。消毒后要防止重复污染。

3.防止粪便垫料传播疫病。病禽的粪便中常存有大量病原体,而被病禽粪便、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垫料,又是保藏病原体的良好场所,如不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这些垫料,常成为传播某些禽类疫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球虫病、绦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平时使用的垫料,要保持清洁、干燥、不发霉。发病禽舍的垫料不要给下一批禽重复使用。

4.防止鸟兽传播疫病。许多野鸟、家畜、野兽等都有传播疫病的可能,有些畜禽还可能是某种疫病的传染源。比如鸡兔混养,互相传染巴氏杆菌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养禽也不要几种禽类混养,有的鸭、鹅等水禽的禽流感传染给鸡。

5.防止鼠害,注意灭鼠。养禽场里的饲料为鼠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场内气候适合鼠类生长,由于鼠类繁殖速度快,对养禽场危害极大。鼠害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咬死禽类;二是偷吃饲料;三是传播疾病,鼠类是鸡新城疫、钩端螺旋体病、原虫病、球虫病等疾病的传播者;四是干扰家禽,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

6.防止昆虫传播疫病。防止昆虫传播疫病的治本措施是设法消除它们繁殖滋生的环境,比如保持禽舍清洁干燥,不堆积粪便、碎蛋和垃圾等,还要视情况需要适当使用杀虫剂。

7.防止人员传播疫病。人员的活动也是传播疫病的重要途径。通常是人们的衣服、鞋会被粪便、微尘、羽毛等污染,人们在检查家禽、清扫禽舍时也会被污染,从而使人成为家禽疫病传播的媒介。因此要求,各个禽舍工作人员不能串岗,从事孵化和育雏的人员不要再接触其他家禽。工作人员在进出禽舍时要换鞋、洗手,必要时还要淋浴、换工作服。

8.防止饲料用具传播疫病。饲料、饮水、蛋盘、蛋箱、运雏箱、禽笼、车辆以及各种用具,都可能成为疫病传播的媒介。饲料要妥善保管,要防止鼠类啃咬、防止发霉变质。饲槽、饮水槽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卫生。蛋盘、蛋箱、运雏箱、禽笼、车辆以及各种用具,要做到用后清洗、消毒,防止传播禽类疫病。

9.搞好饲养管理,防止引起应激和外伤。应急和外伤能促使疫病发生和流行。断喙、剪冠、断料、断水、换料、温度骤变、光照制度改变、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噪音、转群、抓禽等都是应激因素。要确保禽舍的安静,工作人员动作要轻稳,饲养管理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10.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肉用仔禽或种禽场要采用全进全出制度。每栋禽舍仅饲养同日龄或相差不到1周龄的禽,便于禽全部出舍后清扫、冲洗、消毒,空置1~2周,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空置时间越长,防止感染的把握越大。

11.搞好防疫工作。在我国,家禽的几种主要传染病都已经有了有效的疫苗和菌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采用有效而省力的免疫方法,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对于控制家禽疫病流行,起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禽舍禽类种蛋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禽类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土鸡种蛋的收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