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奶粉转入暗道,监管者何以应对?

2011-04-13

兽医导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暗渠棒冰纯牛奶

重庆日前查出一起“饲料毒奶粉”案。不法商家从河北辗转千里,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运输来渝,销往重庆垫江、万州多个饲养场,其中一些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标515.24倍。案件揭开惊人事实:在有毒有害食品人人喊打之际,不法商家已转而瞄准饲料市场,发起低价攻势,作为处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暗渠。

这样的消息无法不让人满心悲凉:三年前祸害了那么多幼儿的毒奶粉为什么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怎么打都打不绝?那些手里存了毒奶粉的不法分子为什么如此无良,就是不肯终止戕害他人健康的卑劣行径?事实上,2008年整治三聚氰胺奶粉的大清查结束之后,毒奶粉的魔影每隔一段时间就重现江湖:2009年,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相继被发现三聚氰胺超标。而炮制这些有毒乳品的不法分子,正是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做原料。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传出消息,多个地区再查出百余吨含三聚氰胺奶粉。现而今,毒奶粉又有了新的“用法”:混进饲料进入养殖场喂猪。

从毒奶粉无孔不入的流向,可以看出不法分子们不断变化的“思路”:毒奶粉直接卖不了,就掺进好奶粉里鱼目混珠地出货。这条路被封死之后,毒奶粉流向关联食品,要么稀释成“纯牛奶”,要么加工成“雪糕”和“棒冰”,包装之后重新上市。这些路又被封死之后,又开始打饲料的主意,因为这里监管薄弱。反正是能给人吃就给人吃,没机会给人吃就给猪吃,无论如何也要把积压的毒奶粉出手变现。

事到如今,我们再也不必指望那些见利忘义的不法分子自行收手。他们心里只有个人利益,不肯为了他人的健康有一点点担当。他们全无道德底线,攫取不义之财的信念是如此强烈。对于这等贪婪之辈,言语的教化是没用的,只能用严刑峻法的惩治和高压来斩断他们的火中取栗之手。然而,既然三聚氰胺问题迁延已久,不法分子行事如此执着,也就意味着执法者面临的是一场长期而复杂的战斗。经过这么多轮的整改和清理,剩余的毒奶粉隐藏已深,直接起获的难度很大。这也就意味着主动进攻、常规搜寻的意义不大,只能绷紧防御的神经,把功夫下在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之上。对于那些资质不符、形迹可疑的商家,要加倍警惕;对于那些无商标、无品名、无生产日期、无合格证的奶粉,要严加检测;对于所有可能用到奶粉的食品和饲料,要全面盯防。只有在毒奶粉所有可能的流向上布下天罗地网,才能有效地清除余毒。

这里想强调的一点是:监管者的责任心必须到位,松松垮垮、虚应差事是无法战胜那些狡猾的毒奶粉持有和贩卖者的。最怕的是,命令来时一窝蜂上阵,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查到什么是运气使然,查不到什么也并不着慌,甚至还跟不法分子互通款曲、勾搭连环。眼下,毒奶粉已由“明道”转入“暗渠”,监管者必须振作精神、明察暗访,才能有所收获。要想保证清查效率,就得对监管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监控和考核,发现失职渎职行为就严追责任。

三聚氰胺为祸国人,已经是公共食品安全领域内一块抹不去的污迹。监管者当知耻而后勇,彻底清除这颗高悬头顶的定时炸弹,才能不负公众重托。

猜你喜欢

暗渠棒冰纯牛奶
河道暗渠黑臭治理实践分析
下伏坎儿井暗渠对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影响
深圳市暗渠化河道安全隐患分析及防治对策
好吃的棒冰
关于辨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的探讨
牛奶并非越浓越好
棒冰棒书签
暗渠灾后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如何辨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
2014年1~5月我国进口纯牛奶11.31万吨增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