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波治疗实体肿瘤的护理

2011-04-1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14期
关键词:泡剂超声波局部

(中国医药城医院肿瘤中心,江苏泰州,225300)

肿瘤快速生长的重要原因是肿瘤新生血管的滋生[1],而阻断肿瘤的供血血管是目前治疗肿瘤的研究热点之一[2],于是超声波治疗肿瘤就应运而生,其原理是采用低功率超声波辐射经外周静脉注入血管内的微泡剂,通过超声空化作用产生的声孔效应导致肿瘤小血管壁的损伤,进而诱发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断或部分阻断肿瘤局部的血液供应,引起局部肿瘤细胞坏死,进而使肿瘤体积缩小,控制肿瘤进展,以达到治疗的目的[3]。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先后用该方法对36例实体肿瘤患者进行了系统治疗,效果明显。疗程中,细致、规范的护理对顺利完成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恶性肿瘤患者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38~78岁,平均(49.5±11.3)岁。其中乳腺癌5例,原发性肝癌8例,肝转移癌 13例(结肠癌4例、胃癌5例、食管癌 2例、平滑肌肉瘤2例),恶性淋巴瘤6例,胸壁、腹壁转移性恶性肿瘤(乳腺癌、结肠癌、肾癌)4例。所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诊断,且患者已接受常规手术或化疗、放疗或其他治疗但病变控制不佳,呈进展状态。部分病例因化疗或放疗后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已不能耐受化疗或放疗。除此36例患者外,另有3例患者为手术或介入治疗前5~9d接受本方法治疗,以达到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减轻手术损伤的目的[4]。以上所有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卡氏评分)为50~80分,凝血功能正常,无明显心 、肺 、肝 、肾功能不全 。

1.2 方法

采用HY 260A型低功率超声肿瘤治疗仪,调整功率在2.0W。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开通静脉通路,根据CT或MRI结果,B超下体表定位,于治疗区域涂耦合剂。用20 m L注射器先后抽取维生素C注射液0.5 g,5%碳酸氢钠注射液9m L,羟乙基淀粉溶液10m L,配制成微泡剂,每间隔5m in静脉注射,每次要求在30~60 s内推注完毕,推注间隔期间对治疗区域进行超声辐射治疗,每次治疗为20~30 min,即配制、推注微泡剂4~6次,两次推注期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注射液,治疗结束后立即接通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止血敏2.0 g+止血芳酸0.2 g溶液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或隔日1次。

评价方法:治疗后复查B超,病灶缩小者则以CT或MRI记录结果,计算有效率。体表肿瘤治疗前后用卡尺测定肿瘤两垂直直径。疗效评价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两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小50%以上;稳定(SD):肿瘤病灶的两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减小25%以上,或增大<25%,或无新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病灶的两最大垂直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出现[5]。CR或PR为有效。治疗前后查肝、肾功能,治疗后动态随访呈阳性的指标。

1.3 结果

达到PR水平的8例(22.2%),SD水平的26例(72.2%),PD水平的2例(5.6%),其中可触及瘤体明显变软或变小的有10例(27.8%)。另外,3例肝癌、结肠癌、乳腺癌患者在术前经本治疗1疗程后5~9d进行手术,术后病理检查见瘤体内和瘤体周边血栓形成,瘤体内小血管淤血,在此周边区域出现肿瘤细胞变性、坏死或退行性变。

不良反应:治疗时28例(77.8%)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可耐受的震颤样刺痛;10例(27.8%)患者感觉轻度耳鸣,26例(72.2%)患者出现治疗区域皮肤充血,其中5例(13.9%)局部出现小水泡和皮肤破损;8例(22.2%)患者诉静脉注射药物期间血管出现刺激症状,其中2例(5.6%)出现1~3级静脉炎。

2 护 理

心理护理:治疗中护士始终陪伴在患者身边,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对超声波辐射时发出的正常声音及患者感受到的轻度耳鸣、局部轻微震颤样刺痛予以说明,以消除恐惧心理,同时可采用播放音乐、电视、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用药护理:确保有效的静脉通路,因个别患者对羟乙基淀粉过敏,用药前须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严格按顺序抽取药液,即先抽维生素C注射液,再抽5%碳酸氢钠注射液,最后抽取羟乙基淀粉溶液,正确的抽药顺序是产生微泡的必要条件。按规定时间(30~60 s)推注药液,以保证足量的微泡在短时间内达到肿瘤部位的血管内,此外,治疗前后禁止使用活血化淤的药物[6]。

治疗区皮肤护理:治疗区皮肤可有充血、灼痛,严重者出现小水泡等灼伤表现。防治措施:超声波探头使用前去气水,且注意避免气泡产生。一个部位持续超声辐射时间不宜过久,以20~30 s为宜,或者休息超过10 s后再行此部位的辐射治疗。治疗后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如有发红、水泡出现,及早涂以美宝烫伤膏等治疗,切忌用手搓揉治疗区皮肤。

静脉炎护理:组成微泡剂的3种药液酸碱度、渗透压均超过了外周血管所能承受的范围,故部分患者会有一定的血管刺激症状,主诉轻微疼痛,治疗后可出现1~3级静脉炎。防治措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进行穿刺,并注意计划性使用血管,防止药物渗出,穿刺点上方涂以喜疗妥药膏或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等。

[1] Folkman J,Brow der T,Palmblad J.Angiogenesis re-search:guideline for translation to clinical application[J].Thromb Haemost,2001,86:23.

[2] Isner JM,Asahara T.Angiogenesisand vasculogesisa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postnatal neovascularization[J].J Clin Inv-ast,1999,103:1231.

[3] 姜 藻,吴 巍.超声辐射微泡剂诱导肿瘤血管栓塞的初步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05,6(3):33.

[4] 李 鸯,徐晓红.超声波微泡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3(1):8.

[5] 杨学宁,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诊断标准-RECIST[J].循证医学,2004,4(2):85.

[6] 翟 琦,吴 巍.超声联合微泡剂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33(11):35.

猜你喜欢

泡剂超声波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中药袋泡剂的浸泡效果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Niosll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蝙蝠的超声波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超声波流量计的研究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中药袋泡剂浸泡效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