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吡肟与醋酸氢化可的松合用致双硫仑反应3例

2011-04-12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吡肟谷草谷丙

韩 磊

例1 男,47岁。因全身发黄,食欲减退伴饭后呕吐1周,入院治疗。有乙肝病史20年余,全身发黄、呕吐,食欲减退伴尿黄进行性加重15 d。实验检查:谷草转氨酶(AST)2 922 U/L,谷丙转氨酶(ALT)4 024 U/L,碱性磷酸酶(AKP)144 U/L,总胆红素(TBIL)289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84 μmol/L。查体: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心肺检查无异常;腹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和压痛及反跳痛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症。

例2 女,55岁。因乏力、纳差、腹胀、双下肢浮肿1个月,最高体温达38.9℃,入院治疗。有“乙型肝炎”病史9年,“肝硬化”病史 2 年。 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139.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10.5 μmol/L、谷丙转氨酶(ALT)80 U/L、谷草转氨酶(AST)104 U/L、A/G27/50.2;血白细胞(WBC)6.31×109/L,红细胞(RBC)3.42×1012/L,PLT 85×109/L。 腹部彩超检查显示:①肝硬化;②腹水;③脾大(厚4.6 cm)。入院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后肝硬化;脾机能亢进;原发性腹膜炎。

例3 男,51岁。因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日进主食量较正常时减少,腹胀,偶尔发热,最高体温达37.8℃,恶心、呕吐。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在外院查总胆红素(TBIL)302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48.2 μmol/L、谷丙转氨酶(ALT)700 U/L、谷草转氨酶(ASL)402 U/L、乙型肝炎病毒DNA (HBV-DNA)1.17E+07 U/ML。腹部彩超显示: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腹水;门静脉增宽(16 mm)。入院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腹膜炎。

3例患者均在入院后因注射用头孢吡肟1.0(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9100131)后,静脉滴注醋酸氢化可的松150 mg(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3012)0.5 h内皮肤奇痒,面部潮红、胸闷、心率加快。经即予患者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0.5 h后缓解。

头孢吡肟为广谱第四代头孢霉素类,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其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作用,肝功能不全头孢吡肟药代动力学无改变,这些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腹泻、皮疹和注射局部反应、二重感染等,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常用于肝病严重感染的治疗。有报道具有甲硫四氮唑(硫代甲基四唑取代基)的头孢霉素类在应用后使用乙醇制剂会发生双硫仑反应,未见报道头孢吡肟有其反应。本文3例均是在住院期间使用头孢吡肟期间应用氢化可的松而出现的症状,氢化可的松为稀乙醇溶液。因患者在用药前已做头孢霉素的过敏试验为阴性,故不属过敏反应,应判断为“双硫仑反应”。建议在使用头孢吡肟注射液时应避免饮酒、避免与含酒精制剂配伍。

猜你喜欢

吡肟谷草谷丙
草树(散文)
复合菌剂对干谷草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饮食因素对谷丙转氨酶测值的影响
谷丙转氨酶检验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浅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
微生物厌氧发酵处理对张杂谷谷草分子结构特征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谷草青贮注意事项及品质评价
服用抗生素影响肝功检查
头孢西丁钠与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