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粉丝名”命名模型※——基于“快乐男声”和“快乐女声”选手“粉丝”名封闭语料的认知研究

2011-04-09苗萌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范畴语料隐喻

苗萌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1 语音隐喻

自2005李弘首先在国内介绍和发展了Fónagy[1]提出的“语音隐喻(phonetic metaphor)”概念以来,对于语音隐喻这一特殊的隐喻方式的认知研究也逐渐展开,其中,有谭姗燕,黄曙光[2]和魏万德,伊慧[3]对《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研究;有陈家晃,段成[4]对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研究;樊晓英,段成[5]对英语幽默语中的语音隐喻进行了研究;黄麟,段成[6]分析了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功能;李丽敏[7]提出对网络英语词语语音隐喻认知解读以及沈志和[8]做了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研究等等。这些研究选择了不同的隐喻材料并从多种角度对语音隐喻进行了研究,让人们对于语音隐喻的特点和功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1.1 Fónagy的语音隐喻

Ivan Fónagy[1]19在其论文《Why Iconicity》一文中最早提出“语音隐喻”,并总结出三条原则:第一,有意识表达某种情感与特定发音方式对应;第二,发音器官的运动与身体姿态一致;第三,不同程度的紧张、延时、言语速度反映出不同程度的情感。

1.2 李弘的语音隐喻

李弘认为Fónagy的语音隐喻更加偏重为“语音象似性”和“拟声”[9]70。在比对认知语言学家Lakeoff等人提出的隐喻定义“to say one domain in terms of another”后,李弘指出,Fónagy所谓之“语音隐喻”与Lakeoff的认知隐喻概念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她[9]71提出了认知视野中的语音隐喻,即根据Langacker的象征单位概念,一个语义单位和音位单位构成了一个象征单位,根据Lakeoff的隐喻定义,隐喻应为由一个象征单位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的过程,那么,在语音隐喻中,这样的喻说或者激活就来自音位单位之中,并作用于整个象征单位。

1.3 语音隐喻的转写

图1 语音隐喻的转写

在象征单位A中的语音单位[a]与象征单位B中的语音单位[b]之间由于语音层面的相似而产生了隐喻的基础,这样象征单位A就可以用来喻说象征单位B,即语音隐喻发生在这两个象征单位,或根据隐喻定义,即在这两个概念域之间。

根据上述语音隐喻工作机制的转写,本研究将在所搜集的选秀比赛“快乐女声”和“快乐男声”选手65个“粉丝”名这一封闭语料中,研究和分析语音隐喻,即由已知的选手名字到选手“粉丝”名的生成过程中语音隐喻的作用。

2 “粉丝”和“粉丝”名

2004年以来,每年夏天的“选秀”成了青少年甚至全国上下谈论的焦点。特别是2005年和2006年的夏天,在街头巷尾、各大报刊杂志上都可以看到“玉米”“凉粉”“盒饭”“芝麻”等等,这一类新兴名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流行语,吸引了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大众传媒学以及语言学的关注和研究。徐盛桓[11]首先将其中的部分“粉丝”名归类为“成都小吃团”并对其进行了认知解读,其他学者如赵雪爱、赵玲[12]从转喻,晏尚元[13]从概念整合和陈光亚[14]基于范畴化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

2.1 fans与“粉丝”

英语fans指电影、运动、戏剧或演员、歌手、运动员等的狂热爱好者或支持者。[11]而“粉丝”一词则为fans的音译,于是某明星的支持者或爱好者就被称或自称为某明星之粉丝,如刘德华的粉丝、刘翔的粉丝等。

随着选秀节目的发展和影响,选手们从普通的参赛者一步步成长为明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身边逐渐出现了大量的支持者,即“粉丝”。这些“粉丝”普遍具有支持明星单一化、目的明确化和年龄年轻化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其团结一致的追星特点,选秀选手的支持者不再简单的满足于“某选手的粉丝”这一称号,而提出了具有口号性质的、区别性和排他性明显的自称名称——“粉丝”名,其中最为典型的如“超女”李宇春的粉丝称“玉米”、张靓颖的粉丝称“凉粉”,“快男”陈楚生的粉丝称“花生”等。

2.2 粉丝名封闭语料描述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研究概念隐喻,本文收集了2004~2011年(其中2010年停办)湖南卫视“快乐女声(2004年、2005年为“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大型电视歌唱选秀节目选手的“粉丝”自称名共计65个,并从语音隐喻角度进行解读。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于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压力。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会计年龄普遍较大,其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导致财务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在实际工作中财务账目处理错误时有发生,严重违反哭基础规范要求,农村财务账目真实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显然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而通过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造成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质量,同时,审计标准的制度规定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了解现代会计工作制度要求,完善会计科目等,保障农村财务会计建账、记账、报账记录的真实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3 “粉丝”名命名机制的认知解读

本研究认为,由“某选手的粉丝”到“粉丝”名这一过程中,语音隐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1 粉丝名称的范畴及分类

将“粉丝”名语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65个“粉丝”名的封闭语料中,粉丝主要使用了食物名称、动物名称、事物名称来进行命名。

表1 快乐女声、快乐男声粉丝名分类

由表1可知,在粉丝命名过程中,其首选的词语类别为“食物”,特别是带有日常食用特色的食物,如“玉米”“凉粉”等,寓意为休戚相关,难以割舍,进而表达对所支持者的大力维护。也有研究[14]认为由于粉丝名的产生主要是基于2005年快乐女声选秀比赛,故其中的代表“玉米”成为粉丝名这一范畴的核心,而由于“玉米”一词为食物,故粉丝名具有食物化的倾向。但随着语言的发展,食物范畴难以满足大量粉丝给自己取名的要求,故这一范畴扩展到事物,并偏重于与生活相关的事物和特色事物,如“小红帽”“风铃”等,而粉丝名的构成也可以理解为在语音隐喻作用下,在特定范畴影响下进行的词语生成或选择。

另一个范畴则出现在fans一词中,其中的典型成员为“粉丝”,其他成员有“迷”“粉”“维(维护)”“喜(喜爱)”等,作为“粉丝”名构成的要素之一。

3.2 语音隐喻在“粉丝”名中的体现

在粉丝名的构成机制中,语音隐喻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的语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语音隐喻的明确体现,以最典型、最核心的粉丝名“玉米”为例,它的形成可以转写为:李宇春的粉丝在给自己取名过程中,在“粉丝”这一范畴内突显了“迷”这一成分,在“李宇春”这一名称中突显了“宇”这一音节,故根据语音隐喻,在食物的范畴内,“李宇春的粉丝”就选择了“玉米”作为其“粉丝”名,见图2:

图2 “粉丝”名中的语音隐喻

在本研究所收集的65个“粉丝”名中,语音隐喻为59个,占总数的90.77%,非语音隐喻为6个,占9.23%。可见语音隐喻对于“粉丝”名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可以说,语音隐喻是“粉丝”名形成的主要依据,在语音层面的相似性成为由原有名称域向目的名称域(包括食物域、事物域、动物域和植物域)进行映射的重要依据。

绝大多数的语音隐喻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语音隐喻(由选手名+粉丝直接构成的“粉丝”名)和间接语音隐喻(经过一定的整合而形成的语音隐喻名,如尚雯婕的粉丝名为:芝麻。其构成为:芝麻开花“婕婕”高,这是语音隐喻之歇后语的体现),其比例分别为:直接语音隐喻55个,占全部语音隐喻的93.22%,间接语音隐喻4个,占总数的6.78%。可见,语音隐喻在“粉丝”名的命名中,具有直接和直观的特点,同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使用。

3.3 基于语音隐喻的“粉丝名”命名模型

根据封闭语料分析,本研究认为“粉丝”名的命名可以从语音隐喻角度模型化为:在选手名字中选择具有一个特色的语义,结合“粉丝”范畴,获得其对应的语音单位,构成一个象征单位或始源域,在此基础上通过语音单位的映射,获得另一个语音单位,并结合该语音单位在相关的目标范畴(食物、事物、动物和植物)内得到意义单位,进而形成一个象征单位,即粉丝名称。本模型可以图示为:

图3 基于语音隐喻的“粉丝名”命名模型

在图3中:

X:选手名字。

X’:在选手名字中选定的语义单位。

Category Fans:“粉丝”一词的范畴。

F’:在“粉丝”一词的范畴中选定的语义单位。

x’,f’:分别为X’和F’对应的语音单位。

nf’:为通过隐喻映射获得的目的域中的语音单位,即“粉丝”这一象征单位的语音单位。

NF:为通过NFNPM模型获得的“粉丝”名。

3.4 非语音隐喻粉丝名的认知解读

在封闭语料的研究中,我们同时发现,65个“粉丝”名中有部分无法用NFNPM模型来解释,也就是说它们不属于语音隐喻作用而形成的名称,其中有5个名称通过转喻的方式获得。

用选手最爱的事物来替代选手本人:

陆翊的粉丝名:薰衣草(因其喜爱薰衣草)

谈莉娜的粉丝名:蜜桃

王艺洁的粉丝名:贝壳

莫沉的粉丝名:草莓

用该选手的成名曲来喻说选手:

张杰的粉丝名:星星(来自其成名曲《北斗星的爱》)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来自选手玉米提·帕日哈提的粉丝名:希望。其来源于玉米提的回族名字为:UMUT,翻译过来是希望的意思。

4 总结

认知语言学视野中,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认知模式或思维方式。Lakoff&Johnson于1980在《MetaphorsWe Live by》中提出由隐喻构建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思维以及我们的行为方式。Kövecses[15]也将隐喻提升到“认知行为的重要角色”的高度。思维层面的隐喻直接影响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因此隐喻问题的研究将成为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语音隐喻作为最为直观的隐喻表达之一,其研究和应用也将有助于英语教学和使用。

[1]Fónagy,Ivan.Why iconicity[C]//In Nanny Max&Olga Fischer(eds.).Form mimingmeaning—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19.

[2]魏万德,伊慧.语音隐喻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02-105.

[3]谭姗燕,黄曙光.《红楼梦》中的语音隐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29-30.

[4]陈家晃,段成.广告语中的语音隐喻初探[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9-241.

[5]樊晓英,段成.浅议语音隐喻在英语幽默语中的应用[J].华章,2009(20):42-43.

[6]黄麟,段成.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功能分析[J].华章,2009(19):37-42.

[7]李丽敏.网络英语词语语音隐喻认知解读[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2-164.

[8]沈志和.仿拟成语中的语音隐喻——一项基于封闭语料的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0-54.

[9]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0-71.

[10]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67-73.

[11]徐盛桓.“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2006(2):19.

[12]赵雪爱,赵玲.“粉丝团”的转喻和隐喻滑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5):96-98.

[13]晏尚元.“超女快男”粉丝名的认知解读[J].长沙大学学报,2008(6):81-82.

[14]陈光亚.“粉丝”名的食物范畴化理据——一个大众文化的视角[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84-87.

[15]Kövecses,Zóltan.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143.

猜你喜欢

范畴语料隐喻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