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2011-04-09李春燕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成都市教练员队员

李春燕

(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现代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并迅速传入我国,并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深受大学生的喜爱。[1]啦啦操是一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的运动,因此,啦啦操运动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2]。本文以成都市6所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制约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6所高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了4种方法:一是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与啦啦操运动相关的论文、书籍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其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归纳,设计调查问卷。二是问卷调查法:对6所高校中的6名教练员、70名运动员和6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三是专家访谈法:对相关的专家、教授和教师就啦啦操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四是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调查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制成相应的表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开展现状

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成都市6所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啦啦操运动,但开展的时间都很短,多数学校开展的时间是在两年以下,仅有1所学校的开展年限达到了4年,这所学校是专业体育院校;且参加比赛的次数都较少,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啦啦操比赛。由此可以看出,啦啦操运动在体育院校中开展得相对较好,而在普通高校中由于普及和推广的程度相对较低、起步较晚,因此发展较为滞后。从啦啦操运动开展的类型来看,舞蹈啦啦操是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主要形式,这可能是由舞蹈啦啦操安全、简易和适用的特点所决定的。同时,相对于技巧啦啦操而言,舞蹈啦啦操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也不需要高难度和复杂的动作,对队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危险性相对较小,适用性较强,开展起来也比较容易。[3]尤其是各学校之间举办的各种联赛,如大学生篮球联赛和足球联赛等,这些都为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空间。

表1 成都市6所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情况

2.2 成都市高校啦啦操师资队伍情况

表2 成都市高校啦啦操教练基本情况

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不仅对啦啦操运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表2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从事啦啦操教学和训练工作的教师均是非本专业的,且大多是健美操教师,从事啦啦操教学和训练的年限较短,由此可知,高校缺少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教练员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掌握世界各国啦啦操的发展情况和现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具备训练啦啦队的综合能力;而这些也正是目前成都市高校啦啦操教练员所欠缺的。

表3 成都市高校啦啦操教练员的培训情况

教练员必须掌握啦啦操运动的特点、编排与训练,熟悉比赛的规则,才能编排出适合本队队员特点和具有创意的啦啦操。由表3的调查可知,由于许多教练员并不是专职的,接受培训的次数少、时间短,因而对啦啦操规则的理解和训练方法都还很缺乏。因此,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教练员培训计划,继续加强教练员的培训,从而提高教练员的水平。

2.3 成都市高校学生情况

表4 成都市高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仅有20%的队员具有一定的基础,这说明很多高校没有组织队员进行与啦啦操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直接参与训练,进而参加比赛或表演。这可能会造成队员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从而使自己对动作没有更好、更全面的把握和领悟。因此,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是全面提高啦啦操队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从非队员的基本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学生对啦啦操运动是比较了解和比较喜欢的,这说明啦啦操运动已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他们在认知程度也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平。

3 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起步较晚,普及推广程度不高;啦啦操运动虽备受成都市高校广大学生的青睐,但缺乏啦啦操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缺乏专业的教练员和科学、系统的训练是制约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学校领导应重视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和普及,除了引进专业啦啦操人才外,还应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训练水平。第二,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的投资力度,为开设啦啦操课程提供物质保障。第三,各级部门要重视啦啦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大、中、小学体育课开设相应课程的同时,还应成立相关协会和俱乐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啦啦操的训练中来,为啦啦操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第四,各高校应积极开展校际啦啦操友谊赛,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成都市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训练模式,使我国啦啦操运动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1]黄楚姬.啦啦操的概述与编排[J].体育科技,2003(2):44-47.

[2]李惠娟.对我国啦啦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5):56-57.

[3]刘军萍.高校短期健美操啦啦队的组建与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05(5):48.

[4]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7):93-95.

[5]李鸿.对首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8-131.

[6]李静,李艳霞.浅谈我国竞技啦啦队的发展前景[J].音体美,2006(3):334.

[7]王雁北.2005年河北省大学生动感啦啦队比赛情况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2):169-170.

[8]严爱平.日本啦啦操全国锦标赛观后[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36.

[9]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成都市教练员队员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