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2011-04-09钟木生

海南医学 2011年22期
关键词:腭咽成形术阻塞性

谭 薇,钟木生

(1.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00;2.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p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病率高达2%~4%[1]。依据我国2009年指南标准[2],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的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OSAHS多由颅外的解剖生理异常引起,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肥胖、内分泌系统疾病等[3]。尹国平等[4]研究表明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为OSAHS患者的形态学基础。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5];2000年韩德民等[6]首次提出改良腭咽成形术(H-UPPP),是近年来国内重要的研究成果。由于OSAHS患者长期处于慢性缺氧和睡眠不足的状态,对手术的耐受性下降,存在围手术期和围麻醉期的高风险,因此作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7]。国内外已有患者在术中、术后死亡的报道[8-9],因此,应该引起同行的重视,故笔者对OSAHS围手术期护理作如下综述: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OSAHS患者多有睡时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缺氧、记忆力减退、白天嗜睡、头昏、乏力等表现;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疑病等尤为显著[10],心理压力与自卑感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11]。同室病友应相互理解、同情、安慰和鼓励。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告知可能病因、各种术前的检查和手术治疗的目的、方法,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尽可能将同病种的患者安排在一个病房或单人单房,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

1.2 伴随疾病的观察、治疗护理 OSAHS病变可导致心脑血管、神经、内分泌等系统损害。蒋光峰等[12]报道OSAHS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关。OSAHS患者常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血液黏稠度增高,甚至导致夜间睡眠中猝死[13]。另外,还可引起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儿童发育迟缓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内分泌疾病。因此,要重视伴随疾病的诊治和护理。在良好伴随疾病的基础上实施UPPP是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率、血糖等,指导患者合理治疗,协调完善各种术前检查,以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

1.3 术前准备 OSAHS的外科治疗比较复杂,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必不可少。①劝说患者戒烟'戒酒,预防感冒;②停用镇静催眠和影响凝血的药物,禁止饮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③保护口腔卫生,每天刷牙,术前以口泰、朵贝尔等清洁口腔,若有相邻部位如口腔等急性感染,应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必要时延缓手术;④鼓励患者勤下床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切勿长时间卧床休息;⑤术前常规备皮,如刮净胡子、理短头发,训练床上正确使用便器,术前沐浴更衣;⑥配合麻醉师介绍麻醉方式,讲解麻醉的优缺点及可能的麻醉意外;⑦介绍围手术期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⑧全麻术前禁饮食8 h以上,以防误吸,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血药;⑨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14],术前常规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的类型和呼吸紊乱指数等,以指导治疗;⑩对于重症OSAHS患者,术前1周每晚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减少手术意外的发生。古艳云等[15]认为CPAP可以通过增加鼻腔、鼻咽、腭咽等上呼吸道部位的压力,提高气道壁肌肉的张力,防止睡眠时上呼吸道软组织塌陷而导致的气道阻塞;同时可刺激上呼吸道压力感受器,增加肌肉活动幅度,从而改善患者睡眠结构,纠正OSAHS患者睡眠时的低氧血症。Matin等[16]进行的研究显示,未接受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2 术中护理

由于OSAHS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尤其是重症患者,更易出现各种意外,术中易发生上气道梗阻、大出血等危急情况,有时会因抢救不当或不及时而死亡,因此,术中应常规行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开放1~2条静脉通道,并做好紧急气管切开术准备。对UPPP采取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操作方便,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亦减轻[17]。张庆泉等[18]研究显示全麻的镇痛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易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防止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且可以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利于手术操作,在气管插管条件下气道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虽然国内有在局麻下行UPPP手术的报道[19],但是韩德民[1]仍认为全身麻醉是UPPP手术的首选方法。

3 术后护理

OSAHS患者全麻UPPP术后常规进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监护,待患者完全清醒并拔除气管套管后转入普通病房,监护时间一般为24 h左右,这期间的护理观察极为重要。

3.1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OSAHS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进行。UPPP术后常有局部反应性水肿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重者有窒息可能,常取侧卧位,经鼻持续低流量吸氧,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密观患者的面色变化、呼吸等,床边备气管切开包、止血设备和吸引器等,认真听取患者憋气、堵塞感、头昏等主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紧急处理。鼓励患者将口中的分泌物及时吐出,可用吸引器协助清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左右,若低于90%要及时处理。每2 h含一次高渗糖冰块,可以减轻局部水肿,有利于上呼吸道通畅[20]。

3.2 创面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口咽部血供丰富,出血原因多,多数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21]。因此需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活动性出血情况,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延长重症监护时间。嘱患者将咽部积聚的血液唾液由舌头送出,切勿咽下,以免影响观察出血量和刺激胃肠道,若出现剧烈咳嗽和呕吐可导致切口裂开,加重伤口渗血。多数UPPP术后伤口肿痛,咽腔常有分泌物潴留,可用吸引器协助吸除,但动作应轻柔,并观察记录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向患者说明术后2 d内出现唾液带血、咽部疼痛属于常见情况,以安定患者的情绪。若患者全麻未清醒时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并有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说明有活动性出血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立即通过静脉通道补充液体,作好输血的准备,并检查创面的出血情况,取冰袋或冷毛巾置于患者的颌下或颈部,给予立止血、止血敏等药物,必要时返回手术室探查止血。

3.3 饮食的护理 UPPP术后饮食不当常可导致切口出血,并可引起感染,术后软腭功能尚未恢复,鼻咽部反流发生率较高,因此,应特别重视饮食护理。术后进食应小口慢咽,全麻者完全清醒拔管后6 h可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冻的牛奶、冰淇淋等,术后两周由半流质向软食过渡,一个月内禁止食用坚硬、带刺、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刚愈合的创面再次出血和感染。对于吞咽疼痛不愿进食者,可考虑由静脉补充液体和能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术后48 h后仍有出血者,应暂时禁食,待出血停止后逐步恢复饮食。必要时留置胃管行鼻饲,以确保足够的营养支持。

3.4 防止切口感染的护理 UPPP术后口腔的自洁能力常受到一定的影响,创面分泌物多、坏死上皮脱落、伪膜形成、食物滞留等因素,常可引起切口感染。因此,侯军华等[21]认为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创面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当天因伤口疼痛,不进食可造成伪膜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易致伤口感染,故应加强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反复漱口,术后1周监测体温,出现异常,要积极查找原因,鉴别术后吸收热或切口化脓感染,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时、合理使用敏感的抗生素。

3.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治疗与护理 Kim等[22]研究发现UPPP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1%,气道相关并发症占5.6%,SaO2下降占8.9%,术后反复出血占7.8%,其他并发症较少见。

3.5.1 术后出血 术后24 h内可发生原发性出血,第6~8天可发生继发性出血[23]。加强预防术后出血多可避免,指导患者勿用力咳嗽、清嗓,睡眠时观察患者有无吞咽动作,如有频繁吞咽动作,多为活动性出血的征兆,警惕伤口出血的可能[24]。

3.5.2 术后呼吸道梗阻窒息 呼吸意外是围手术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术后ICU监护或麻醉完全清醒后拔管能减少呼吸意外的发生[2]。韩德民[1]研究表明在手术后拔管时和拔管后出现呼吸道阻塞、窒息的危险明显增加。术后一旦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应立即将患者头部稍后仰,托下颌,给予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吸氧,必要时再次气管插管或紧急气管切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SaO2等变化。遵医嘱给予氧气雾化或超声雾化,术后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减轻舌根后坠、肿胀创面堵塞上呼吸道,同时有利于口腔内分泌物排出。

3.5.3 伤口疼痛和吞咽疼痛 UPPP术后2 d内伤口疼痛较为激烈,多数患者难以忍受,术后镇痛体现了人文关怀,但是,禁用易引起伤口出血的水杨酸类止痛剂,给药方式首选肌注或静注。自控镇痛技术使术后镇痛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配合辅助干预方法,如阅读书报、收听音乐、酌情冷敷颌下及颈部、含化冰淇淋等有助于缓解疼痛,使患者度过术后早期。

3.5.4 鼻咽部返流 UPPP术后因创面肿胀以及软腭和腭帆提肌的损伤,患者进食、饮水时常发生暂时性鼻咽返流,王鹏举等[17]研究表明症状均在术后1个月左右消失。应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此现象的原因,减少患者的顾虑,指导患者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位,小口进食,缓慢咽下。

3.5.5 心脑血管并发症 术后因机体应激反应和用药不规律可诱导和加重伴随疾病的发作,常规动态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和血糖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高度重视患者心慌、胸闷、憋气等主诉,有效控制血压和心律失常,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出现跨学科的疾病应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良好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及高血糖危象。

3.5.6 鼻咽腔狭窄或闭锁 UPPP术后鼻咽腔狭窄或闭锁常与手术创面过大或瘢痕体质有关。术后1 d鼓励患者开口说话,术后3 d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深呼吸以及发“啊”音。通过训练,可促进患者咽部肌群功能恢复,减少瘢痕粘连,亦可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3.6 上气道多平面手术的护理 重症OSAHS常有多层面的上气道解剖生理异常情况,患者多需进行鼻腔扩容手术、改良腭咽成形术、腭咽前移术、骸前涉术、舌骨悬吊术、舌体舌根减容术、颌骨前涉术等序列外科治疗[25]。目前国内多数专家认为应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分次或联合手术,除了要考虑手术的疗效外,更要保证患者的安全,有些手术还需多科室联合进行。

3.7 术后疗效的观察 疗效评定依据[2]:随访时间:近期随访至少6个月,长期随访至少1年,必须用多导睡眠检测(PSG)检测结果。疗效评定:治愈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显效指AHI<20次/h且降低幅度≥50%;有效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降低幅度≥50%。在判定疗效时,除AHI指标外,还应考虑患者主观症状和低氧血症的变化。

3.8 出院随访 实施心理、健康生活方式个性化干预可提高OSAHS患者的治愈率、减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6]。①朴商[27]认为大多数OSAH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肥胖,肥胖与OSAHS明显相关,Tozai等[28]研究表明肥胖是OSHAS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体重是提高手术远期疗效的最重要因素,嘱患者坚持终生锻炼身体。②戒除烟酒,研究表明饮酒可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烟草慢性刺激咽部黏膜,加重术中出血的可能。③保持良好的睡姿,尽量采取侧卧位,枕头高低要适当,睡前避免服用镇静催眠药。④出院时告知患者坚持随访,若出现症状再发,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选择再次手术、长期的家庭多导睡眠检测(CPAP)治疗,防止病情加重。⑤UPPP患者出院后避免进食粗糙辛辣的食物,餐后勤漱口,防止感冒,指导家属注意观察术后患者夜间睡眠时的鼾声、呼吸和缺氧的表现。对患者的家属以及有发病诱因的人群作好健康教育的工作,提高他们对OSAHS的认知程度。

4 结语

OSAHS是一种发病率很高并且影响多器官功能的潜在致死性疾病[29]。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PSG与CPAP的研究进展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加深了对OSAHS的认识。研究表明以H-UPPP为主导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OSAHS患者的疗效,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伴随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的治疗,而术后患者进入重症监护进行治疗与护理,对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提供了切实的保障。深入研究OSAHS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将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1]韩德民.睡眠呼吸障碍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112,115.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喉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2):95-96.

[3]赵 玮,路 虹,冯照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10):1099-1102.

[4]尹国平,叶京英,常青林,等.中老年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形态功能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15(6):357-360.

[5]梁传余.耳鼻咽喉科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6]韩德民,王 军,叶京英,等.腭咽成形术中保留悬雍垂的意义[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0,35(3):215-218.

[7]李小易,邓春涛,申 芳.68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2):72-74.

[8]樊兆民,何明强.全麻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死亡1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7(2):112.

[9]Fairbantas E.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complications and avoidancestrategies[J].Ololarygol Head Neck Surg,1990,102:239.

[10]曹 梅,陈晓军,陈飞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情绪状况[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2,8(2):99-100.

[11]辜德英,廖 燕,余 蓉,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19(22):78-81.

[12]蒋光峰,孙 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2002,16(5):305-308.

[13]王学艳,张 伶,黄云英.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1-23.

[14]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适应证(杭州)[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6):403-404.

[15]古艳云,张世红,范秀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山东医药,2004,44(29):48-49.

[16]Matin JM,Carrizo SJ,Vicente E,et al.Long-term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m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hypopnoea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n observational study[J].Lancet,2005,365(9464):1046-1053.

[17]王鹏举,李仁济.腭咽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15(12):563-564.

[18]张庆泉,王 强,蔡晓岚,等.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5):364-368.

[19]诚爱亮,陈玉玲,张旭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134-135.

[20]徐玉斓,袁红娣,侯铁宁,等.可控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治疗OSAHS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16-618.

[21]侯军华,彭智芳,兰 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围手术期监护[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73.

[22]Kim JA,Lee JJ,Jung HH.Predictive factors of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J].Laryngoscope,2004,115:1837-1840.

[23]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5.

[24]肖顺华,杨剑平.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07,6:16-17.

[25]殷善开,关 键,曹振宇,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序列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12):765-766.

[26]陈德荣,张莉萍,汪国武.健康教育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价值[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7):28-30.

[27]朴 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因素[J].国外医学呼吸分册,1994,14(2):18.

[28]Gozai D,Kheirandish-gozai L.Obesity and excessive daytime sleepness in prepubertal childre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Pediatrice,2009,123(1):13-18.

[29]俞晓松,付 琴,陈晓玲,等.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905-906.

猜你喜欢

腭咽成形术阻塞性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鼻腔扩容加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75例OSAHS患者疗效分析
双颌前徙术+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术期护理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出血并急性脑梗死1例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