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思考

2011-04-08王丽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王丽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思考

王丽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遇到挫折后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出走、自杀等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充分说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以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任重道远,亟需进一步加强并长足地发展下去。

心理健康;高等教育;思政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涵义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来说,是指大学生群体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的能力。笔者认为评估大学生健康水平,必然要从其知情意、控制自身情绪、与其他社会成员关系等方面入手,故提出以下6条一般标准:

1.智力正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正常人包括青年和儿童在内,其智商必须在85以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智商在80以上),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智力正常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正常发展。

2.心境乐观

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情绪反应的性质、强度与引起情绪变化的情境相适应;能够理智地调节和控制消极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3.意志坚强

能够自觉确定活动目的,克服来自各个方面的困难;遇到挫折,能够适时调整自身心态;不干可能想干但不该干的事,干好可能不想干但必须干的事。

4.人际关系协调

能正确评价他人,尊重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关心帮助别人,也能得到和接受别人的帮助、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

5.自我意识良好

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也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热爱生活,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进一步改造现实;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合理择业、择偶,谋求成功机会。

6.人格和谐完整

人格结构能平衡发展,思考问题的方式适中合理,待人接物能够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全校2008级新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施测率为96.12%。调查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如各种神经症(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及可能存在一般的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环境适应不良的学生总数占被测人数的35%,其中,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只占被测人数的14%,可见,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只有少数学生存在着各类心理问题。

1.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现实社会与自己心中的期望反差很大,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以及就业的压力等,使许多大学生不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从而陷入矛盾冲突之中。

2.独立与依赖的冲突

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他们渴望享受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但在经济上不得不依赖父母,在学习生活上又不可避免地依靠学校与教师,这种情形必然导致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3.自尊与自卑的矛盾

在中学里备受人瞩目的“尖子生”在大学优势不再明显,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心理易产生巨大的落差和压力,不少大学生因此怀疑、否定自己,迷失了自我,悲观、失望甚至走向退学或轻生的极端。

4.当前多元化文化的冲击

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繁荣,商品的极大丰富,物质、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和网络文化的冲击大为增强。

5.“90后”大学生鲜明的时代特征

近几年来,“90后”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身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追求“非主流”,即张扬个性、另类,对优良传统缺乏认同感。二是过于追求标榜自己,形成一味追求自我个性化的思想,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归属感。三是喜爱和崇拜“快男超女”,没有高品位的志趣,缺失真正的偶像,在思想和行动上功利性目的明显。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高度重视心理工作,当好“领导”

准确把握心理工作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这一科学性质,进一步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手段和方法,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促使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走向专业化、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真正发挥心理工作“开心锁、祛心病、鼓心劲儿”的作用。

2.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当好“听众”

要结合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模式由单向式向互动式,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在谈心时尽可能扮演倾听者的角色,特别是在学生家庭发生变故、受伤得病、受到批评表扬、面临毕业时,要观其色、听其言,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增强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对集体的归属感,帮助他们从“非主流”的思想中独立出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树乐观健康心理,当好“医生”

要定期开展心理测查和心理健康评估,逐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大学生身上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加强挫折教育,帮助其端正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给大学生以适当的心理支持,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要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度的情感宣泄,说出内心的感受和苦闷,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从而达到减轻压力、化解矛盾的目的。

4.坚持言传身教,当好“引路人”

要严格要求,把“能一次做好的,不要重复第二遍”、“尽力而为、全力以赴”这些简单的道理贯穿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升为人生哲理、做人的准则。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有些是非难以辨别,极易引起心理波动,非常需要具体的行为引导。教师要注重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当好引路人。坚持“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大学生。

[1]汪春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

[2]杨晓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6).

[3]陈良.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特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The Situation and Thoughts of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Psychological H ealth

WANGLijuan

(Hebei Radio&TV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71,China)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ducation.It is also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cultivat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high-quality talents.College students group is in a transition period in which their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tend to be mature.When encountering with the setbacks,they easily show some negative emotions as pessimistic,disappointed,anxiety,depression,fear and so on.In recent years,we often see some events about the college students’elopement or suicide.Therefore we must take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alth a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cultivate society-needed talent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higher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008-469X(2011)04-0107-02

2011-05-15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立项课题《90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评估及教育对策》(2008D016)

王丽娟(1979-),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