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师范生顶岗支教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支教为例

2011-04-08韩小敬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支教顶岗师范生

韩小敬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

浅谈师范生顶岗支教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支教为例

韩小敬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3)

顶岗支教是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利用顶岗支教的平台可以更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而目前在顶岗支教中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问题。在顶岗支教中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及职业适应能力。

师范生;顶岗支教;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007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师范院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要求各地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根据这一精神,从2006年起河北师范大学先后组织了1万余名大学生到全省80余县的640多所农村学校进行顶岗支教,加强了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地推动了河北省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顶岗支教是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作为一所师范类的高等院校,河北师范大学更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个载体——顶岗支教,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在顶岗支教过程中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

在问卷中提到顶岗支教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多大提高时,认为“有很大提高”的占81.1%;“有提高”的占18.9%;“没有”和“不好回答”的占0%;其中问到你的收获是什么时,81.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99.9%的认为锻炼了教师技能;83.7%的认为培养了互相帮助的精神;93%的认为培养了责任感和事业心;70%的认为学会了尊重人;90.7%的认为与当地的教师和学生建立了感情;74.4%的认为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37.2%的认为了解了农村和农民;受访的大学生中认为没有收获的占0%。究其原因是,在顶岗支教实践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大学校园里,说教式的方法只是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被动教育,进入社会实践以后,大学生是顶岗支教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使他们一下子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感有了,使命感强了,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形成一种相互要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育格局。由此大学生从被动教育变为主动、积极接受教育,在工作中长才干、受教育、作贡献、受锻炼。

2.农村基层艰苦生活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当问及“你对农村艰苦生活持什么样的态度”时,50%的大学生回答不怕吃苦;40%的大学生认为能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10%的认为基本能适应艰苦生活;0%的认为不能适应农村艰苦生活。我校顶岗实习支教的地点,有一大部分安排在山区和贫困的农村地区,那里条件艰苦,教学设备简陋,但是那里的学生淳朴,山区的家长和农民更是善良勤劳。大学生一方面要自己动手生火、做饭、洗衣、安排生活,亲身体验农村生活的艰苦。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受到农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农民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照顾。他们与农村学生通过零距离接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激发了大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农村的热情,许多大学生认真备课,辛勤执教,批改作业,个别辅导学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大学生的坚韧品质和意志,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

3.顶岗支教活动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顶岗支教是大学生由学校学习和生活步入社会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桥梁,这既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也是社会生活的开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通过顶岗支教更能深刻地理解高校教师的辛苦,并能产生感激之心,真切地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光荣与艰巨;学生返校后会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弥补不足;以更加宽容和感恩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校园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和谐校园和社会的建设。

4.在顶岗支教亲身实践中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突出

在顶岗支教活动中,师范生作为一名准教师,按照新课程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给中小学生授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更要注重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方面的培养,有时为了达到更直接和有效的效果,还需要亲身示范,并在生活中时刻以高尚的师德要求自己。所以,通过大学生亲身的实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突出和明显。

由此可见,开展顶岗支教期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及职业适应能力。

二、师范生在顶岗支教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顶岗支教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实际

顶岗支教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是否能适应支教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大学生在校期间也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但是这里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理论上来谈职业道德。进入顶岗支教阶段后,由于在顶岗支教前培训时间紧、内容多、无重点,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因此当师范生进入准教师职业实践后,许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缺陷就暴露了出来,这对于尚未真正进入社会,正处于职业选择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顶岗支教效果考评体系缺乏思想政治与品德参考项

由于顶岗支教的大学生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实习场所离学校偏远,学校难以对大学生顶岗支教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即使是驻县教师,也不可能一直在一个实习点长期停留;再加上顶岗支教结束后对其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教师技能是否提高为参考项和标准,所以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只是一味地在追求薪酬高、待遇好、留在大城市发展的就业观。

3.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顶岗支教期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差距拉大

在调查中发现,57%的学生认为我校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顶岗支教中的大学生思想实际存在差距;40%的学生认为没有差距;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当填写“哪门思想政治理论对你人生和事业有帮助”时,48.8%的学生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5%的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4.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的学生选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的学生表示上述课程有用,但不知道具体体现在何处;1%的学生认为这些公共课程没用,只是为了学分才学习。而他们普遍认为存在的差距主要有:教材的知识陈旧、落后,理论性太强,深奥难懂;教师讲课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习兴趣,书中联系实际太少;缺乏生动案例,只是一种说教和灌输模式,有官话和套话之弊端;强制灌输知识,缺乏能力的培养。

4.顶岗支教前的培训缺少思想教育环节

从调查和座谈中看出,在顶岗支教的实施阶段,学生突然从校园到社会,从与同学、教师打交道变为与同事打交道,从接受教育服务的对象变为为中小学服务的责任主体。面对快速的环境转变,部分大学生表现得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种状况。不仅如此,调查表明,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强,一味地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导致他们独立性差,不能应对各种个人问题和突发性的社会冲突。同时在与人交往、社会安全、自身利益保护和实习岗位调整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使部分学生心理紧张、焦虑、畏缩,严重地影响了顶岗支教的顺利进行。如果不及时进行思想和心理上的疏导,就会给大学生今后的就业留下阴影,产生不良后果。

三、顶岗支教阶段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学生进入顶岗支教阶段后,将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农村学校度过的,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会有所弱化。而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应伴随顶岗支教的全程,使其能为大学生服务,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观。

1.加大顶岗支教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首先,在顶岗支教前对支教学生作思想方面的动员、教育和就业指导,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样做,给自己准确的定位,为有序地落实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顶岗支教过程中关注学生思想倾向,做好顶岗支教期间的思想指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学习态度,帮助其顺利地掌握教师技能。最后,顶岗实习结束后针对顶岗支教中涌现的思想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召开实习点小队长座谈会、优秀实习生表彰会、驻县教师交流会和巡回指导教师汇报会等形式,探索行之有效的顶岗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2.提高顶岗支教中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

学生党员兼具学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作为学生,他们最了解学生会出现的思想问题及生活困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要促使学生党员意识到他们肩负的责任,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关心同学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及时为他们排解困难;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努力做好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交流工作,当好教师的助手,为顶岗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优势

按需要对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结构调整,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学科设置,重点要体现其在顶岗支教中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效果。对于4门思想理论课,一方面要在教材编写上结合实际,注重案例教学;另一方面要改进教师讲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加强大学生平时体能和心理素质课程的培训。

4.增加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评价指标

针对目前我校缺少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指标,应设计出较合理且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学生在顶岗支教中的思想政治和品德的表现,要求当地实习学校的配合和监督;同时也可以开展学生间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构建出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的监督和执行机制,从而在意识形态方面给大学生以帮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面向基层就业,形成积极的就业态度和人生观。

5.增添和配置思想导师来充实管理队伍

在顶岗支教实践中,在实行驻县教师管理制度与巡回指导活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应增添和配置思想导师。因为思想导师不同于驻县教师与辅导员,这决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轻松、自由并且融洽,没有明显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忘年之交的朋友式交流。这样,同学们更易接受导师在思想上的建议和指导,遇到问题也更愿意向思想导师倾诉或寻求帮助;同时实施思想导师制度后,思想导师与学生长时间接触,可以以其专业为依托,在专业学习方面可以给予深层次的教育,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出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创建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1]梅爱冰.浅谈顶岗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职业技术,2010,(9).

[2]章招娣.顶岗实习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途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

[3]沈新福.浅谈高职生顶岗实习的新思路[J].职教论坛,2010,(26).

[4]韦怀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内容与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8).

On the Approach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T aking the In-post T eaching Practice at H 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Example

HAN Xiaoj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23,China)

It is a new approach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to do the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a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aking use of this platform can support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owever,there appear new problems at present.Approach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in-post teaching practice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lead students to establish lofty ideals,help them establish correct employment outlook,career outlook,business outlook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competitiveness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normal college students;in-post teaching practi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pproaches

G641

A

1008-469X(2011)04-0101-03

2010-04-25

河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青年项目《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W2009Q128)

韩小敬(1979-),女,河北成安人,法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支教顶岗师范生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