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农业生产实践 推进创新型考核改革——以《农学概论》考核革新为例

2011-04-07冯丽肖孙红春张凤路李存东

关键词:农学概论创新能力

冯丽肖, 孙红春, 张凤路, 李存东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面向农业生产实践 推进创新型考核改革
——以《农学概论》考核革新为例

冯丽肖, 孙红春, 张凤路, 李存东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针对传统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实践创新能力的弊端,以《农学概论》为例,提出了开放试题-课堂讨论-闭卷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新方式。通过构建综合实践性试题库,以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一创新型考核革新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校教育资源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实践表明,创新型考核激发了同学学习兴趣,巩固了专业知识,来自生产实践的考题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供了舞台。

农学概论;考核革新;实践创新能力

农学概论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型课程,面向广大非农科专业学生开设,是涉农专业如农业机械类专业、农业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以植物生产为主线,涵盖了植物生理生态、遗传栽培、土壤农化和植保气象等农业生产领域的众多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农学基础知识和农业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课程考试环节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更是课程核心内容的高度凝练,体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方向。因此,创新教育理念必先创新考核理念[1]。农学概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伴随生产的发展不断充实,大量的知识点与有限的考核点形成矛盾,填鸭式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形成矛盾,如何与时俱进,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发挥好考试“指挥棒”的作用,笔者对农学概论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大家共享。

一、创新能力考核理念

(一)强化创新能力考核是推进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

农学概论是一门应用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农业生产发展现状,理解农业生产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和规律,熟悉和掌握农业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从而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创新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高目标。实现前3项指标,可以通过课堂传授,以“教”为主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积累;而实现第4项指标,则更多的依赖于学生的“学”。创新教育的核心即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成为深受师生重视的教学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指挥棒”的效应。传统的考试形式以老师“教”的内容为主要考核对象,因此,学生的学习也主要围绕“三基”,难免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革新考核理念,重视对学生“学”的效果考核,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可以强化学生“学”的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创新技能运用能力

本专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点不是原始创新,不是科学创新,而更多表现为“三基”在生产实践中的技能运用创新。创新能力培养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面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未知问题进行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和技能重组,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在课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活动,可以是研究式、分析式或总结式的学习,教师从选题、思路、方法等方面予以指导。

培养技能运用创新能力是生产上对农科学生提出的要求。生产上的问题层出不穷,表现形式纷杂多样,影响因子错综复杂。一项技术的实施条件和效果如何,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有效选择重组现有技术,成为创新能力运用的最短途径。农民或一些初级技术人员可以依靠长期的经验积累熟悉生产,从而把握常见技术问题,但对于新技术缺乏判断能力和胆略。农业院校的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下,获得更为理性的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更深刻的辨析能力和更广博的知识。通过课堂讲授环节可以实现经验性知识的线性累积。而这种经验知识如果不经过学习者本人实践的检验,很容易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融入学习者的知识框架。在教学中对于简单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实验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而对于复杂问题的检验通常无能为力。因此,以课堂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产中突出问题为着眼点,培养学生认知、选择、重组、改造已有技术成果的创新运用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

通过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学科细化、知识爆炸的年代,即使是单个学科,知识的积累数量也很惊人,而学习者的容量是有限的,过多的强调“三基”,就等于强调学习的全面化和教育的同质化。创新教育不是同化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应当允许学生只在某一问题、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剖析,而对于课程其他内容知之不详。如果放弃传授所有知识的执著,授之以渔,针对生产上的具体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积累相关的资料和知识,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析,就可能得到具有创新性的学习效果。而学生一旦掌握了创新方法和技能,解决类似的问题都可有所借鉴。

(三)创新能力考核形式可以多样化

创新能力考核的内容多元化,其形式也相应多样化。除了主流考试手段外,可以是课题报告、论文、小组总结、调查报告等文字形式的汇报,也不防尝试辩论、访谈、演讲、实验等面对面的交流考试。而后者已经是社会广泛采纳的通用考试手段。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了数量型的快速膨胀阶段,正逐步转变为质量型内涵式发展方向[2],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意味着管理成本和教育资源投入的增加,是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口号的具体体现。面向对象的创新教育和考核体系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二、《农学概论》创新型考核革新和效果

(一)考核内容和形式革新

《农学概论》课程考试改革脱离了传统考试以课本为中心的考核理念和方式,以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革新了考核内容和形式。近几年《农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全部采用主观综合运用题目,不再考察理解及认知型题目。而且试题均面向生产,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比如考察学生对于当前玉米秸秆问题的认识,并要求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这一问题可以促进同学认识事物的多维性并可激发发散式思考,研究和学习这一类型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而总结和回答这类问题通常需要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咨询讨论、缜密思考、总结分析等前期工作,这就需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因此考察题目在考前1个月就已公布,以供同学认真准备。提出若干个备考题目,考试时采用闭卷形式,从中选取作为考题。这样,考试既区别于普通闭卷考试也区别于论文或开卷方式。开卷考试难以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资料查阅、调查分析等重要环节,试题类型和范围受到限制;论文方式考察其内容和范围通常较广,但考核难度和区分度难以把握。同时有前期准备的闭卷考试,也消除了作弊的土壤。另外从准备好的书面材料上升到现场书写的考试答卷,又是对学生概括表达能力的再次提炼。预设题目的闭卷考试形式即包含了开卷和论文形式的开放性,又蕴含了闭卷考试的封闭性,二者有机结合,可以较好的体现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但如果预设试题开放性差、学生创造能力低,则可能答案流于模式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预设试题的考试形式必然要求教师在日常行课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选取题目注重开放性和实践性命题,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真加以指导。

(二)创新考核必辅以创新式教学

开放式的学习不等于放开式的教学。以创新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必然要求教学过程亦以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尚需重点介绍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和经验。《农学概论》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很多很尖锐,都是学生关心的话题。通过对大家熟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理论的解读,能够开启学生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思路和新角度,激发同学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同学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

强调实践模式考核,并不等于忽略和淡化“三基”教育,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才能综合运用所学,对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实践考核模式,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是激发其创新能力的可行手段;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更高考核标准和要求,而非淡化“三基”教育。

(三)创新考核效果评价

《农学概论》课程教学考核改革,以生产实践案例为重点考核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与时俱进、面向生产、服务生产的特点。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讨论议题得到同学们的密切关注,广泛开展了自主、自动、自愿的课余学习活动。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源、回乡做调查、课后讨论、集体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考核内容和形式的革新有效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课程考核作为考察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手段,需要客观公平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课程最终考核结果表明,考核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学生试题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成绩中等学生占到35.3%,试卷最高分92分,最低分36分,平均分70.2,及格率84.3%。表明学生经过认真学习,多数可达到合格标准,部分学生学习优异,有鲜明观点或独特视角,获得了较高的成绩;但仍有一些同学虽然也很努力,由于思维定势较强,自助学习能力差,人云亦云,创造性尚待培养,表现为成绩不太理想。以玉米秸秆问题为例,有同学结合生态经济学思路提出生态补偿型加工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思路。

三、创新能力考核是对教育资源的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三基”为主要内容,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老师课堂滔滔不绝,学生笔下孜孜以记。填鸭式教学是教学资源匮乏的表现之一。高等学校建设历史上不乏蔡元培时期的“教以育人、学以报国”的教学风尚,建国后的精英教育也培育了我国大批的工农业人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骨干力量。当前,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化。高校规模扩大的同时,教育资源也需相应扩充,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我校在经历了数量式发展后转化为内涵式发展,亟需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和管理群体。创新能力的考核即是对教育资源的能力和水平的考核。进一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开放思维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是我校当前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1] 费建裕.考改:课改的钥匙[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

[2] 郝翔,储祖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8(11).

In service to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for the reform of test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test renovation of Generality of Agronomy

FENG Li-xiao,SUN Hong-chun,ZHANG Feng-lu,LI Cun-dong
(College of agronom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

Facing the perplexity of the ability of students,there ability i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re hard to be embodied by traditional test method.A new integrated test concept of opening testseminar-examination is put forward,taking the test renovation of Generality of Agronomy as an example.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can be enhanced by setting up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examination question database,and taking class discussion as the main point.New challenge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teachers,the study course of the students,and the teaching resource usage of the university by this innov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udy interest is excited,the specialty theory is consolidated,and student innovative thinking is developed by the test topics that come from the real production.

generality of agronomy;pre-set opening test topic;ability of students i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G 642.0

A

1008-6927(2011)03-0348-03

2010-03-20

《农学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河北农业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08-B28)。

冯丽肖(1975-),女,博士,讲师,主要讲授农学概论、植物生态等课程。

刘伟霄)

猜你喜欢

农学概论创新能力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青铜器辨伪概论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