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师德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

2011-04-07李爱民赵悦平

关键词:职业化师德队伍

李爱民, 赵悦平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辅导员师德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

李爱民, 赵悦平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辅导员作为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建设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辅导员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师德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师德建设途径等进行研究探讨,认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其优良的人格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的楷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与辅导员的师德建设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辅导员要通过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优良作风、加强理论修养、提升学术水平等途径增强辅导员自身素养,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辅导员;师德建设;人才培养;职业化

师者,人之楷模;德者,师之灵魂。国之兴衰,重在教育;教育之兴衰,重在教师。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辅导员作为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内涵既有一般教师的共性:即包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等基本内容;又具有其特殊性:政治的敏感性、行为的表率性、工作的时效性、对象的复杂性。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必须“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辅导员职业道德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是自身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是敬业乐教的基础。辅导员师德建设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从辅导员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影响、师德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师德建设途径等方向着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河北省5所高校500余名在校大学生及30名辅导员为样本进行调查论证,旨在为高校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提供参考,帮助辅导员树立职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

一、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

(一)辅导员的人格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的楷模

正所谓“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朝夕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学生在辅导员身边学习和工作的同时,从他们身上学到为人处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河北省5所高校5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2.85%的学生会学习辅导员好的行事方法;43.69%的学生表示会不自觉地模仿辅导员的某个举动。在学生心中,辅导员是道德规范的化身,是为人处世的楷模。辅导员要用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因此,作为一名辅导员,自身的人格与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过硬的学识是时代对辅导员的刚性要求

90后大学生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出现了与过去不一样的新情况。9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做先进知识的传播者和接收者[1]。辅导员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可。学生虽有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课程知识的传授,但他们往往会找到辅导员来寻求学习方法以及考研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在他们心中,辅导员更应具备丰富的综合性指导经验。这就对辅导员自身知识的累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辅导员表现出学识的欠缺,不仅会使自身的威望在学生心中大打折扣,同时会使学生的进取心、责任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应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储备。

二、辅导员师德建设中应关注问题

(一)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师德建设的关系

职业化即职业素养的专业化,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建设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2]。目前,我国辅导员队伍趋于年轻化,80后已构成该队伍的主体,中老年队伍匮乏,年龄结构失衡;以25~30岁为主的青年辅导员队伍缺少中、高级知识与业务水平的教师,达不到合理配置,造成知识结构失衡;很多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配比达不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师生比不低于1∶200比例设置的要求,师生比例失衡。而美国高校中非教师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占教职员工总数的56%,他们充当管理员、顾问和教师等三重角色,对学生工作起到了专职人员的服务作用[3]。受辅导员数量少、工作任务繁重、年龄结构轻、知识储备不足、对自身的发展缺少职业规划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家化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职业化的欠缺对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必然存在一定的影响。职业化发展趋势有助于辅导员自身道德素养的形成,良好的师德能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促进队伍职业化的发展与构建。

(二)辅导员工作特殊性对师德建设的影响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坚守在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的第一线。但是,辅导员本身被繁重琐碎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更多地扮演了“办事员、勤杂工、保姆”的角色。久而久之,辅导员对这项工作的重要功用和自身定位日益模糊,目标不明确,核心工作不突出,使工作变得盲目、随意,而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4];国内众高校的低师生比也导致辅导员多采用传统的“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致使处于中间的学生因缺少老师的直接指导而失去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人格进行熏陶的机会;不仅如此,繁重的工作也使辅导员本身失去更多加强素质拓展的时间与机遇。因此,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繁琐性必然给该队伍师德建设带来阻力,甚至是负面的影响。

三、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强化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深化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制定职业规范,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辅导员的作用更加突出,工作更加重要。因此,加强培养,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是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这支队伍素质的需要[5]。但是,在实际发展方向上,辅导员因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很难像专业教师一样随着业务的精深、学术的积累,成为学科的专家或学者,而是变得越“老”越“空”,更多的人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跳板,而不是终身职业,从而造成该职业的结构性失衡,影响职业道德建设甚至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积极建立外部保障机制,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进程,如:支持并提供教学科研机会、培训深造机会,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制定适合职业发展的职称评定办法、岗位晋升办法,把辅导员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落到实处;改善工资待遇、提高社会声望,以政策性的激励提高辅导员工作兴趣;建立辅导员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制定奖惩制度、考核办法,以改善工作表现为目标,促进辅导员自我完善,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社会职能。

(二)多渠道多角度提高辅导员自身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

1.提高政治素养、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学生培养方向 辅导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热爱大学生思想教育事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从辅导员应具备的政治责任、管理责任、服务责任和育人责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正派的合格辅导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2.严格纪律要求、坚持优良作风,做学生的行为楷模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执行者,辅导员的个人修养、日常行为习惯、工作作风、为人处世态度及方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与生活中辅导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纪律,坚持原则,秉持公正,从全体学生的利益和角度考虑问题,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处处体现为人师表的品德风范。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3.加强理论修养、树立职业意识,用职业道德感染学生 美国各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大多数是获得教育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专家,其人员素质较高;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根据学生提出的咨询问题分类指导,因而学生的管理工作针对性强,效果显著[3]。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也必须向专家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改变过去将学生管理作为一种经历而不是一种职业的错误认识,努力建设一支有专业依托的专家型学生管理工作队伍[3]。在工作中,辅导员应该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自身理论素养,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注重提升职业形象,塑造职业风范,把辅导员的工作作为一项终身职业;一切从学生出发,人性化地对待和处理学生工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理想,端正人生态度,用自身的职业道德感染每一名学生,激发学生爱岗敬业、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4.强化业务知识、提升学术水平,无形中成为学生全新的榜样 辅导员要增强学术水平,丰富业务知识,参加课题研究,要提高自身素质,并通过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业规划、职业指导、就业政策、创业教育、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为懵懂的新生讲解人生道理,指引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创业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认清社会形势,树立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学生学风建设的关键,尤其是深入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仅具备工作能力,不具备业务知识与学术能力,只能成为学生的管理员甚至保姆,而不能成为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辅导员高水平的教学科研能力胜过任何激励、教育措施,将成为学生学风建设的关键。

[1] 王文生.试论高校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J].中国商界,2010(5):217.

[2] 谭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0(7):208-209.

[3] 宋辉,康婷.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09(6):91-94.

[4] 徐磊,刘雪梅.论直接关注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4):55,94.

[5] 崔海涛.坚持“四个结合”加强辅导员师德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8(3):45-47.

Study on Importance of Counselor Mo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s Personnel Training

LI Ai-min,ZHAO Yue-p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071000)

The counselo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ers,so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morality on counselors is the founda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and is also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In this paper,the effects on students by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counselors,some problem of teachers'mo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ways of moral construction were researched and discussed.As mentor,counselor characterological constitution was the model for students to learn from counselor group’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construction were helping each other forward.Counselor should improve themselves through building up the obligation consciousness,keeping up the good style,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training in theroy,enhancing academic quality and so on,to train high-quality personnel.

counselor;teachers’moral construction;personnel training;professionalism

G 64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8-6927(2011)03-0249-04

2010-11-18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双维创新研究”(201103099);河北农业大学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重点课题“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与创业教育模式研究”(FS20092104);河北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和创业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探索”(10-B7);保定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大学生创业意识发展动态分析研究”(201002107)。

李爱民(1969-),男,河北承德人,本科双学位,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潘秀华)

猜你喜欢

职业化师德队伍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