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与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考

2011-04-07刘雪春任晓菲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建设

闫 红, 刘雪春, 任晓菲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与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考

闫 红, 刘雪春, 任晓菲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1)

21世纪文化多元化、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要求。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依赖文化知识的传承、扩散和应用,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展和深化都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了全新的意义,越来越成为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以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教学、科研的关联性为核心,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形态两个方面来论证,提出只有从战略的层面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纳入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同等的高度,与高校教学、科研紧密相连,校园文化重建才会有更大的作为。

校园文化;时代内涵;实践形态;战略重构

21世纪,文化以其软实力特征显示出超越资本和技术的强大控制力,越来越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战略资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石和竞争的主题。高等教育与国家核心利益休戚相关,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项必需的国家行动,它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大学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中,肩负着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也无法替代的使命,特别是社会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依赖文化知识的传承、扩散和应用,大学的职能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日益拓展到文化引领和创新层面,这些都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了全新的意义,日益成为大学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写进很多著名大学的“十二五规划”中。笔者以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教学、科研的关联性为核心,从新世纪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形态两个方面来论证,指出只有从战略的层面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纳入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同等的高度,与高校教学、科研紧密相连校园文化重建才会有更大的作为。

一、新世纪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内涵

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从教育、娱乐向审美、创造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从整体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效果来看,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没有摆到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同等的位置上。同时,由于体制上、管理上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教学、科研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客观上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方面,在深度和力度上还没有达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教育规划纲要》为教学、科研与校园文化重构提供时代契机和发展方向,当把二者统一于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时,大学教学、科研与校园文化建设就产生了一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互动共生关系,更能体现出校园文化战略重构的知识性、专业性、学术性、道德性和创新性。这不仅是提高大学文化品位和软实力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其时代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多元化、教育大众化时代打造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和加强国家文化安全一道基础屏障 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把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作为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的竞争和挑战中,必须强化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地位,充分发挥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渗透性和超越性的力量,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不仅着力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营造坚持真理、追求知识和崇尚科学的氛围,而且要依托大学的历史传承、教育类型、学科特点、校风学风、地域文化等等个性化的存在形成大学的特色和魅力,蕴含着大学的灵魂和精髓,是大学历史生存、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的支柱、根基和源动力。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体现了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价值观念、审美品格、生存定势、创新意识等等,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促进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源动力和助推器。特别是历史悠久、依托地域文化和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具备稀缺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彰显大学独有的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具有本土文化价值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国家安全的一道基础屏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2.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在浮躁喧哗的社会环境中营造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有利于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有利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特征越发凸显,大学在多元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坚守民族文化、自觉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师生员工共有的精神家园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即是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也是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的高度提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正是营建这一生命交往和学术勃发的世界的载体。

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作为实施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引领社会先进文化、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的重要使命,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但是第一课堂的理论性、系统性的知识要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政治理念、落实到生活实践当中,需要大量的中间环节。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显性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隐性环境教育更体现出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使大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认同马克思主义真理。因此,“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隐性教育,就是指通过校园文化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提倡的理念、宣扬的价值观转化为生活在校园文化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2]这也是校园文化战略性重建的核心使命。

3.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坚持先进文化方向、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科技进步、引导社会主流文化潮流的需要 十七大报告阐述了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高校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思潮。

21世纪初,我国伟大的核物理学家钱学森曾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11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高等教育座谈会上提出:“学生在增多,学校的规模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问题。”反思温总理的焦虑和钱学森世纪之问,我们不难发现,在长期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确实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表面化和创新教育的程式化问题,特别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出现“无个性”、“无深度”、“无思想”、“无新意”的弊端。因此,《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学、科研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重建必须突破这一瓶颈,突破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研创新的文化阻力,使之成为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库和智慧源。同时,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处于势能上位,是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传播的阵地,只有承担起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责任才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才能使教育和知识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文化的资源和动力。

4.强化、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与教学、科研的关联性研究,对开发隐性课程、拓展显性课程具有探索意义,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双重需要

在新《教育规划纲要》下,校园文化战略性重建的重要内容就是强化、深化校园建设与教学、科研的关联性。把相关教学、科研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对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全面提升办学特色都是必要的条件。特别是在当今知识和技术更新变化迅速,在未来变幻莫测的职场上,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许会是短暂的、变换的,但人文素养和学术气质一定是长期的、永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第一课堂获得,而人文素养和学术气质更多的是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或协助。以第一课堂为阵地,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为实践形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专业拓展和科研活动、艺术体育活动、地域文化展现、社会实践活动等,特别是那些具有专业特点和学术含量的活动。如:大学校园内以“挑战杯”为品牌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和激励了一大批高校学生养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精神风貌,也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对第一课堂教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同时,这种作为“第二课堂”或“第三课堂”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特别是在加强大学与企业、科研院所、所在城市、乡村等互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形成高校体系开放、机智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而且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对开发隐性课程、拓展显性课程具有重要的探索实践意义。

5.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功能不断延伸和拓展的需要,是探索教学、科研新的发展空间,拓宽、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城乡文化互动合作的需要

大学的职能日益延伸和拓展,大学的责任从知识领域逐渐拓展到社会领域,成为社会变革的引领者。同时,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了大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融合,是高校探索专业教学和科研新空间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等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职能,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不可隔断的亲密关系。如:美国加州举世闻名的高科技区——硅谷,就是以大学为核心的科学工业园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中国大学积极与城市合作,出现了“中关村一条街”等文化经济实体;河北农业大学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太行山道路”,积极与地方合作,遍布河北的“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以科技等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还在文化方面引导社会思潮,建设社会规范和参与社会决策等方面。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和地域,如果没有大学支撑,就不再有文化优势、人才优势、科技优势、经济优势,最后必将失去其竞争优势。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而且这种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影响会越来越大。

二、校园文化重建的基本阵地和实践形态

依据《教育规划纲要》,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应该以专业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学科文化等的传承、创新为重点,使大学发展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以第一课堂作为基本阵地,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作为实践形态的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地服务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具体实践形态包括:

1.依据《教育改革纲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以地域文化和学科专业特色为中心进行校园文化内涵的创新,为拓展、深化“太行山道路”提供文化支撑 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必须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准确定位和特色建构,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深厚土壤和专业学科特色的软实力,才能形成大学的品牌效应,才能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智慧源泉和文化创造力。河北农业大学作为多学科与行业特色鲜明的百年大学,始终坚持以农文化智慧和“太行山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之魂。可以尝试让校史文化进入第一课堂,探索开设具有主流文化、地域文化、农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与思想政治课和人文素质课内容紧密相关的燕赵文化、河北文学、河北文化旅游资源概说、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等课程,其中河北“红色经典”典型地代表了一种追求文学的政治功能与审美本性相统一的、燕赵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学叙事范型,不仅应该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和美学资源被合理的吸收和继承,而且它们清一色的农民叙事与农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由此可打造河北“地域文化、主流文化、农文化研究与传承最有代表性”的大学为品牌,实现先进文化的创新性和校园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为拓展和深化“太行山道路”提供文化支撑。

同时,为加强和提升文化含量和实践形态,可以依托校史馆、图书馆等,在凸显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和优势特色的同时,增加河北农民文化、民间文化资源和学科专业文化的介绍和展示,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子们都能感受到校园深厚的“农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学科专业氛围。还可以根据学校人文艺术资源、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爱好和需要,组织、建设不同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建构一个科学与人文交融的文化阵地和活动平台。可以由此探索、建构一个专业化、高品位、公益性、开放性的校园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和展览场馆,与社会分享文化艺术之美,承担起向社会传播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大学的社会职责。

2.以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围绕创先争优活动,以社会主义经典文学推进大学政治文化建设,加强校园道德理想教育和先进文化教育,提升引领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能力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不仅是党的实践理论的创新,也是教育理念的创新。与第一课堂的被动性、应答性、追溯性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型组织是创造性的,学习者具有主动的创造性,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前主动决定想要学习的内容,因而能有效地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率,持之以恒地达到既定目标,造就学习者终身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提倡学习型党组织实践活动,将道德理想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行到底,不断提升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水平。“道德的作用是对社会关系和日常生活的调节、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修正、对社会危机的缓解和解剖、对社会变革的支持与认可,并试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和和谐的社会环境。”[3]其实践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争先创优活动,把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显性载体和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载体相统一,将政治理念融入现实生活,就更容易让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蕴含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对自身学习成长和理想实现指导意义和现实力量,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另一方面,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平台,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学和文化基地建设,使之成为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可资借鉴的本土资源。社会主义主流文学,特别是河北“红色经典”本来就是党性文学,是国家文化领导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最成功的文学实践方式。政治理论只有和审美王国积极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转化成广大师生自觉认同的意识形态,更有效地增强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3.激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传统,回归校园文化实践教育的本体意义 教育的本体意义就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即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和实践实习相结合,激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传统,开拓校园文化新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活更美好。《教育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献身的勇气和意志,以求实、求真、创新、协作为主要特征;人文精神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崇德、求美、个性、自由为特征,将二者相互融合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取得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属性的基本特征和永恒职责。河北农业大学是以“太行山道路”为办学特色的多学科、开放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校园文化重构中应重视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如设专门的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和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场所,定期不定期的举办不同类型的、多层次、专业性和高品位的各种展览,如大学名人事迹展、校园文学作品展、师生的科技创新作品展、创意文化作品展,或者开展与大学生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把分散、零碎的专业活动进行集中和有效扩散,不仅是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的培养,更是大学生拓宽专业视野、丰富形象思维、培养完美人格、铸炼高尚情操的重要实践方式。同时,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推进大学德育的实效性是重中之重,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完美融合。康德曾说,世界上两种价值最让我们震撼和敬畏,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令。这道德律令正是政治理念通过审美中介转化成大学生自觉认同的契合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集中的体现。在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学和文化经典中,蕴含着丰富而饱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经典作品正是动用各种最有效的“美感”表达方式,通过道德理性主义的中介,在感情与理性相激荡的方式建立起强大的政治认同,由此而获得的思想政治理念才更成功地内化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4.强调以学科意识和专业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第二课堂的发展平台,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开拓校园文化育人的新境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能力,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以服务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为导向,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围绕相关学科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合理布局、集成提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校园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有政治的、学术的、文化的、娱乐的、体育的等等,但很多活动都不能深入、系统和规范,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和第一课堂紧密相连,没有专业导师的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战略性重构就要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例如:学生从大三开始,以专业、学科文化为导向,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配备导师,形成与第一课堂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也为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选定方向、提高质量。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能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发现、解读、探究问题。教师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思维的火花,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力的生成,更有利于强化和提升第一课堂的学习目的和效果,而且在师生互动中不断引发出来的对专业、学科的新问题、新知识和新体验,也是第一课堂所不能获得的有益信息。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第二课堂的创新性、开放性、实效性、规模性和体系性,根据相近学科专业和师生双向选择的情况,成立“第二课堂课程组”。如:人文课程组、科学课程组、德育课程组、美育课程组、体育课程组、实践课程组等,与第一课堂专业教学相关内容,强化不同专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制定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约束和激励师生的参与热情和实践效果。创建一个平等对话、和谐开放、感悟快乐、探究知识、和谐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整体水平和文化品位。

5.凸显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三农”特色,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结合相关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大力开展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的校园学术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学术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2010年5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给农业院校赋予了重大责任,也为广大农科学子提供了广阔舞台,打造优势特色的“太行山道路”校园文化品牌成为大学凸现“三农”特色、提升学术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河北农业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矢志服务“三农”。学校以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为己任,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综合优势,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开创了一条以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为核心内容的“太行山道路”,培育形成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在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围绕这一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和搭建“第二课堂”载体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如以先进文化、地域文化、学科文化及人文与科学文化并重的原则开设“太行讲坛”,为在校大学生和区域科技、文化建设搭建一个思想碰撞、观念创新的高端交流平台。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必须经过社会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才能增强大学生、研究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河北农业大学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规模浩大、内容丰富、实践主题明确,如科技下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等,都是一项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对学生影响深远、对农民大有裨益的系统工程,使大量毕业生能够自觉自愿地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有力地支持了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提升学术生产力是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学应不遗余力地为高端学术思想创造力的生成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如组织实施专家、学者下午茶制度,可以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不同专业学科的专家、教授等相聚在一起,固定地选择每周五下午的时间,可以是随意的茶话会、聊天会,也可以是有主题的研讨会、座谈会。通过这样的自由宽松的下午茶制度,可以激活思想与学术,为专家教授们创造一个平等对话、和谐交流、自由沟通、互利合作的学术平台,在专家教授们阐述自己专业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新突破时,又相互吸纳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就会产生跨学科的、创新性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只要形成制度、坚持下来,这种茶话会、座谈会、研讨会兼具的形式可以一种校园制度文化发挥软约束功能,形成大学学术文化的目标导向,以激励和凝聚功能给予广大师生积极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在不同专业学科文化的渗透、互补、共建中提升大学学术文化实力,不断推进大学取得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进程。

因此,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服务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为核心,以对地域文化、先进文化、学科专业文化的传承为起步,与时俱进地创造彰显大学特色优势的新文化、新精神、新方法、新智慧为目标,使之成为传承、践行“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和“太行山精神”的长效机制和有力抓手,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新世纪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践的推进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不断涌现,以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必将为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培育和引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做出更大贡献。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150.

[2] 芮鸿岩,张陡遥.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推进中的“四个统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5):22.

[3] 杨国荣.道德与社会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1(5):33.

New thinking on strong nation objectives and campus culture

YAN Hong,LIU Xue-chun,REN Xiao-f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 China)

The 21 century,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opular education,inNationallong-termeducationreformandDevelopment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were put porward,which was meant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build strong nation comprehensively.With the social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the func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key links.Centered on campus culture and the relevance of teaching scientifically,According to inner quality and practice about strategic re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the auther suggests that campus culture should make a difference in personnel train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ure of innovation.

campus culture;connotation;practice forms;strategic reconstruction

G 641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

A

1008-6927(2011)03-0256-06

2011-03-17

河北农业大学第七批校级教研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教研关联性研究”(项目编号:10-C2)

闫 红(1970-),女,博士,河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文化研究。

(编辑:刘伟霄)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