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学 品味舍得

2011-04-03胡春波

地理教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品味教学内容智慧

胡春波

智慧教学 品味舍得

胡春波

“舍得”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对其有不同的描述:佛教中,舍就是得,得就是舍;道教里,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在儒家,舍恶以得仁,舍欲以得圣;当下,舍是付出和奉献,得是回报和价值。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品味舍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

舍得在教学内容上有效取舍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中,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结局无外乎两种,一是仍然 贪心地死抓着大把榛果,把瓶子砸碎,这有可能把手弄伤,或者挨一顿训斥;二是懂得知足,只拿一部分,让拳头小一点,虽然舍弃了一些,但问题却因此得到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教师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充实课程素材,查阅大量资料,觉得这个不错,那个也应该让学生知道,结果讲课时发现时间总是不够,还有好多没有讲。当检验学生收获时,才发现,似乎这儿也没讲透,那儿也没有讲清……典型的吃力不讨好。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要善于“舍得”,这样才能教的得心应手,学的轻松愉快,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舍得在生成上下足功夫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情境组成的动态系统,是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预设的教学计划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双方和多方的互动、主动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如果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就好像每枝花都准确无误地插到老师提前准备的花瓶里,这样的课堂如同伪装的假花瓶,缺少了节外生枝的鲜活与真实。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好像是有些小小的“跑题”,只要教师灵活处理,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舍得放弃华丽的盛装

随着课程改革,披着“盛装”的授课随处可见,宽大的投影、多彩的图片、动感的影视,加上教师的解说,结果是“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是教与学的主宰,多媒体仅是为了收到良好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起辅助作用,绝非决定作用。教师不能成为多媒体的解说员和操作者,学生也不能成为机器的“奴隶”,要主辅分明,适当取舍。

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是哲学,是艺术,更是智慧。

(作者为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地理教研员 副教授)

猜你喜欢

品味教学内容智慧
品味年画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