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认识芦荟 合理开发利用

2011-04-03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7期
关键词:磷脂酶蒽醌补充剂

认识芦荟

芦荟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凝胶(叶肉),一部分是叶皮。

芦荟凝胶主要含有多糖、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物质,其中芦荟多糖是其主要成分。研究表明,芦荟多糖的摄入是安全的,并具有增强免疫能力、抗炎、恢复胰岛功能、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芦荟叶皮中除纤维素外,主要含有蒽醌类物质、有机酸等成分。

芦荟凝胶的利用

诸多研究表明,芦荟凝胶的摄入可以显著改善机体的血糖代谢,同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抑制肿瘤生长等功效,这些研究报告发表在《Food Chemistry》、《Life Sciences》等国际知名杂志上。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芦荟作为普通蔬菜被长期食用。此外,国外还以芦荟凝胶为原料开发了多种食品,如芦荟汁、芦荟茶、芦荟酒、芦荟菜肴等,深受市场的欢迎。

2005年,由科技部立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芦荟产业专业会联合开展了库拉索芦荟凝胶食用安全性评价的实验,结果证明芦荟凝胶的摄入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2008年卫生部批准库拉索芦荟凝胶为新资源食品(2008年国卫生部第12号公告),可以直接食用,或添加到任何食品中。

目前我国芦荟凝胶已经广泛应用于饮料、乳品、果冻、糖果、罐头等食品制造领域,如三元、蒙牛和伊利等乳品公司开发的芦荟酸奶、喜之郎公司开发的芦荟果冻、可口可乐公司开发的美之源芦荟饮料、浙江味之源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芦荟饮料等,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目前,芦荟食品种类正在进一步扩大,2010年产值已经超过50亿元。

除用于食品开发外,芦荟凝胶还广泛应用于洗涤产品、化妆品等领域,也深受消费者欢迎。

芦荟皮的应用

芦荟皮主要由纤维素和多种蒽醌类物质组成。科学研究表明,适量摄入蒽醌类物质具有消炎、抗菌、改善血糖代谢等功效。因此,芦荟的蒽醌成分通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利用。目前科学家正在将芦荟中的这些蒽醌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并对其生物活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其生物活性开发保健品和药品等产品。

“是药三分毒”。如果长期、大量摄入蒽醌类物质的话,可能会对机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在2007年3月规定含有蒽醌类成分的芦荟保健食品,必须严格按照《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报批和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含蒽醌类产品的安全性。消费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芦荟产品,并严格按照产品标识进行食用。

国际芦荟科学最新研究进展

库拉索芦荟叶皮提取物的体外磷脂酶A2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首先测定了库拉索芦荟叶皮不同溶剂(正己烷、氯仿—乙醇(1∶1)、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并通过测定其对人类促炎磷脂酶A2的抑制效力,评价这些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抗磷脂酶A2的活性。

结果:库拉索芦荟叶水提物的磷脂酶A2抑制活性最高,其IC50为0.22 mg/ml,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提物对消化磷脂酶A2无显著影响,甚至当浓度达到5mg/ml时,仍然无显著影响。就抗氧化活性而言,氯仿—乙醇(1∶1)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IC50分别为0.274 mg/ml和0.326 mg/ml。多酚物质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虽然水提物的抗磷脂酶A2活性最高,但其多酚物质含量是最低的,仅为2 mg/g,与氯仿—乙醇和乙酸乙酯(分别为40和23.8mg/g)的提取物相比要低得多,而多酚物质是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结论:多酚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磷脂酶A2抑制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植物化学筛选结果表明,发挥磷脂酶A2抑制活性的分子可能是儿茶酸单宁化合物。

营养补充剂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2型糖尿病(T2DM)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代谢综合征之一。据统计,大约8%—49%的T2DM患者通过摄入营养补充剂来预防或控制T2DM。本综述的目的是查找通过摄入营养补充剂来治疗或预防T2DM的科学文献。本研究重点对12个数据库中过去三年发表的文献进行了考察。

结果:调查发现,下列营养补充剂对T2DM的治疗或预防具有潜在功效:维生素C和E、α—硫辛酸、褪黑激素以及来自于芦荟、大黄、黄芪和肉桂中的大黄素。β—胡萝卜素被证明对T2DM的预防无明显效果。临床前和临床实验均表明,营养补充剂的摄入对T2DM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功效。医疗服务提供者在实施治疗前,应当对营养补充剂与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芦荟提取物可以抑制由乙醇诱发的胃损伤

目的:数百年来,芦荟通常作为一种草药被用来治疗皮肤病、糖尿病,或用作强心剂。本研究评价了芦荟聚体片段(Avpf,指芦荟提取物中分子量大于50kDa的组分;150mg/kg体重)对乙醇诱导胃黏膜损伤模型鼠肠道的保护功能。

结果: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vpf组小鼠胃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研究Avpf发挥功效的潜在机制,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研究氧化氮合成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RNA在受损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vpf组小鼠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编码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了50%,而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此外,MMP—9(胃损伤指数)编码基因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

结论:Avpf可以通过降低iNOS、nNOS以及MMP—9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以保护由酒精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

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凝胶在结肠炎模型大鼠中具有抗炎作用

目的:尽管缺少体内功效报道,芦荟因其显著的抗炎活性,在民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炎症的治疗。本研究评价了芦荟中已知的活性成分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凝胶在结肠炎模型大鼠中的抗炎活性。

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受试对象,实验前2周及试验期间均饲喂待测饲料。实验期间,采用含3%葡聚糖硫酸钠(DSS)的饮用水饲喂一周,诱发构建结肠炎模型。实验结束时,对临床和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添加芦荟成分实验组大鼠的血浆白三烯B(4)(LTB(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显著下降(P<0.05)。摄入浓度为0.1%和0.5%的芦荟苦素后,大鼠中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分别降低了32.2%和40.1%(p<0.05)。所有摄入芦荟素、芦荟苦素和芦荟凝胶的大鼠中,结肠黏膜TNF—α和白细胞介素1ß(IL—1β)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

结论:在DDS诱导结肠炎模型大鼠中,芦荟活性成分的摄入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其中以芦荟苦素的抗炎活性最强。这些活性物质发挥抗炎功效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磷脂酶蒽醌补充剂
加拿大提议将葡萄籽提取物用于膳食补充剂
运动营养补充剂对运动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别给孩子乱补膳食补充剂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决明子总蒽醌工艺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大黄中蒽醌类成分
大黄总蒽醌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