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流失:单体专业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2011-04-02吴淑彦

传媒 2011年2期
关键词:报业单体报纸

文/吴淑彦

人才流失:单体专业报的困境与解决之道

文/吴淑彦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专业报发展迅速,几乎涵盖各领域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正式报纸近2000种,其中专业报就占了1000多种。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种都市类报纸崛起;进入21世纪,各党报集合政治经济优势建立了报业集团,加上新兴媒体的发展,于是乎,报业集团旗下的党报党刊、都市类报刊和网络媒体,成为我国报业的主流。而曾占据我国报纸总数半壁江山的专业报,因为市场规模的缩小,趋于边缘而陷入困境,例如在浙江除少数几家专业报或早就依靠企业大资本转型为都市类报刊(《浙江青年报》);或因其娘家有社会号召力,部门有发行广告的优势(《浙江市场导报》、《浙江教育报》);或者被报业集团收购,保持着比较富裕的态势外,多数单体专业报举步维艰,大多是处于一种维持生存也不易的状态,全国情况也大概如此。这里指的单体专业报,就是游离于报业集团的单一经营的专业报。

专业报的不景气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人才流失也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人才不断地向报业集团的流动。

报业是一个业务单位,办报和经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新闻人才的成长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知识和阅历的积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为了自己的新闻生涯更成功,单体报纸的人才会选择离开。这是单体报纸最为痛苦的现实,自己精心培养的人才,最终成了别人的干才。报业人才频繁流动的现状,由于单体报纸自身体制所导致的人才流失比比皆是。

分析其原因,单体报纸在人才的保留方面表现出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于专业报缺乏规模,不能为人才提供成长空间,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会日趋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二是人员流不动,管理团队的年龄相对偏大,年轻潜在人才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三是人才的竞争性相对减弱,报社的创新精神、拼搏意识受到影响。

专业报由于自身实力较为薄弱,基本不具备与综合性报刊抗衡的实力,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这就与人才心理产生了矛盾。报业人才的知识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他们大都有成长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一旦感觉到自我展现的舞台不足,就会去寻找新的天地。这里分两类人才,一类是普通的采编人员,一类是管理人才。

对于一般的采编人员,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人脉关系的丰富,一旦得到更能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就容易发生跳槽。浙江有一家专业报,因为是日报需要大量的采编力量,这些年来这家报社年年不断地招聘,年年不断地人才跳槽,这家专业报也被同行戏称为采编人员培训中心。当被招聘来的年轻记者经过数年的锤炼,采写能力、应变能力得到逐步的提升,然而他们在小小的专业报中难以晋升到理想的职位,这就使很多人才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个人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就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施展才能。而集团报纸对于在专业报锤炼出来的优秀“熟练工”自然比较愿意接受。

对于管理人才,他们处于一定层次后就会考虑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单体专业报,最难以解决的就是人才发展空间局促的问题。相对而言,报业集团在人才的使用上就自在、灵活得多,他们总是在人才的储备和使用上占得先机。每新建或兼并了新的报刊,就需要一批管理人才。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初中层骨干就有了良性的上升通道。也就是说,在这些集团,只要是人才,就不愁没有晋升的空间。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重用到相应岗位发挥作用。由于报业集团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自然就会吸引许多单体报纸的人才到集团来谋求发展,那里的文化、环境、氛围、待遇等,往往更适宜人才的生存与发展。目前,在报业集团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单体专业报的人才流失还会呈现更加严重的趋势。

经营人才是专业报更难吸引到的。由于各报社经济实力不同也存在薪酬待遇上的较大差距。目前的单体专业报普遍缺乏高级经营人才,要吸引经营人才需要支付相当有吸引力的酬薪。专业报单一经营模式力单势薄,广告收入是大多数专业报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单一的赢利模式使专业报没有经济实力支付优厚的报酬给经营人才,这样就留不住也吸引不到人才。越是没有经营人才就越无法提升经济实力,越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越留不住人才。这就是专业报经济的现状。其实可以说是经营危机的局面。

一些单体专业报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种人才危机,他们未雨绸缪,已经采取了很多办法予以规避,如对职级上不去的潜在人才,采取额外补贴的办法,解决好他们的待遇问题等。但是,在面临待遇和职级的选择时,有一定志向的人才更看重职级,因为只有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他们的才能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他们的眼界才会更加开阔。同时,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薪水的增加也是迟早的事。

单体专业报,在报业领域像是一群没有组织的“马”,只能靠自己的单打独斗进行竞争,这种比拼,最后的胜者必然是报业集团。单体报纸也已看到了这种危机,他们正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联系,于是各种专业报联盟相继出现。但这种联盟大多务虚,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内容,特别是在人才的共享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随着报业集团的不断出现和扩张,单体专业报的人才问题还会进一步凸现,业务、经营、管理人才的流失还会进一步加剧。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

建立人才晋升的“双轨”机制。

在报社内部,通过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岗位业绩考核办法,在遵循现有体制规定的前提下,建立人才晋升的“双轨”机制,为人才成长提供多重途径,以事业留人。

加快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改革,形成现代管理的运营机制, 把办报与经营严格分开,并明确规定这两方面各自的范围并使之规范化;在经营管理部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实体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在经营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兼并进入报业集团。迅速崛起的报业集团通过竞争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成熟,报业中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所以专业报被报业集团兼并也是比较好的出路。报业集团可以利用优势媒介所创造的利润、所培养的人才、所积累的品牌资产等有效地对专业报的发展提供支撑。专业报进入报业集团后,可以和集团共享新闻资源,大大节约采写和编辑成本,人力资源上能够统一调配,广告资源上统一开发,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会大大增强。

浙江科技报社

猜你喜欢

报业单体报纸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相变大单体MPEGMA的制备与性能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类姜黄素及其单体对β-内分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