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幸福教师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1-04-01武汉市育才小学二分校陈亚丽徐莉萍

成才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学校课堂教学

■武汉市育才小学二分校 陈亚丽 徐莉萍

构建幸福教师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武汉市育才小学二分校 陈亚丽 徐莉萍

几年来,我校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的童年幸福负责”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着力打造“幸福教育”品牌,关注每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享受成长的幸福。

一、搭建平台,让教师在专业素养的提升中收获自信

1.搭建学习的平台

让读书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智慧方式。我校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把读书作为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学校开展读书接力活动——提供阅读资料,让教师自由传阅,并随机写上自己的阅读感言,边读文章,边与同行交流,形成一个接力式的读书互动链条。轮流阅读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心得进行批阅,然后进行体系梳理,提升为理论,帮助教师把工作当作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教师尝到“读书能帮助教师开阔眼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提高素养,增添活力”的甜头。

让专家引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学校通过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双向举措,让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开拓视野,及时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走出去”博采众长。为了增加教师外出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校想方设法为教师外出学习创设便利条件,加大投入力度。每学期学校都要分批派教师远赴杭州参加“千人万课”的学习观摩活动,为了使教师通过学习提升素质落到实处,学校还出台了“外出学习教师回校展示学习效果”的汇报展示制度,明确规定“凡外出学习回来的教师,每人做一次学习体会交流,上一节汇报课”,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也激发了其他教师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热情。“请进来”传经送宝。为了让更多的教师都有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校经常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教研员进行指导,长期聘请三位特级教师深入课堂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专家报告,给教师们的课程改革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深入课堂,及时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反馈,评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学校的一些列专家指导措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让网络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舞台。我们充分发挥了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作用,帮助教师建立“博客”网站,引导教师将在教学、研究、学习、工作中的所思、所行、所惑、所悟及时在博客上展示出来,让大家共享、共议、共思、共辨。“博客”为学校的教科研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增添了新的活力,激活了教师在“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中的互动因子,掀起了一股“互勉共进”的教研高潮。

2.搭建交流的平台

我校交流的平台主要有集体备课、沙龙式研讨、走动式学习、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集体备课,通过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二次复备——教学实践——课后交流——专家指导——再次修改的流程,提高教师解读教材、驾御课堂的能力;沙龙式研讨,在开学初我们广泛征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然后选取一些共性问题,组织老师们共同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动式学习,主要是互相参观教室环境布置、活动开展情况等相互学习;工作经验交流,每学期期末,我们都要举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让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提升了自己,又为同伴提供经验。

3.搭建展示的平台

学校帮助每一个教师挖掘自身优势,找准个性的突破口,形成自己的风格。让善于班级管理的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出亮点;让精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艺术上下功夫;让长于教育课题研究的教师,在教育科研上出成果。我们尽可能的为每个教师提供施展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乐趣。

学校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册,“好书与我相伴”、“精彩回放”、“独辟蹊径”、“携手共进”、“快乐起飞”……记录着教师的成长历程,展示着教师各阶段的成果,丰富了教师的个人资源,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二、分层培养,让教师在专业能力的发展中感受快乐

1.制定规划,打造自我发展的尺度

学校交给教师三把尺子,引导教师以此为标准,找准位置,指定规划。“纵尺”:量一量自己的优势,发挥自身特长,力争形成自己的教育个性和教学特色。“横尺”:量一量自己与同事、同行之间的差距,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差距。“标尺”:量一量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和方法的差距。“三把尺子”形成的坐标系,给教师提供明确努力方向的参照系。

学校引导教师在此基础上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找到个人发展的立足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三年发展规划”,并加上“需要学校为你的发展提供哪些服务”等问题,以便得到学校的帮助。

2.双轨培养,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学校实施“双轨制“策略,把教师的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年轻教师,我们强调模仿与学习吸纳,旨在积淀经验,夯实基础。让他们跟随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以跟班听课、合作备课等形式,先模后教,先学后练,不求神似,但求形象;组织他们看一些名师的录像资料,引导他们研究名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经验,挖掘名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帮助他们寻找教学规律,积累学习心得,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对于合格型、经验型教师,首先要求读好学科专业类书,读好教育艺术类书,读好文化修养类书;其次,在学科教学中实践新理念,在实践活动中体悟新理念,在家校沟通中深化新理念;最后,倡导教师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理念。除了教师个体对自己个人的独立活动进行反思外,我们还倡导群体共同反思,利用备课组、教研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间进行坦诚的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个人信念的发展和理念的深化,让反思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成为一种专业行为和专业生活方式。

对于骨干教师,我们倡导凸现自己的教学特色,构建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求他们在教学理念上引领,在实践操作上“示范”,让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逐渐生动起来,丰富起来。

学校在建立了人才资源库,通过“双轨制”培养策略,我校教师不断成长成熟起来,骨干教师的队伍逐步壮大,学校现有省、市、区骨干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43.18%。

三、尊重多元,让教师在科学评价的鼓励中体验信任

教师群体是不同个性教师的聚集,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独特的个人经历,不尽相同的教学风格和专业特长。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尊重、信任、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

我们倡导在管理中用好“三面镜子”。放大镜——用放大镜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只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用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每一个教师都能成功。望远镜——用望远镜放射教师的成长目标,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与长处,制定不同高度的目标,让教师带上望远镜去放射目标,围绕目标开展工作。透视镜——用透视镜不断的发现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尤其是专业水平,真正起好专业引领作用。

四、锤炼课堂,让教师在教学能力的提高中感受成功

学校始终坚持教师发展的立足点在课堂,生长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让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发展中体验进步与成功。

1.四轮听课,促进教师的梯度发展

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实际,制定了“四轮听课制度”,促进教师有梯度的发展。新手达标课:对于新来的教师,注重教学规范,以课堂组织和把握教材能力为观察重点。师徒携手课:从教学实效出发,教学导师一帮一辅导潜能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全员研究课:以凸显教学艺术为聚焦点,一课解决一个问题。骨干示范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每期采取一课多轮的方式研究高效课堂,在全校进行展示。

2.课例研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学校本着“从问题入手,从需求出发,课题牵引,注重实效”的教研思路,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每一次课例研究活动,先由被观察教师陈述教学目标,并介绍班级、教学内容等情况,然后经过协商确定观察焦点,明确观察内容;接着观察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最后展开研讨,观察者将在观察中收集到的资料呈现出来,与被观察者一起进行分析、讨论,共同生成改进建议和措施。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教师都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研究过程,吸纳异质与新机,有助于教师提升研究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能力的舞台和天地,构建幸福的教师文化,让他们在专业成长中收获自信、快乐、信任与成功,享受到专业成长的幸福。从幸福教育的思想到幸福文化的建设,育才二分校一路走来,幸福之花如约绽放。理想从这里放飞,智慧在这里开启,师生幸福的人生方舟在这里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专业学校课堂教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