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阅读”成为“悦读”——关于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思考

2011-03-20马晶晶

文教资料 2011年16期
关键词:阅读鲁迅个性化

马晶晶

(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安徽 阜阳 236000)

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张绍刚近日在总结2011年艺考时提出,一同学言之凿凿地强调自己看过原著,而那本书的名字叫“鲁迅漂流记”。此消息一经报道,便引发争议。人们纷纷感慨艺术生阅读面的狭窄和急功近利,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不禁反思:难道仅仅是艺术生如此吗?

阅读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手段,更是学生开拓视野、认识人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然而,2011年我所在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针对“高中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2%的同学有阅读兴趣,只有18%的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而学生的阅读普遍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特点。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悦读”呢?下面我从“个性化阅读”的角度阐述对该问题的思考。

一、现象:阅读教学的两个误区

(一)功利式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教学是“个性化阅读”,然而,现行的教育制度不允许我们脱离高考谈教学,于是,个性化阅读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与考试评价中的标准化和精确化,让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面对着学生要分、家长要分、学校要分的现实,许多教师的阅读教学变成了阅读训练,文章内容的理解被一些预先设计的题目所代替,阅读教学成了在文中找答案,单纯性回答问题的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而对作品的解读更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式的,多共性少个性,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呈现出非对即错的特征。

功利式阅读的零碎化、机械化、技巧化把文学教育的整体性、形象性、情感性都给异化了。例如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鲁迅,更不喜欢读鲁迅的作品,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将鲁迅政治化、模式化,因而在中学生心目中,鲁迅只是一个冷漠的革命斗士,他们知道鲁迅的伟大,却不理解鲁迅的伟大;他们记住了鲁迅的名字,却走不进鲁迅的内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非常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正是因为功利式的课堂留给学生的阅读体验不是生动的、丰富的,而是枯燥的、单一的,所以学生也只是为了功利的目的不得不阅读,而并没有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如此一来,又怎能苛求他们真正“悦读”呢?

(二)自由式阅读

个性化阅读要求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这并不等同于学生想说什么都行,更不等同于学生说什么都对。然而目前一些教师在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从传统的刻板统一式教学一下子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体现教与学的民主,为了把课堂教学主动权还给学生,盲目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将个性化简单地等同于自由化。结果是课堂上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虽呈现出活跃的气氛,但却好似刘姥姥进大观园,“笑话”不断。

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在学生熟悉《诗经·氓》的课文内容后,布置大家围绕着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展开讨论。一位学生总结“氓”是个见利忘义的人,因为他是看上女主人公的陪嫁才与她结婚的,而随着婚后陪嫁财产被花光,自然就变心了。老师在惊讶之余却评价说:“看来你的想象力挺丰富啊!”结果学生们便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将课文中的故事添油加醋,出现了许多《氓》的演绎版、戏说版,整节课笑声不断。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分析人物时,从一开始便脱离了文本,脱离了固有的情境,老教师却未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致使学生的讨论完全进入自由化状态,偏离了教学的重点。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阅读主体对阅读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绝不是天马行空的臆断,也不是断章取义的曲解。因此,这种热闹的背后隐藏的恰恰是浅薄,学生虽在阅读教学中收获了短暂的“笑声”,但内心并不能真正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这种阅读感到无趣、无用了,又怎能“悦读”呢?

二、应对:个性化阅读的两个“注意”

(一)注意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条件

个性化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过程中尝试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为学生的“走进文本”和“读出自我”创设条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能获得更多的愉悦体验。

1.走进文本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于阅读课而言,只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才能有效展开。因此,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只有当学生充分地阅读、感受、思考时,文本才能真正被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被激活。

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为了体现“大容量”的特点,为了拓展延伸,往往变“阅读”为“速读”,在学生未充分熟悉文本的情况下,老师便提出问题,而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必然导致学生的思考流于表面,于是老师又千方百计地“引导”,情急之下干脆把答案直接说出。一节课下来,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累;老师则使劲地拽绳子,也累。

其实,个性化阅读就犹如放风筝,风筝不管在空中飘得再高,也必须有根线牵着。这根线就是“文本”。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体验不管多么独特,都是以文本为依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当给学生留出与文本充分对话的时间,避免浮光掠影、朦朦胧胧的浅阅读,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时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各种感官和经验,真正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读出思想。如此一来,学生又怎能不“悦读”呢?

2.读出自我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不是现在的、确定的,而是开放的、无限的。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生活经历、性格特征、阅读经验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就会有所不同。正如清代学者赵翼在《闹居读书》中所写:“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参上现成的、确定的知识,把文本当作工具,把回复、重建文本的作者原意当作阅读目的,就势必会限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进而导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例如在《荷塘月色》的公开教学中,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后便投影出诸如“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等背景知识,因此当他提出“作者为什么会‘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后,学生轻松地回答出“标准答案”:“由于国民党背叛国民革命,社会动荡不安,作者既感到忧虑又茫然不知所从。”另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则采用了先忽略背景,让学生立足文本解读的方式,于是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得出了“因为作者在生活中感到不自由、受限制”的结论。然后老师又投影出关于当时社会,以及作者家庭、性格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再次思考,如此便有了“彷徨迷茫说”、“生存苦恼说”、“人生感伤说”等丰富解读。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阅读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生命个体的投入,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样,既能够让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因学生主体性、个性的充分发挥而流动着生命的激情和灵性的智慧,又能够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个性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古人云:“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同样,个性化阅读也必须以对作者原意的重新建构为前提,如果连作品的语表义都不能准确把握,那个性化阅读势必如一盘散沙。因此,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虽然是多元的,但多元并不等于无界。

例如,读《小狗包弟》说“作者不爱护动物”,主旨为“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读《老人与海》说“老人不知将大马林鱼扔给鲨鱼以自保,反映出他遇事不懂得变通”;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杜十娘既然有那么多的财宝,不另选夫婿而选择投江,是愚蠢的”,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未全面把握文本,甚至是脱离文本的情况下,对作品内容牵强附会的误读,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又不符合作品的本意。而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是在符合作品实际的情况下,对文本创造性的增值理解。例如,读《祝福》,关于“谁杀死了祥林嫂”的问题,既可以理解为“是封建礼教”,又可以理解为“是自身抗争的软弱”;读《雨巷》,关于“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义,既可理解为“恋人”,又可理解为“理想”,或者是“美好的生活”。

由此可见,个性化阅读虽然可以“人读人异”,但不可信马由缰。读者有认识作品的自由,但绝不是随意的自由。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不能为了求新求异脱离个性化阅读的正确轨道。其次,要引导学生先“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先“立足文本”再“超越文本”,只有倾听文本的声音,在语言的丛林里漫步,才能真正地激荡起情感的涟漪,催生出智慧的火花。最后,对于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定要热情鼓励,开启思路,揭示方法;对待学生的误读、曲解,则一定不能听之任之,廉价表扬,而应指点迷津,及时纠正。只有让学生在正确的引导和评价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阅读”才能“悦”起来。

猜你喜欢

阅读鲁迅个性化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鲁迅《自嘲》句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