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绿色家园,创建和谐环境——谈绿色班级的创建策略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15期
关键词:绿色班级环境

严 东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住在海边的人,心胸开阔;住在山里的人,粗犷质朴。这些都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新课程倡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使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审视学生所处的环境,最重要的应该是班级环境,班级环境建设质量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发展。本文从绿色物质景观、绿色信息通道、绿色人际交往、绿色班级氛围等方面对打造绿色班级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力求在课堂中激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充满欢乐,使学生体验心灵的愉悦,领悟教育的真谛。

一、绿色班级创建策略

(一)绿色物质景观。

创建绿色物质景观,重在体现舒适与美。首先,要给学生以舒适的感受。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班级里度过的,让学生感到舒适,是其健康成长之源。教室里空气要流通、光线要充足、温度要适中……总之,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清新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在最小的压力和最大的效率中进行学习。其次,要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同学们在惊讶于物质景观的美中进行体验,在对美的体验中进行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创造,创造的过程即是学生生命得以展现、得以丰富的过程。

(二)绿色信息通道。

绿色信息通道主要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舆论环境,以保证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积极健康地成长。创建绿色通道,首先,通道信息要教人求真。信息传递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它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等精神取向。所以,信息一定要可靠,教师通过真实的信息教人求真,学生在真实的信息中学做真人。其次,通道信息要教人创造。信息化社会,多媒体的使用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人们眼前,但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太过具体,越来越难找到挥洒的空间。因此,信息虽然要真,但同时也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最后,绿色信息通道需要学生自己不断拓宽。学生需要在直面困难的过程中学会勇敢,绿色信息不是为学生撑起一方晴空,而是让学生学会在风雨中前进。学生必须自己学会选择信息,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

(三)绿色人际交往。

绿色人际交往着重强调平等、合作、宽容和理解,在平等中尊重信任别人,在合作中与别人友好竞争,在宽容与理解中凸显自己的个性。

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平等是交往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总是采取某种行动有意识地表达自己。个体的表达包括两种不同的标记活动,即主观发出的表达及流露出的表达。后者是一种隐含的意义,也是人际交往中最微妙、最复杂的现象。失却了民主平等的意识,在交往中就会流露出不信任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就难以沟通,也难以建立亲密、真实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增强群体合作的观念。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没有合作,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同样,没有合作,个人也无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否丰富,即在智力、思想、道德、审美、创造性、情感、公民意识方面是否丰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丰满决定的”。最后,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也都有相应的人格缺陷,在交往中难免发生摩擦与碰撞。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尊重、理解别人,理解别人才能认识自己,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方能健康成长。

(四)绿色班级氛围。

创建绿色班风,首先,要从小事做起,用有形带动无形。如营造优美的教室环境,课桌椅排放整齐、室内卫生干净整洁、板报壁画相互映衬,让整个教室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举止文明,行为规范,等等。如此,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学会严于律己、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这种情感就会慢慢内化,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其次,用无形促进有形。绿色班级氛围形成以后,就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置身其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这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二、打造绿色班级创新实践

(一)创造和谐优美的班级环境——以物化人。

营造优美的物质环境主要从班级安全基础设施、卫生基础设施、教育教学与宣传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开设生态角、读书角,定期进行阅读相关活动,发挥书籍的文化引领作用;建设班级绿色角,培养班级同学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和绿色生命意识;布置风采展示之窗,让学生展现自己特长的地方,使学生在不断的认同中获得成就感,体验到“家”的幸福,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情、智等诸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结合学校星级教室评比活动,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环境建设方案的讨论。以“温馨教室我的家”为主题进行教室布置,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参与教室环境的建设。

(二)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以身感人。

目前我班学生都属于“90后”,引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习关系、生活关系、利益关系,对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育。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绿色管理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能否产生共鸣是管理有无实效的主要特征。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班主任要学会“情感链接”,以真情呼唤真情,以心灵辉映心灵,以生命感召生命,将“美好”活化在学生的头脑中,使之产生内心体验,形成正确态度,并付诸行动。绿色管理倡导管理过程的最优化,拒绝无效操作,力求把管理损失降为零。要实现管理效益的零损失,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信息的交流,而且要重视情感的交流,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创设最优化的教育条件,追求行动的创新,并使各种教育条件协调发挥作用,达到最大的教育效益。

2.重视同伴教育。

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除了来自师长的教导外,同伴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至关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班级的关心会逐渐转移到共同相处的伙伴人际关系上。因此,班主任要有计划地进行班级学生关系诊断,从小事入手,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达到生生间真诚友爱的和谐氛围。在班级开展了“寻绿/增绿”活动,同学之间团结协作、沟通无极限,从而达到“绿色点亮生活”的目的。

(三)个性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孔雀总把最美的尾羽展示给人看,学生也是一样,总希望把自己的成功展示给老师。那就让我们及时地出现在成功者的面前吧,因为我们的笑容对学生非常重要,而分享学生的成功便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

在评价一个班级的管理时,人们往往喜欢用“完美”两字,其实,管理是很难完美的,其中会出现的情况也是很难预料的,你又怎能事先把一切设计得天衣无缝呢?衡量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一切制度,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让学生觉得很宽松,又能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其实,管理就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河畔有鸟语花香,有支流蜿蜒,所以说,管理应统而不死,活而不乱。这样的管理可能会不够完美,却是有生命活力的。基于这样的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绿色管理的学生评价以发展为宗旨,构建开放的评价体系,尽力做到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面评价。绿色管理的学生评价应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反思不足,激发信心,体验成长。

(四)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感悟绿色。

一篇篇感人的“绿色感悟”不断细化“绿色”,凸显“绿色效果”,开展“爱我专业,爱我班级,爱我学校,我为学校添新姿”系列活动,构建“绿色、和谐、民主”的班级育人模式,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经过探索,我班已基本形成这一学年的系列主题班会:九月份,“迈好职校第一步,从行为规范做起”;十月份,“爱我专业,爱我班级”;十一月份,“树专业意识,让心灵更美好”;十二月份,“参与技能汇报,做专业能手”;三月份,“走进社会,志愿服务”;四月份,“讲规范、讲礼仪、讲文明”;五月份,“珍惜资源,从我做起”;六月份“扬专业理想,让信念更坚定”。组织开展“心灵与校园同美”活动是有效载体,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舆论环境,创建绿色班风。

倡导班级绿色管理,还学生一片自己的沃土,创建人文的教育,建设和谐的校园,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让我们为之而努力。

[1]刘小明,张宝来.小学生心里健康与心理咨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刘大勇.关注学生心理 放飞学生心灵[M].湖北省中小学德育网,2007,(12).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新华文摘,2003,(2).

猜你喜欢

绿色班级环境
绿色低碳
班级“四小怪”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