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11-03-20李志高

文教资料 2011年15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师生

李志高

(通渭县榜罗镇李坡小学,甘肃 通渭 74331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一些难于讲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多媒体在课堂应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该根据语文门学科自身的规律,恰当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有效掌握好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越性,做到有效运用

多媒体电化教学,它具有传统语文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利用电化手段辅助语文教学,能够给学生以多感官刺激,将抽象的、静态的事物形象化、动态化,对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起积极推动作用。

1.丰富多彩的板书突出教学的重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一张黑板,由于黑板容量有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所呈现的内容只是知识要点,而那些不善于听、不善于记笔记的学生,课后理解起来就很困难。而多媒体将文字、图形、图像等创新地整合起来,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出客观事物,这样就弥补了传统板书的不足,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动具体的形象促进学生记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向讲究读解课文,要求“循文求意,因意悟文”。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下面学生仍旧是听得兴味索然,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打破45分钟的课堂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就了解掌握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造性能力。

语文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可将声像图文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它丰富的表现力可引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从而使他们思维高度活跃而引发创新的火花。变“单一语言互动”为“多个感官体验”,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获得探究的兴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二、充分认识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做到合理运用

语文教学引进多媒体弥补了传统的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但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对教学有帮助,有些课堂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而不得要领,喧宾夺主而不知所云,语文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1.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多媒体其实就是把文本重新包装成新玩意,投学生感官愉悦之所好,它迎合了学生的心理,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却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教材中丰富的文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样学生自主阅读才能达到对文学的感悟。而多媒体课件只是一味提供与课文有关的大量背景材料,或对课文词语、段落结构与逻辑关系等作出形象的解释,力图帮助学生尽快读懂文章,但没有学生自主的阅读体会,就很难产生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熏陶,尤其是五六年级学生,缺少文本阅读的语文课成了知识的灌输。这样会导致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退化,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形容不同的读者,在解读同一部文学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理解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其对语言文字进行认真的品味,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体会语言的精彩,达到语文的教学目的。而多媒体语文教学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样会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也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

3.淡化了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互动。

多媒体引入课堂以后,不少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制作课件,一味利用多媒体显示文字,把预先设计的表演得淋漓尽致,却忽略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效果,也影响了师生情感的互动。如现在的有些教师滥用多媒体手段,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如果缺乏师生课堂交流的激情,就是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堂课下来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个热闹却什么也没记住。课堂上的“人气”与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三、如何改进语文多媒体教学

结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以下从几方面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改进,才能扬长避短,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

1.要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许多方便和好处,但不能让它替代教师应有的创造性工作及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而且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有所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一些传统的适合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如朗读、背诵,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特点的课堂活动,是不能因为多媒体的运用而放弃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切忌贪多,要简洁而又能创设情境。课件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教的主导方是教师而不是课件,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否则,教师所上的课便会主次不明,学生在感受一阵热闹后,茫无头绪,不知道该掌握些什么。

2.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

语文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强调学生积极参与。但在多媒体课堂中,往往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注意力过多地注意鼠标和屏幕,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用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调动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维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而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以课件取而代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老是单纯地“操纵”多媒体,而应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进而调动课堂气氛。

3.要处理好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了许多图形图像作课件同时制约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中,不要为了追求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对于学生比较陌生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但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再现有关图景。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也有长短利弊。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在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把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开创小学语文教学新局面。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师生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麻辣师生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