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

2011-03-20殷晓云

文教资料 2011年15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语文课堂中职

殷晓云

(福州市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0)

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探索阶段。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当前既要克服随意降低教学要求、忽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倾向,又要防止盲目扩大文化基础教育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的做法。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要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保证必要的实验和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由于中等职业(以下简称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普高不一样,因此有必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摸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之路,既能够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又能够培养文化素质。如何有效地通过每一堂语文课,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他们必要的人文基础知识呢?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的语文教育面临着重重的困惑,许多教师无法明确中职语文教学在整个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没办法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势利导。我凭借着多年在中职教授语文的一线经验,认为当前中职语文的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一些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缺乏必要的人格魅力,表情严肃,泛泛而谈,充满了“道学家”的味道,从而导致课堂纪律较差,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低落。(2)一些教师不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无法深入浅出、联系现实生活地进行教学,解读课文缺少趣味。(3)一些教师不能够活用语文的因素,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呆板、传统。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整个中职的语文课堂秩序混乱、气氛差,这样学生对语文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成绩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1)学习态度不端正。中职学生大多是现行教育评价制度中的“差生”,由于从小就不受关注,养成了许多不良的思想,很多学生在学校只是混日子,怕吃苦,争强好斗,厌学情绪较为严重。(2)学习能力较低。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较低,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平常较少阅读文学作品,视野较为狭窄。(3)学习的功利心强。中职学生认为所有的课程都只应该教授实用的方法,以让他们今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对一些文化涵养的培养和教育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尽管以上这些问题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却很少有教师试图去改变这样的状况,导致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困难重重。

二、中职语文的课堂智慧

只有从每一堂课做起,把课上得有趣、好玩,寓教于乐,才能够逐步走出以上的困境。那么,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呢?

一堂课的质量如何,课堂气氛在其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双向发展。一方面,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教师的上课热情,无形中使知识的传递以更为生动的方式呈现。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以更饱满的姿态去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轻松愉快地领悟教学要点。针对上文提出的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调动语文课堂的气氛,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

(一)提升自身魅力。

富有独特教学风格的老师总能给学生以不一样的感受。幽默型教师能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愉快地吸收新的知识,而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渊博型教师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博大精深,心悦诚服地跟随你进入文学的殿堂;激情型教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课文的精髓。可见,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教师,拥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提升自身魅力,都是调动语文课堂气氛的前提。唯有成为一名可以吸引学生想听、想学语文、真心地佩服你的老师,语文课堂才更富有互动感,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容易地调动起来。那怎样提升自身魅力,形成自我风格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要具有亲和力,培养乐观开朗性格。天才型的语文教师凤毛鳞角,人的性格也各有差异。但一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言辞、表情呆板的老师,怎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呢?相反,一个充满朝气、言语风趣、表情丰富的老师,学生们一定很乐意听他的课。可见,教师应尽力克服自己性格中与本学科不适宜的地方,尽量使自己的性格开朗乐观,以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2.教师授课应充满激情。热情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是中职生不断进步的助推器,有了热情,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在课堂上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所以,充满激情的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让中职学生更加叛逆;相反,如果用热情和激情去感化他们,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师要与时俱进,具有渊博的知识及多方面的才能。时代在变,教材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如何教好中职语文,对于中职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思路的转变,不仅仅是中职课程设置的热点,更是难点。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强,因此如果教师授课充满激情,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就能够和他们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好,然后积极鼓励他们,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所在。例如,利用他们声音洪亮的特点,可以进行朗读教学;利用他们生性活泼的特点,可以进行小组答题竞赛;利用他们追求时尚的特点,可以穿插一些流行元素。这些手段的使用,可以明显地改善语文课堂的现场气氛,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二)捕捉学生心理。

把握学生心理,可以控制课堂的氛围,适时地引起课堂上的高潮。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更要重视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要做到以下两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体会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职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只是单纯从理论入手、解读,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然而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更容易理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进行“穿插引进”,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所谓“穿插”,就是或暂时中断教学主线,或靠近教学主线有机地“切”进一些学习内容及片段。所谓“引进”,就是配合教学内容有机地“加”进一些知识内容。总的来讲,一并称为“穿插引进”。课堂上的“穿插引进”可以是作品的背景材料、故事、寓言、笑话、诗歌朗诵、角色扮演、抢答等。“穿插引进”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

2.“鼓励、表扬”相结合。语文教师最好的办法是以“主导”者的身份,用“鼓励、表扬”的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受鼓励、被表扬次数越多的学生,思想越活跃,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越高,进步也越快。与之相反,不当的批评,在课堂教学中如同一把“利剑”,很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成为浇灭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盆冷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用鼓励性词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喜人的局面。

(三)运用恰当的提问方式,把握课堂节奏。

如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是一门大学问,好的问题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他们思考,而复杂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是课堂气氛沉闷,有些调皮的学生还会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题目的设置一定要浅显而且贴近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贴近社会的热点和时尚,以便引导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慢慢领悟语文的魅力,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另外,课堂节奏也影响课堂气氛。有时候,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情绪的高低,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学习的内容太简单,老师还唠唠叨叨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内容太难,无法理解,老师却一带而过,学生会觉得老师不负责任,对老师产生反感。这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内容容易的话,教师应加快教学节奏,变换讲练的角度,让学生讲解或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内容偏难时,应放慢节奏,寻找新旧知识的连结点,深入浅出,以图突破。教师要随时留意学生的课堂反应,通过观察和利用学生的眼神、表情及练习情况等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类似于艺术创造的活动。教师应该不断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策略与手段,利用各种方式提高不同的学生群体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中职语文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应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带着好心情和较高的投入度来进行学习,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能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教师要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每节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贯穿渗透于学习活动之中,贯穿于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得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呈现出平等、宽松、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我认为,中职语文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就要及时地寻找到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培养他们基本的语言基础应用能力和对待世界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语文的作用在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1]周丽霞.新形势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5.

[2]贺慧.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

[3]周勤勤.浅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4]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赖瑞云.语文课程理论与应用[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语文课堂中职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