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女两性的精神契合——用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理论评安·苏·拜厄特的《占有》

2011-03-20

文教资料 2011年18期
关键词:占有阿什莫德

刘 鑫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安·苏·拜厄特是当代英国最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她不仅是文学评论界的权威,而且是撰写小说的优秀的实践者。在众多的作品中,小说《占有》被认为是拜厄特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获得了英国图书——布克奖。在《占有》这部作品中,拜厄特一方面表达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新想法,她并没有将女性与男性对立起来,而是鼓励男女两性之间精神上的融合。男女的精神契合对于女性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于激发女性的潜能也发挥重要作用。作者通过描写19世纪诗人和现代学者的故事来体现男女精神契合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将从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的观点来分析男女的精神契合的重要性,从而让我们更深地体会作者拜厄特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雌雄同体”这个概念首先由弗吉尼亚·伍尔夫构造并且运用到文学批评当中。伍尔夫在她的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的第六章中提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在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脑子里男性胜过女性,在女人的脑子里女性胜过男性。最正常,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时候。……只有在这种融洽的时候,脑子才会变得肥沃而充分运用所有的官能。也许一个纯男性的脑子和一个纯女性的脑子都一样地不能创作。”①在《一间自己的屋子》的最后一章,伍尔夫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一男一女两个人走到一起,坐进了一辆汽车。她感悟到男女两性合作是很自然的事情。雌雄同体思想冲破了在父权社会长久以来的两性对立的思想框架,提倡两性的和谐统一。事实上,拜厄特也赞同伍尔夫的观点,并且在她的作品中也进行了尝试运用。拜厄特曾经表示:“一个艺术家的头脑应该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柯勒律治所信奉的那样具有双性同体的特征。”②《占有》这部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下面以雌雄同体的观点分析《占有》中的人物。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两位诗人精神上的契合。

男诗人兰多夫·阿什是英国著名的大诗人,而女诗人克里斯塔贝尔·拉莫特默默无闻,却久仰阿什的大名。两人本来没有交集,然而在一次共同友人的早餐聚会中彼此相识,产生好感,从此便开始书信来往。我们从阿什和拉莫特的通信中了解到,两位诗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灵魂的对话。他们讨论世界观、诗歌、神话,也谈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情,阿什为拉莫特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言语风格所欣赏,更加钦佩的是拉莫特追求个人价值、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不低头、大胆尝试新生活的勇气;而拉莫特为阿什的善解人意和满腹经纶倾心。阿什在给拉莫特的信中写道:“自从我们上次愉快的谈话后,我的脑子里就再也容不下别的事情了。作为一个诗人,甚至作为一平常人,都很少能听见如此睿智的评论。”③“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我们能如此迅速地理解彼此?因为我们实在是非同寻常地有默契,难道不是吗?”④正是由于阿什“不可原谅地”把自己的声音传递给她,拉莫特的《梅卢西娜》才会如此成功,她道出了女性的双重特征:既是美女又是野兽,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两人在不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精神生活上都互相鼓励,那个时期两人都处于巅峰时期。《梅卢西娜》是拉莫特的巅峰之作,之后她再也没有创造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正是阿什对拉莫特的精神支持激发了拉莫特的创作灵感,也是他俩的精神契合造就了雌雄同体的梅卢西娜。拉莫特在创作方面的成功充分体现了阿什对拉莫特精神上协助的重要性,从侧面反映男女两性精神上融合的巨大作用,即伍尔夫提倡的雌雄同体的状态。

二、现代学者罗兰和莫德之间的精神融合

从某种程度上说,罗兰与莫德是对阿什与拉莫特精神的一种延伸。罗兰是研究阿什的研究者,莫德是研究拉莫特的女学者,他们在探索这两位诗人的过程中走到一起的。虽然最初莫德是敏感的女权主义者,她认为男性总是因为女性的美貌而企图占有女性,因此她无法接受罗兰。但是在追溯先辈的过程中,莫德不自觉地受拉莫特的影响,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在遇到莫德之前,罗兰没有固定的工作,只是一个兼职的助教。在生活中,他没有亲戚朋友,与同居的女友瓦尔之间也没有真正的感情。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可谓是一个失败者。起初罗兰在莫德面前有些自卑,当他深入了解调查先辈,才发现原来他已经不自觉地走向莫德,而此时莫德也对罗兰敞开心扉,最终接受了他。莫德对罗兰说:“虽然爱是一个毁灭者,非常可怕,但仍请你留下来爱我。”罗兰也承诺莫德:“我们可以想个办法——现代的方式来爱。”最终,他们达到了身心合一。罗兰和莫德正是感受到了男女精神契合的力量,这股强大的力量最终把他们拉拢在一起,呼应了伍尔夫提出了雌雄同体的状态。

借助伍尔夫雌雄同体的观点来分析拜厄特的《占有》,让读者了解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让读者认识到只有当男女两性平等、理性的交流,达到思想交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和谐状态。这种思想充分显示着女性思想的进步,为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 释:

①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92:120.

②Olga Kenyon.A.S.Byatt.Fusing Tradition with Twentieth-Century Experimentation Women Novelists Today:A Survey of English Writingin the Seventiesand Eighties.New York:St Mast Press,1988,51.

③Byatt.A.S.著.于冬梅,宋瑛堂译.隐之书.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8:165.

④同上:178.

⑤同上:472.

⑥同上:472.

[1]Byatt,A.S.著.于冬梅,宋瑛堂译.隐之书.海口:海南出版公司,2008.

[2]Kenyon,Olga,Byatt.A.S.Fusing Tradition with Twentieth-Century Experimentation Women Novelists Today:A Survey of English Writingin the Seventiesand Eighties.New York:St Mast Press,1988.

[3]程倩.历史的叙述与叙述的历史——拜厄特《占有》之历史性的多维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4]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北京:三联书店,1992.

[5]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段国重.小说占有的共时性艺术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猜你喜欢

占有阿什莫德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绿山墙的安妮(四)
偷换商家支付二维码获取财物的定性分析
论占有及其分类与财产犯罪侵犯的法益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复杂山前带构造建模技术探讨——以准南阿什里地区为例
飞向梯弗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