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具有深入系统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作
——梁景时先生《哲学·文化与社会》读后

2011-03-18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哲学民族文化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文化研究院,吉林通化134002)

一部具有深入系统研究的哲学社会科学力作
——梁景时先生《哲学·文化与社会》读后

耿铁华

(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文化研究院,吉林通化134002)

哲学;文化;社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

梁景时先生大作《哲学·文化与社会》2010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涉及哲学、文化与社会三个研究领域的个人文集。匆忙间阅读一过,感慨良多,既为景时先生的研究精神所感动,也为其研究成果感到鼓舞。

和景时先生相识将近30年了,我们两人都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我学历史,他学政治,那时都在一个楼内——即今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我们一起参加了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班的学习,从此接触日趋增多,再后来,我们同在通化师范学院当教授,工作单位在楼上楼下,虽然研究领域不同,接触却更多了。景时先生好读书,好研究,治学严谨。我们也时常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体会,他的这部著作是三十多年来,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分成哲学、文化、社会三个部分,相互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不乏新的见解和体会。我多年从事历史与文化研究,对于文化与社会方面的内容更熟悉一些,对哲学所知不多。愿意将自己读后的看法稍加整理,与方家学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哲学编的特点

《哲学·文化与社会》一书上篇为哲学编,共分三卷,其中包括哲学理论与哲学应用卷、哲学比较卷、西方哲学卷。哲学编近40万字,占内容近一半,诠释破解问题用词精到准确。其特点具体可分为:理论性与系统性;应用性与综合性;交叉性与辐射性。

(一)具有理论性、系统性

学术著作都应以其理论性和系统性为依托,因为一部著作具有理论性,才能有学术性;一部著作具有系统性,形成体系,才能有科学性。该著哲学编的每一卷中的每一篇都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原理、科学范畴进行理论论证,对一些没有确切内涵的基本概念和哲学范畴也能进行精确切实的理论性的界定,且对每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性质进行理论科学分析。其中的引文和参考文献内容大多是理论观点的依据,进而在著作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理论性的分析论证。哲学编的系统性一是体现于哲学编的三卷设立的先后顺序上是由一般到个别,由宏观到微观,由方法论、世界观的系统学说到具体某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理论分析研究,由早期哲学思想到晚期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方法的科学运用。二是对某几个哲学家哲学思想专题研究的系统化,例如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的研究、对洛克哲学思想的研究。系统性还反映在每一篇文章的内在结构的深化上,其框架设计、理论要点布局具有平衡性与合理性,进而体现了体系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从中体现了著作内容的学术性。这种理论性与系统性在论著中的体现比比皆是,无须赘言。正是这两种特性对于初研者在对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理论与现实材料论证的结合,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及采取不同框架结构思路,化零为整形成体系,交叉学科课题研究的命题和切入视角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摹本,将收到启迪和裨益。

(二)具有应用性、综合性

论著的综合性一般体现为涉猎内容较为宽泛,具有破解问题的总原则性和宏观性。论著的应用性在于它的指导性、指向性、借鉴性、现实性、有用性和实践意义。该著的综合性体现在其多篇著述是解决社会科学总论方面的建树较为突出,据说他的研究深受我国著名思想家于光远老先生思想的启发,作者研读过1981年于光远同志的著作《论社会科学研究》,这部专著即系综合性研究。反映在哲学编的综合性亦可枚举,例如著中卷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功能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观照哲学走向问题——哲学体认:伴随自然科学现代化哲学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略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界说》、《试论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近年来社会科学与生产力关系探讨扫描》、《学界把社科确立为何种生产力及对二者探讨的规律性体认》、《研究社会形态的三项方法论原则探赜》、《对象化是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的关键》、《论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思想轨迹及思想逻辑》、《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之表征研析》、《假说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功能》,卷二的《中西人文主义问题的诸界面迥异观照》、《中西传统哲学中的自然特质之差异体认》、《中国文化出路与新儒家唐君毅》,卷三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洛克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黑格尔实践观在哲学史中的地位——黑格尔实践观评析》、《形而上学与科学在西方近现代的协同流变》、《论摩尔根原始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及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牛津学派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述评》、《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述论》。如反映指导性、指向性的内容有卷一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观照哲学走向问题——哲学体认:伴随自然科学现代化哲学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近年来社会科学与生产力关系探讨扫描》、《研究社会形态的三项方法论原则探赜》、《论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思想轨迹及思想逻辑》、《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之表征研析》。能反映出有用性、实践性、现实性的内容有卷一的《研究社会形态的三项方法论原则探赜》、《假说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与功能》、《高等师范院校哲学教育终极关怀诉求:渗入学理、传承精神、提高能力》、《哲学原理教学中的科学思维方式调适》。具有借鉴价值的有卷一的《略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界说》、《试论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学界把社科确立为何种生产力及对二者探讨的规律性体认》、《对象化是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问题的关键》、《论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的思想轨迹及思想逻辑》、《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之表征研析》、《辩证地理解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卷二的《王船山与康德认识过程学说异同探略》、《中西人文主义问题的诸界面迥异观照》、《中西传统哲学中的自然特质之差异体认》、《边沁与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中国文化出路与新儒家唐君毅》、《论庄子的“真人”与尼采的“超人”内涵及意义》,卷三的《形而上学与科学在西方近现代的协同流变》、《论摩尔根原始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现代西方哲学的特征及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继承》、《牛津学派的日常语言分析哲学述评》。

(三)具有交叉性、辐射性

该著引证材料丰富,所体现的交叉性反映的是两个以上学科或两个以上人物思想、两个以上比较内容的分析研究,在内容和学科上具有跨跃性和跨学科性。辐射性一方面体现在指导功能的辐射性,涉猎范围广、辐射面宽;另一方面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问题、研究哲学家思想、研究侧面的广泛性。在内容的交叉性或跨越性上体现在该著中的有卷一的《略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界说》、《试论认识过程的阶段问题》、《近年来社会科学与生产力关系探讨扫描》、《假说与社会科学》,卷二的《王船山与康德认识过程学说异同探略》、《中西人文主义问题的诸界面迥异观照》、《中西传统哲学中的自然特质之差异体认》、《中国文化出路与新儒家唐君毅》、《论庄子的“真人”与尼采的“超人”内涵及意义》,卷三的《形而上学与科学在西方近现代的协同流变》。在学科的交叉性或跨学科性上体现在该著中的有卷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功能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观照哲学走向问题——哲学体认:伴随自然科学现代化哲学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辩证地理解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卷三的《对洛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构铸的认识论重新定位——对洛克认识论及其自然科学基础的研究之一》、《论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及对认识起源问题的证明——对洛克认识论及其自然科学基础的研究之二》、《洛克认识论的地位暨对洛克认识论哲学性质的观照——对洛克认识论及其自然科学基础的研究之三》。

二、文化编的探讨

文化编是《哲学·文化与社会》一书的中篇,共分四卷,即理论文化、民族文化及家庭文化、近代中国变化中的文化、编辑文化。反映出作者对古今文化即各类文化探索的深度与广度,在文集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小。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作者认为很难有一个永恒的文化概念,但这绝不妨碍我们去界定文化,其实对文化的每次界定,都是对人类认识文化本质的一次推动和促进。考察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对文化的探索从未间歇过。从1843年德国学者C.E.克莱姆(1802~1867)所著的《普通文化史》一书算起,迄今文化科学已经成为一门包含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和文化史学等多个分支的交叉学科。国内外学者曾下过几百种以至上千种定义。这些概念和定义,反映出学者们多年研究和探索的历程,也反映出文化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作者通过对以往学界若干文化定义的考察,将文化的概念概括为十种类型,即结构文化说、模式文化说、工具文化说、符号文化说、成果文化说、事象文化说、传播文化说、价值文化说、综合文化说、功能文化说。作者认为这十种文化学说之间并不存在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它们之间互相渗透,相互包含,联系紧密,有些界定由于并不明显,所以在归属上不易确定,模糊于两者之间。然却均未揭示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去探讨,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涵盖人类社会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大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结论。作者力主给出揭示文化本质的义定,认为文化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使人的身心在一定层次上和程度上得到满足和发展,人际关系得到方向性转换,社会形态得到实质性变革的一种功能性模式。在这个文化界定里可以体现出以下文化特征:第一,肯定文化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物,而排除了非人类智慧的产物,在人类还不能断定是否存在非人类智慧的创造之前,文化只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产物。第二,文化是一种模式,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显型的,实际上它有显型的物化形态和非显型的非物化形态这样两种表现形式。显型的物化形态易于理解,每个具体事物都存在显型的物化形态的模式。而非显型的非物化形态的文化模式亦存在。诸如政治学上的社会制度、哲学上的学说体系、伦理学上爱憎的评价,文学上的人物的褒贬,工艺学上作品创作的构思,机械学上机器制造的设计等,均属于非显型的非物化形态的文化模式。第三,文化模式具有功能性,这种文化功能可以产生一种动态的功效特质,这种功效主要体现于对人本身、对人际关系、对社会形态的直接作用上。其中人的身心满足包含智能与审美、即灵与肉的满足,人的身心发展包含智能与体能的发展。而这种满足与发展又具备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所谓层次是现世的对衣食住行乐等各类要求的不同标准和不同感受。所谓维度是指对诸如宗教、气功等神秘文化的超时空及其非阳世的认同。文化对人际关系起着变换的作用,这种变换有着多路向的方向性特点,诸如和谐、冲突、融合、对立、协调、敌视等。文化对社会形态起转化和变革的作用,使社会形态中的经济、政治及其制度的内容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二)关于文化的发展与价值

文化的发展不能与社会实践相脱节,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这是考察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我国历史发展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构建着不同的文化,今天的文化是从古代文化发展而来的,这些与社会各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是相适应的。

然而强调社会实践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贬低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的意义。作者认为恰恰相反,着力探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目的正在于要充分发挥学术理论研究对于文化发展和变革的促进作用,在于如何使这种研究真正成为文化发展的内在契机。在这方面,文化工作者肩负着责无旁贷和不可低估的神圣使命。因之文化研究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文化人的职责,作者用了一个要当好“各级指挥员”的词语,进一步明确文化人,必须使自己的工作真正成为建设性的,即真正承担起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光荣使命。但是,这种创造不是凭空“创造”,好比在一张白纸上画画。为了实现这种创造,需要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科学地对待本民族的古代文化遗产;(2)科学地对待近现代、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产生的新文化;(3)科学地对待一切外来的文化成分,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4)科学地对待当前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新观念、新问题。对于这四个方面,都需要科学的态度。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真正的科学态度,必然是批判性的。坚持这种科学的批判精神,文化建设才能是建设性的。

在谈到文化的价值时,作者的《文化的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诸理论观点的回归价值》格外引人注意。作者认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关于社会发展和人本身发展的关系、关于对社会实践范畴的理解、交往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关系、否定性的辩证法等问题的重新研究上。所谓文化的哲学研究,是以实践与文化的关系为中介环节,并以这个环节的轴心展开的研究和讨论。这就将文化、社会与哲学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起来。文化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社会发展和人本身发展的关系上,还体现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地位等方面,抽象的、广泛的大文化和具体文化的关系方面——这也是需要对文化进行具体考察研究所应借鉴的最精彩的部分。

(三)具体的文化考察

作者对文化的考察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就是在对具体文化的研究方面也充满着理性,比如对民族文化及家庭文化的看法。人类的文化是由各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在讨论民族文化之前,对文化的民族性给予充分的观照和明确的界定,民族性“是指特定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活动)和他民族的差别。”从内涵上看,文化的民族性“是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的,是该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直言之,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从外延上看,所谓文化的民族性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特色、风俗习惯、情感素质、审美方式、思想内容、语言思维等心理结构在文化中的综合体现,即为每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本民族文化的体现和反映。这种文化民族性中的优秀部分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被代代继承,发扬光大,葆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活动地域、语言文字和相应的心理,这也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及影响方面也都有所不同。

作者引征了国内外诸多民族在文化方面的特色进行比较。如我国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傈僳族,山地、严寒气候培育了傈僳族人民刚强、倔强的性格。这种性格在傈僳族文化中也得以体现,其民歌即以高亢、豪放的风格著称。而居住在物产丰富、风景宜人的亚热带的傣族,其周围地理环境使这一民族的性格温顺、多情,这同傣族民歌的婉转、温柔形成呼应。就山歌而言,高原地区比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平原地带则比较流畅、轻柔、细腻平静;草原的牧歌则显得开阔、热情、奔放。这些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正如澳大利亚人之所以没有自然崇拜和对自发力的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澳大利亚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那里很少发生自然界及其自发力量的压力。至于经济生活则决定着各民族的文化形态和性质,由于经济生活的不同,就可以造成各自不同的类型的文化,所以人们有时愿意按经济形态把文化形态分成农业文化、商业文化、牧业文化、航海文化等。这就形成了文化的民族特征。我国各地发现了很多岩画,这些岩画都是为了表现不同的经济生活、劳动、信仰、崇拜,而在岩石上刻画出的各种标志、符号和图画。我国东北的牡丹江岩画、海林岩画大体上是表现渔猎的题材,内蒙古阴山岩画更多的是表现游牧、狩猎,或描绘穹庐、毡帐、车轮、车辆等器物;江苏连云港的岩画,刻的大都是神灵图像一类的东西,有的是没有身体的头长在禾苗上,禾苗生长在泥土之中,这似乎反映了原始农业和人类生命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古代东方民族对土地、农业的崇拜和信赖。这些例证说明不同的经济形态对文化的影响。当然对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民族的信仰和思维方式,民族的历史,民族的习俗等等。因此在文集中出现了很多关于民族文化的精彩论述。其中关于高句丽文化的诠释,涵盖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历史、地域、经济、思想意识等诸多方面。

至于家庭文化、近代女性文化、编辑文化也都是作者深入讨论的文化个案。由于作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学报编辑工作,因此对编辑文化致力尤多,从多年的实践中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总结出文化发展的规律。这也是本书中很有特色的篇章。

三、社会编的思考

社会编是《哲学·文化与社会》一书的最后一部分,包括三卷,阐述的问题和目前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实现和谐社会的这一目标,首先是要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既要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各方面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的发展愿望。社会公正是社会政策的灵魂。其次是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还要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等。作者重点抓住了协调人际关系,换位思考等问题,进行讨论。阐明了“换位思考”与人际关系改善和优化及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换位思考”是人际关系改善和优化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优化与否是换位思考与否的必然结果。第二,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优化是构架和谐社会所不可摆脱的必要条件。因为人际关系能否得到改善和优化,直接关系到实现科学发展观本质核心内容即关系到是否坚持以人为本,而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优化则是推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第三,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优化是“换位思考”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提出系统的入情入理的解决三者关系问题的设想和建议。

(二)关于经济社会的相关论述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弘扬创新精神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坚持用科学的规划意识、生态意识、发展意识等超前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先导,以勇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在各领域积极进行创造探索,以服务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态度谋求社会变革和科学成果。创新精神也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时间参照系是跨区域的世界性潮流和趋向;它的学科参照系是社会与自然科学的任何一个角度和侧面;它的主题参照系是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有志创新的人士。作者总结了创新精神的基本特征:反对僵化教条,打破旧的平衡;反对孤立静止,突破原有限制;反对因循守旧,创立新的模式。提倡创新精神,必须改变社会各阶层存在着的惰性十足、不思进取等不良倾向,完善创新精神的人格塑造,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树立标新立异的学术追求,提倡兼收并蓄的学研风格,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同时,在对外开放的开放度及其特点等方面,作者也作了深入的探讨。对外开放战略无论是沿边和内陆,都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的进行,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大胆实验,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地扩大对外开放度,使开放的路子越走越宽,成果越来越大。

(三)关于文化教育与社会问题的梳理分析

这一组论文涉及面较广,从历史发展的情况看,清末思想界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与开民智是中国近代的一次文化改革潮流,是改造中国近代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补充形式,虽然这一潮流有其时代的局限,但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应忽视的,是应给予肯定的。他们所批判的内容主要针对当时中国人的奴性,尤其是官场,那些居高官、食厚禄、盘踞要津的,全是秉受奴性最深的人。同时还批判了国人的麻木、虚伪、为我、嫉妒、空谈、无功德、缺少是非感、无国家思想、无冒险精神等等。提出要加强教育,兴办学校,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发民智,改变落后的思想意识和国民性弱点。

横向上作者又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重社会轻个人的家庭本位文化。西方文化的主导精神:重个人轻社会的个人本位文化。从文化视角,观照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影响,则会发现中西方不同教育价值观,对人与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先进、更加现代化、更加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则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涉及到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问题。

对国民特别是青年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教育,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对于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中国的道德教育历史久远,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的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又要不断完善现代道德教育体系,吸收传统的和外国的优秀的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创建中国式的道德教育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则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对青年学生进行孝道的教育,这本来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部分年轻人中却出现了孝道意识的缺失,在照顾老人方面、尊重父母方面、满足父母成就期待方面、给父母精神慰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认识和实践问题。作者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提出强化对当代年轻人进行孝道教育的途径和举措。这些都是值得肯定与称道的。

在论述学校教育的成功经验之后,提出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又将文化、教育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景时先生的大作《哲学·文化与社会》是由他已经发表和尚未发表的68篇学术论文组成,既各成篇章,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体系。从中可以发现他多年来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轨迹。读景时先生的文章,严肃多于轻松,也许是由于对哲学理论等方面的浅薄及哲学堂奥的高深,有些内容还没能完全读懂或理解。就是文化和社会部分内容的论述也需要认真的进行思考。仅此而已。且作为读后的一点感想,请景时先生和方家指正。

(责任编辑:卞实)

G02

A

1008—7974(2011)07—0017—05

2011—06—05

耿铁华(1941-),吉林扶余人,现为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东北师大高句丽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哲学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菱的哲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