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功能和谐与艺术个性的共生

2011-03-18李秀淮

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统一图书馆建筑

李秀淮

(烟台大学图书馆,山东 烟台 264005)

1 图书馆建筑是功能与艺术的结合体

“图书馆”作为一个处所名词,其功能发挥和艺术个性的基础都是建筑本身。为了实现功能和谐与艺术个性的共生,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基本的设计原则:适用、灵活、高效、经济、安全、美观。

适用性原则指的是图书馆必须适应功能要求。比如多功能的报告厅、展览厅、视听室等新式读者活动场所设置,能使图书馆从封闭走向开放,延伸了多元服务功能,使得现代图书馆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灵活性原则要求图书馆应摆脱一成不变的模式,充分体现新时代的智能化,做到“随机应变”。比如,在房屋使用目的上要有灵活性,对计算机应用、视听、缩微、声像、馆际联网通讯设施等应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安排。高效性原则主要强调效率。现代化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料、信息、情报等综合交流的服务中心,应该体现出其现代化管理的特征。为此,图书馆平面布局要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平面组合合理,最大程度地方便读者,充分体现高效性。同时,图书馆员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专业的精神与读者沟通,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经济性原则关注的是节约。在对图书馆环境的设计布置中,不仅要节约投资,还要考虑节能。安全性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人的安全和资料的安全。从功能来讲,应该保证出入方便,入口靠近道路、路面平坦,有充足的亮度,有必要的防火楼梯和安全出口;还要有足够的防火、防潮、防虫、防鼠、防尘、防阳光直射的条件,以保证文献的安全。美观性原则要求内外装饰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给人以美感。

上述6项基本原则无疑能够保证图书馆的功能和谐,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图书馆模式单一、缺乏个性,特别在艺术设计方面,虽然在外在建筑结构上有所创新,但是在内部结构和装饰上出现了严重的趋同现象,甚至许多图书馆的绿色植物都是相同的物种。这种现象不仅与高校发展特色不相适应,实际上也脱离了地方特色。究其本质,主要是设计中过分注重了功能,而忽视了艺术个性。因此,在建筑上如何把功能和谐与艺术个性有机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功能和谐与艺术个性的共生

首先,图书馆建筑本身既是哲理又是艺术。图书馆建筑造型自然要与技术条件相符,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样才能给人以文明道德、刻苦攻读、陶冶情操的感染力。而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周边环境设计应是绿地环抱,若再配以假山、小桥流水、雕塑、喷泉、石凳、花木,就更能衬托出图书馆的雅静,从而以宁静典雅的文化氛围吸引读者畅游知识的海洋。

其次,和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个性。图书馆建筑形象既要体现个体建筑、局部环境之美,又要体现建筑群体和整体环境之美。它应该是局部与整体、大与小、内与外的完美结合。从小处看,图书馆的一桌一椅、一花一草,虽是一个小小的局部,但它的放置就不能自行其是,而应和整个室内空间和谐统一,应和整个图书馆造型和谐统一;从大处看,图书馆的造型,不但要与周邻建筑和谐统一,而且要与整个校园乃至整个城市的风貌和谐统一,使图书馆成为这个大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烟台大学图书馆作为一所黄海之滨的高校图书馆,坐落于山海之间和谐的大自然环境之中,其设计要在和谐中体现特色,在整体中寻找个性,使图书馆建筑成为风景区的一组景观。

再次,在内容与功能中展现个性。艺术个性的表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它又是可以被表现,并为人们所认识的。图书馆建筑的个性取决于其内容和功能,它是一个阅览、储存图书文献和传递情报的场所,因此,图书馆的外形和装饰不同于办公楼,也不同于教学楼。图书馆首先是一个安静的公共性的文化学习中心。“静”是其突出的个性,因此,包括选址和内部功能布局都必须符合静的要求,艺术个性往往是在“静”中呈现张力。同时,图书馆又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其建筑风格应表现出端庄宁静的气氛。既庄重、大方,又有新意,整个建筑的布局、色彩,给人以简洁、幽雅的感觉。

3 共生及其对策

3.1 建筑设计要体现人文精神与环境的协调

高校图书馆的设计与外部环境达到统一,能够给人以美感,也能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学习读书氛围。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的设计考虑了与老馆的协调统一,显得自然天成,成为北京新十大建筑的代表作。图书馆建筑要凭借其独特的空间形象反映其深刻的内涵,使读者远远看见就会联想到这里是知识的宝库、信息的海洋,步入图书馆就会产生一种步入科学知识殿堂的感觉。这种美好而富有特色的馆舍建筑环境,不仅能激发读者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安全、舒适、整洁、绿色、生态的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调节和消除视觉疲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陶冶性情,美化心灵,有利于促进读者身心健康发展和对信息的利用,大大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

3.2 室内环境设计实现五个“统一”

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至少要保持5个“统一”,即统一风格、统一布局、统一柱网、统一层高、统一荷载,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避免功能和谐与艺术个性之间的冲突。统一风格要求图书馆在风格上与学校建筑大环境相协调,还应有自己的特色,其建筑造型要体现一种人文意蕴,给人一种美感、一种力量。统一布局则要求图书馆在设计时统一考虑内部设置、布线、采光功能设施的布局,既要实用又要美观和谐。统一柱网主要是从建筑学角度满足任意分割的需要。统一层高则主要是为了采光效果、空气流通、读者便利、运输畅通等功能的发挥。统一荷载则强调了图书馆各个部门设计上的同一性,打破了书库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明显界限。实现上述5个“统一”的室内设计,不仅有利于标准化设施的布设和使用功能的灵活转换,而且有利于在融合学校甚至所在城市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形成高校图书馆的艺术个性。

3.3 休闲功能设计重点在于“文化功能”的综合

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服务。所不同的是,图书馆提供的是文化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众多公共文化场所都引入了许多配套服务项目,比如在书店里设置音乐厅、咖啡厅、商店、会议厅、展览厅、多功能学术活动厅、声像视听室、教育培训中心、餐厅、休息厅等,这些设施是与主营业务相配套的,有些则纯粹是为了充分利用场馆,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高校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机构,增加必要的休闲功能不仅有利于主体功能的发挥,而且也能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服务。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休闲功能的设计必须紧密围绕主体功能,强调文化特色,而不能强调经济效益和场馆空间利用,否则极有可能把图书馆变成“文化大市场”。

3.4 绿化设计的关键是因地制宜

图书馆的绿化设计在考虑降低噪音、烘托气氛、休息放松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应该着重考虑因地制宜,既要与大环境相和谐,又要有自己的个性。一方面,应根据建筑的外观、室内的条件进行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空间的组织及其所体现的意境,让“绿”与“馆”相得益彰,让人如步园林。图书馆附近一般栽种一些树冠大而浓密的树木,除了降低噪音之外,还能制造景深,特别是对那些毗邻交通要道的图书馆,更需要在景观树上下功夫,形成一种闹中取静的氛围。至于花卉绿草、雕塑造型、景墙壁画、小桥流水、通幽小径、楼台亭阁、石桌木椅等,则需独具匠心,近与校内其他空间有别,远与其他图书馆设计有异。艺术之美有时候就是一种个性之美,缺乏个性等同于缺乏艺术性。

3.5 无障碍设计应注重个性中的个性

包括图书馆在内的诸多公共设施,在提供无障碍设计的时候,其基本理念是为满足各类型读者的需求,特别是身体有残疾的读者需求,因此,在设计图书馆大门的入口、走廊、门窗、楼梯、卫生间、家具时,要充分考虑残疾读者的需求,在设计上给予他们切实的人文关怀。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能够在设计中把特殊读者的特殊需求理解为一种个性化需求,并因此把这些无障碍设计融入到整个设计理念中,形成“无障碍风景”,那么,不仅可以实现无障碍设计与其他功能的和谐,也能在艺术个性方面添上浓重的一笔。

[1]田英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2]李明华.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

[3]周进良.图书馆建筑艺术的美学研究[J].图书馆,2005(1).

[4]王伟荣,何妹.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及建筑设计构想[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6).

[5]彭小莉.浅谈图书馆环境效应及实现途径[J].图书馆,2000(6).

猜你喜欢

统一图书馆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建筑的“芯”
统一数量再比较
图书馆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去图书馆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