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义斋集》题名年代考

2011-03-18娄明辉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大学士匾额年谱

●高 进,娄明辉

(1.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沈阳 110819;2.辽宁省图书馆,沈阳 110015)

《经义斋集》系清代著名大臣学者熊赐履撰著的文集,现存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刻本,并且收录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之中。依据《四库全书总目·经义斋集十八卷》提要所载:“此集乃康熙庚午赐履以礼部尚书丁忧家居时所刻,凡文十四卷诗四卷。其名经义斋者,圣祖仁皇帝所赐,御题也”。《经义斋集》卷首钱肃润《经义斋集题辞》:“经义斋者,御书手定斋额也”。[1]192由此可见,这本文集的题名是以康熙皇帝所赐匾额而成书名。但是,“经义斋”的题名是康熙皇帝何年所赐,资料记载不一致,主要有两种记述:

一种记述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史列传》与彭绍升所纂《故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熊文端公事状》均是此述。《清史列传》卷七《熊赐履》载:“(康熙)二十三年,上南巡,赐履迎驾,召对良久,遣侍卫齎御书及食物赐之,寻御题‘经义斋’匾额以赐”。[2]504彭绍升所纂《故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熊文端公事状》载:“(康熙)二十三年圣祖南巡,召对行在,赏赍有加,寻书‘经义斋’三字题其居”。[3]270

另一记述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孔继涵所纂《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文端公赐履年谱》载:“(康熙)二十八年己巳,五十五岁。春,上南巡。二月二十五日,先生郊迎。上遣侍卫关保、礼部尚书张玉书、工部尚书苏赫谆谕加餐,并赐鹿尾、鹿脯、饼糕、茶蘋婆果、羊酒。二十九日,复遣侍卫关保、二格子赐御题‘经义斋’额,并尚葠十斤,以扶孱瘠”。[3]258

彭绍升所纂《故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熊文端公事状》是由于“公之薨也,碑志之文缺焉,绍升读公书,恨未悉公行事”,而在乾隆“三十六年入京,与志契遇,得其家所书公事略,竝考集中诸疏及论学书为止状,竢史官采录焉”。[3]271熊志契是熊赐履幼子,当时任翰林院孔目,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是熊赐履去世六十二年之时。而且此时国史馆尚未为其纂修列传,而《清史列传》主要的稿本来源于国史馆纂修的大臣列传,彭绍升所言“竢史官采录”,可见当时国史馆尚未对熊赐履编纂列传,也就是说《熊赐履传》是在彭绍升纂修事状之后之事,不能早于乾隆三十六年。孔继涵编纂其外祖父熊赐履年谱是在“先生卒后之六十年,其外孙孔继涵为考证遗文,排纂事实,录为年谱一卷”。[3]262熊赐履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孔继涵编纂年谱则是六十年后的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之事。二者年代相近,难以辨析。

康熙帝六下江南,其中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和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均在江宁接见熊赐履,并赏赐物品。查《经义斋集》,熊赐履在被召见领受物品之后都写有奏折以谢天恩,“经义斋”就是其中某一次赏赐的匾额。前文两种记述不同的原因就是将两次召见混淆,虽然熊赐履在谢恩疏未记载年份,但是,细致对读,参以佐文,可以辨证:

其一,《经义斋集》卷一《谢恩疏》载:

“原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加一级臣熊赐履谨奏为恭谢天恩事,该本年十一月初一日恭遇圣驾巡幸江宁。臣遵依鸿胪寺知会随众郊迎。蒙皇上召至御前,霁颜慰问,随召入行宫榻前虚衷咨访至于再四。次早特遣侍卫臣二格子至臣私第传谕,谓念臣昔年讲幄启沃勤劳,特赐尚羊四羫、尚酒一尊、尚果三盘、尚脯四束,以示优眷。初三日复赐御笔太极图说一卷、御书圣制中秋即事诗一轴。钦此。”[1]237

按,此次康熙帝召见熊赐履并赏赐物品,未有“经义斋”匾额,断定年份,可以排除一种表述是有误的。此封谢恩奏折只记月日,未载年份。但是,根据奏折中“本年十一月初一日恭遇圣驾巡幸江宁”,查《清世祖实录》,可知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壬戌朔(初一),“上至江宁。登雨花台,观其城郭山川形势,进江宁府城驻跸”。[4]卷117而且,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未赐熊赐履“经义斋”匾额,这与孔继涵《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文端公赐履年谱》一致。年谱载:“康熙二十三年甲子,五十岁。冬上南巡。十一月朔,先生随众郊迎,特蒙慰问,召至行宫,谘访再四。翼日,遣侍卫二格子至私第传谕,谓念昔年讲幄启沃勤劳,特赐羊酒果脯,又赐御书太极图说及御制诗”。[3]258由此可见,“经义斋”题名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之说不成立,《清史列传》与彭绍升所纂《故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熊文端公事状》记载有误。

其二,又有《经义斋集》卷一《谢恩疏》载:

“原任经筵讲官礼部尚书今丁忧臣熊赐履谨奏为恭谢天恩事。该本年二月二十五日,恭遇圣驾巡幸江宁。臣遵部檄随众郊迎。蒙皇上特驻马慰问。次日,遣侍卫关保经筵讲官礼部尚书臣张玉书、工部尚书臣苏赫至臣寓邸传谕,皇上念臣居丧毁瘠,特赐御用鹿尾十匣、鹿脯二十束,细鹿脯一封、酥饼一盒、酥糕一盒、苹果六十元、尚羊五羫、尚酒三锃,尚茶一瓶,谆谕臣等加餐自爱。二十九日,复遣侍卫关保、二格子至寓,赐臣御题经义斋匾额一面,又念臣孱弱,特赐尚葠十斤,以和药饵,钦此。”[1]238

又按,本次谢恩奏折中提到康熙帝赏赐“经义斋”匾额,但是由于只记载“本年二月二十五日恭遇圣驾巡幸江宁”,依旧是月日明确,年代不清。再查《清世祖实录》,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二月癸亥,“上至江宁,阖郡士民迎驾。是日驻跸江宁府城”,[4]139可知,康熙帝赏赐“经义斋”匾额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之事,与年谱记载吻合。

其三,《经义斋集》卷尾高菖生跋载:

“己巳春仲孝感师相熊老夫子方居尤白下,恭遇圣驾南巡,既遣官存问复以御书‘经义斋’三字赐之。夫子拜谢成礼取其名其全集,盖纪帝训非特彰荣遇也”。[1]478

再按,“己巳”系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之天干地支记年,“春仲”与二月二十五亦符合,而且,《经义斋集》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70年)刊刻成书的,是康熙帝赏赐“经义斋”匾额的第二年,记述是当时之事,比彭绍升所纂《故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熊文端公事状》《清史列传》和孔继涵所纂《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熊文端公赐履年谱》都是后人记述已过六十多年之事,更有说服力。

总之,通过上述考辨可知,“经义斋”的题名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钦赐的,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系误记。

[1](清)熊赐履.经义斋集[Z]//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济南:齐鲁书社,1997.

[2]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 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清)钱仪吉.碑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清)实录馆.清世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猜你喜欢

大学士匾额年谱
证肇经先生年谱(续8)
乃琼寺旧藏匾额“灵口远徼”考释
璿题云榜 景以名传 清代避暑山庄里的匾额与楹联
包拯为何穿龙袍?电视剧有误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匾额下的刺猬
朱彝尊年谱新考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
整太监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校学员到方圆集团实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