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壶浅谈

2011-03-17姚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5期
关键词:紫泥红泥泥料

姚君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陶艺术起源于宋代,经历明清两代的成熟,发展至今,已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她的实用性,另一个便是她的艺术性。无数的紫砂艺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改进,逐渐地将紫砂的这两个特性完美融合。比如时大彬,他摒弃了传统艺人的匠气,在小壶上下足功力,使其所做之壶更加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又比如陈曼生,他虽不制壶,但他与杨彭年兄妹合作的“曼生十八式”,在造型设计和装饰上都极具美感,影响甚为深远。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宜兴紫砂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以下,简单地从紫砂的泥料、紫砂壶的分类以及养壶的学问三方面探讨一下宜兴紫砂的独特魅力所在。

众所周知,紫砂壶是公认的最佳泡茶器具,这主要取决于她的泥料。宜兴紫砂世界独有,紫砂矿只产于宜兴,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是紫砂矿的发源地。紫砂泥料粗分为紫泥、红泥、绿泥等,它们所藏矿源位置不同、性质不同,烧成后的的状态也各不相同。

紫泥深藏于黄石岩中,夹于甲泥矿矿层,因此被称为“岩中岩”、“泥中泥”。紫泥原料外观呈紫红色,烧后外观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由于矿眼不同,烧成温度和气氛变化,制品能呈现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调。红泥矿藏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质坚如石,亦名“石黄泥”。古人有:“未触风日之石骨也”之说,指的即是红泥。红泥因烧成温度偏低,故常用来制作紫砂壶等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供装饰用。绿泥也称“本山绿泥”,其含有绿色层状,原矿呈淡绿色,故名。绿泥,是紫泥层中夹脂泥,故绿泥和紫泥都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

除了原矿泥料的分类,紫砂泥还有手工泥和非手工泥之分,非手工泥更多使用机械并掺和化工。原料区分手工泥和非手工泥主要从色泽来分辨。一般来说,手工泥所制作的茶壶色泽比较纯正,容易养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显示出其独特的光泽。而非手工泥则却非如此。

泥料是做一把好的紫砂壶的关键要素之一。选到了好的料,茶壶也就成功了一半。紧接着,艺人们就要考虑如何做出一把好壶了。

紫砂壶按类型分主要有三种:光货、花货和筋纹器。光货以圆为主,在圆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花货以自然界中的瓜、果、树、竹等自然物作为题材给以艺术加工而成;筋纹器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辐射有规则线条的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为纹,故名。目前,除了有这三种传统的紫砂壶类型外,还出现了许多陶艺类的作品,它们形式多样,加入了更多创作者的个人思想与理念。

一把紫砂壶做出来以后是供人使用的欣赏的,因此,对壶就不得不有一个评判标准。紫砂泰斗顾景舟说:“抽象地讲紫砂陶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片面;神,即神韵,一样能令人意远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陶艺所内涵的和谐协调色泽本质的美;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

做壶是一门学问,赏壶是一门学问,同样的,对于紫砂壶来说,养壶也是一门学问。爱壶之人,得到了一把自己喜爱的壶,便会尽全力把她养好,喜壶的人有句名言:“有把好壶,风雅不必言。”养壶有个十字要诀:沸煮、浇淋、擦拭、摩挲、轮替。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能善于“蕴味育香”,并使壶能焕发本身纯朴的光泽。壶能养,这也是紫砂壶有别于其他艺术品的特性之一,也是她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紫泥红泥泥料
问刘十九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关于烧结红泥消化生石灰系统的改造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紫砂泥料简析
浅谈紫泥“六瓜壶”的自然雅趣
试论宜兴紫砂泥
末了
基于ANSYS变温场的真空练泥机泥料挤出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