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链条是否延伸决定能否盈利

2011-02-21苑鹏

中国合作经济 2011年2期
关键词:联合社奶业龙头企业

产业链条是否延伸决定能否盈利

本期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经济组织与制度研究室主任苑鹏

去年,农产品的价格一涨再涨,但合作社在农产品价格普涨的过程中并没有赚到钱,对于我国现有的合作社发展水平来说,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合作社利润能否增长,主要取决于合作社是否直接面对消费的终端群体。

蔬菜市场由于竞争比较激烈,如果合作社想要赚钱,就得绕过批发市场,把产品进行超市直供。和超市对接,要求有量有规模,而且要像工业品一样,连续不断地输送给超市。另外,合作社必须有能力实现订单生产,今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等。鉴于蔬菜生长的周期性和蔬菜自身的不耐储性,大量有规模的每天配送比较难以实现。

除了超市直供,蔬菜合作社还可以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把蔬菜卖给消费者,这样运作,合作社收益也比较有保障。比如,北京市大兴区的一些蔬菜合作社,他们把蔬菜直接卖给“呷哺呷哺”或“麦当劳”这样的餐饮企业。另外合作社也可以通过团购或者采摘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与合作社主动对接,目前已经开始这样做的合作社市场谈判能力通常比较强,收益也比较好。

另外,如果合作社的产品具有特色性,合作社也能大赚特赚,并且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条件下都能实现盈利。像大兴区庞各庄的西瓜已经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如果消费者想要品尝到正宗的大兴西瓜,只能购买庞各庄生产的。

所以说,合作社利润的增长,主要还是取决于合作社在产业链条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合作社所处的位置离终端市场越近,获得的收益就越明显。

畜牧类合作社与蔬菜类合作社则大不相同。畜牧类的合作社想要有所收益,则主要取决于合作社能否进入加工领域。在北京市密云县,比较突出的是肉鸡行业。这些肉鸡的销售渠道可以分为市场鸡和合同鸡。所谓的市场鸡是指养殖者自己到市场上去销售肉鸡,而合同鸡是指养殖者把肉鸡卖给北京大发正大有限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当地没有成立合作社之前,农民比较喜欢饲养合同鸡,因为开拓市场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但是合同鸡的收益会比较小,农民基本上只能挣到劳动力的成本。在成立了合作社之后,合作社投资兴建了自己的屠宰线,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鸡的收益远远高于了合同鸡的收益。市场鸡的净收益每只能达到6元,而合同鸡的收益只有2元。在2010年合作社市场鸡的饲养规模达到了上千万只,合同鸡的养殖规模则萎缩到了20万。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很明显能看到在畜牧行业中,合作社在盈利方面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养鸡户只是散户,他们面对龙头企业时,谈判力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成立了合作社,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另外,在奶业中,合作社的这种优势表现也更为突出。国外的奶业基本上被合作社所垄断,国内的奶业则是被伊利或者蒙牛这些实力雄厚的乳品企业所垄断。农民的奶业合作社能实现通过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联合购买来降低成本,但谈判力的提升并不明显。如果成立合作社联合社,这个情况就会大有不同。在山西省有一个犇牛联合社,他们是联合了当地的20多家养牛合作社而成立的。联合社的合作对象也是蒙牛和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不过,他们卖给这些龙头企业的价格是每斤奶3.6元,比原来单个合作社卖给龙头企业的价格2.8元,足足多了0.8元。对于奶业这样用“吨”来做单位的行业,这个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可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近四年以来,合作社发展得比较快,发展势头也很好,但是总体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解决农民生产或销售方面,能力有限。当然,也有一些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的主力军。

合作社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一个是横向联合,也就是同质性联合社不断地增多。联合社不仅让合作社生产资料成本大大降低,还可以让合作社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从而提高合作社的市场话语权;第二个趋势是有一定实力的合作社,开始把产业链拉长,向着初加工的方向发展。通过初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会大大提高,合作社的收益也会得到增长。

总体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平还是很低,农民的市场地位想要通过合作社很快得到提高,短期内还是难以实现。

猜你喜欢

联合社奶业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