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教材”与“跳出教材”——对《政治生活》教材情景导入的处理

2011-02-21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政治生活事例情景

徐 姹

(宁波市效实中学,浙江 宁波 315010)

“走进教材”与“跳出教材”
——对《政治生活》教材情景导入的处理

徐 姹

(宁波市效实中学,浙江 宁波 315010)

高中《政治生活》教材中第一目情景导入在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情景导入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课堂活动的生动性。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情景导入的特点,仔细研读教材,引领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思考,以达到学生在探究思考中真正消化吸收的效果。

中学政治;教材处理;情景导入

翻看《政治生活》教材,一个个案例、一幅幅图片、一组组镜头、一则则探究活动,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散发着生活的气息。该教材与其他模块的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每一框题内容,都是通过情景导入、情景分析和情景回归这样三个目,把知识和生活捆绑在一起呈现出来。教材的这种呈现方式,有利于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创新,也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既可先声夺人,又可引人入胜,能够迅速将学生引入知识学习的特定情景,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政治生活》教材第一目情景导入,它提供了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案例、资料、情景、问题,我们对这些素材应当认真阅读,适当借鉴和运用。

一、研读教材,用好用透素材

《政治生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根据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内容组织教材内容。这就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及感染力,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对教材提供的素材要利用好,有些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和探究,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第一目,通过六张照片展示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使学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探究与共享中的两个问题导入本框的学习。

教材提供的有些案例和资料比较丰富,但由于篇幅所限,仅提供了故事梗概,我们可以深化和拓展,用好用透素材,使之更加生动、丰富,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展开联想,引发共鸣和思考。如《民主监督》第一目,教材假设了这样一个情景:面对民警的行为,小刘愤怒地说:“民警怎么可以这样?我要去告他!”,而老刘想了想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点亏就吃点亏,我们忍一忍吧。再说,我们也没有告他们的权利”。小刘和老刘的观点对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评价他们俩的观点,明确公民有民主监督的权利及具体内容。

老刘回到刘村,把事情的经过向村民们一讲,村民们听了个个为老刘抱不平。假如你们都是该村村民,你们会为老刘出个什么主意?为什么?通过回答,学生初步明白有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

情景继续创设,故事继续发展,也可以让学生来续编这个故事。老刘找到了本村的镇人大代表老吴,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要求人大代表老吴为他作主。老吴能否为他作主?学生讨论引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当地一家新闻单位得知此事后,派了两名记者专程赶到刘村进行采访。对此学生可讨论舆论监督制度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小刘听了村民甲的意见,写了一封举报信,寄给了上级信访监察部门。监察部门很重视,派专人进行调查。查清事实后,责令派出所对值班民警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并对老刘赔礼道歉,补偿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这一活动的探究,学生明确了信访举报制度的方式、特点和作用。

二、创设活动情景,增强学生体验

新课程注重强调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材中的许多事例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相关的、丰富的活动情景,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比如,让学生角色扮演,模拟听证会、调查、制定监督方案,采访人大代表,登录所在政府的网站,模拟“联合国”等例。例如,《民主选举》第一目,笔者则模拟一场海曙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从“选民登记→选区划分→候选人推荐→候选人竞选演说→投票、计票,记者采访选民和候选人”等这些环节,通过活动,学生更加理解几种选举方式的区别,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公民要珍惜自己手中的选举权利。

再如,《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这一框时,笔者带学生来到万安社区,学生们首先听取了居委会主任对居委会的性质、功能和民主管理等相关内容的介绍,然后参观社区,感受社区丰富多彩的民主、文化、体育生活。接着学生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探讨基层民主建设情况,讨论“居委会与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学生亲身感受基层民主生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行使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既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又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政治。

三、引入新近事例,弥补教材缺憾

教材中的事例虽然都是比较典型优质的,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时代性和地方性,这是教材编写者本身无法克服的缺憾,我们在处理教材事例时要尽量弥补这一不足,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吻合的最新事例和具有本地化的素材,使事例更富有时代和乡土气息。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第一目,由于教材只是材料的罗列,学生感悟不深,感觉远离自己,笔者选用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方言节目宁波电视台《阿拉讲大道》中的内容。2009年5月14日讲大道记者到水尚阑珊小区采访居民出行难问题,并就此问题采访庄桥街道负责人,街道负责人和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尽快解决此问题。选用这样的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笔者及时引入:①为什么《阿拉讲大道》这么受观众关注?②结合材料回答该节目对改进政府工作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③你还知道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探究,回顾和学习了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途径和意义。

四、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

教材第一目是通过创设情景,提供有关案例、资料,并通过“探究与共享”中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然而,有些问题问得过大,又有些脱离生活,让学生无从下手。如“你如何看待宗教现象?怎样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有些问题要等整框内容学完后才能回答,如“我国发展基层民主有什么意义?”我认为问题设计要有一定梯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知识随着情景提供的问题深入而有序地展开。例如,《民主监督》第一目,教材用层层推进的方式提出了4个问题,学生对这4个问题的依次回答,会逐步明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哪些合法的渠道,一个公民应该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设计的问题也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如果提出的问题偏离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就不大容易理解。例如,《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一目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笔者首先更换此材料,选用宁波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内容,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①市长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②作为宁波市民,市长的承诺与我们有什么关系?③市长代表市政府作公开承诺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④假如你竞选宁波市市长你会怎么做呢?通过解读案例,一一回答问题,导出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为民排忧解难的政府。

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不是教师的“圣经”,而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主动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对教材作认真的研读和合理的处理,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何轶群.思想政治教材事例的处理艺术[J].文科爱好者,2009(3).

徐 姹(1976-),女,浙江宁波人,中学一级教师,学士学位。

李雪虹)

猜你喜欢

政治生活事例情景
情景交际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楼梯间 要小心
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政治生活》中几个难点问题的破解
巧抓主语归类设问5招玩转《政治生活》主观题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