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对氯苯氧乙酸钠对番茄安全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11-02-20张治家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7期
关键词:国光乙酸钠氯苯

张治家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

茄果类蔬菜开花结果对温度要求较高,番茄遇低温(12℃以下)和较高温度(25℃以上)都会落花[1-2]。落花落果本是植株生育过程中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平衡的结果,但过多的落花落果会影响产量。植株体内源激素的变化与落花密切相关。应用生长调节剂可防止落花落果,刺激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及子房膨大,诱导单性结实,促进坐果及果实膨大[3-4]。为了明确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的促进作用,选择其最佳用量,本研究进行了田间试验及室内测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国光防落素(坐果灵)(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生产)。供试作物为北方温室大棚种植的番茄,品种为TF412号。

1.2 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太原市小店区贾家寨村大棚内。土壤类型为黏壤土,前茬作物为油菜,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5%左右,每公顷施有机肥2250 kg。试验田管理同常规管理。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4个剂量、1个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和清水对照,共6个处理: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 mg/kg;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20mg/kg;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25 mg/kg;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40mg/kg;国光防落素(坐果灵)15 mg/kg;清水(CK)。每处理 4次重复,24个小区,小区面积25 m2,随机区组排列。

本试验于2010年10月16日(番茄坐果初期)用手摇喷雾器进行喷雾,根据试验要求对已开花番茄进行整株喷雾。药后7,12,22 d进行安全性及各项指标的观察、测定。待果实成熟后,取样对其进行品质测定[5-6]。

1.4 调查内容和方法

药后2~3 d观察药剂对番茄的安全性,药后7 d记录各重穗的坐果率。药后7,15,20,30d调查果实最大横径,比较膨大速度,称单果质量,记录畸形果数[7-8]。

累计采收小区全部产量,比较处理与对照小区产量,计算增产百分率。

将采回的果实进行可溶性固形物、糖分、酸度、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安全性的影响

用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20,25 mg/kg处理3 d后,叶、花、果实没有发现异常表现及药害反应。8%对氯苯氧乙酸钠40mg/kg处理对叶、果实无药害,但对花有一定抑制作用。

2.2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重穗坐果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20,25,40mg/kg处理及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坐果灵)对番茄坐果均有促进作用,其中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20mg/kg坐果率最好,达85%;对照药剂次之,坐果率为81%;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 mg/kg坐果率也达到73%,远远高于清水对照31%的坐果率。

表1 番茄重穗的坐果率

2.3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膨大速度、单果质量及畸形果数的影响

2.3.1 番茄膨大速度测定 由表2可知,喷施不同剂量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处理前(药后 7 d)、中(药后 7~12 d)、后(药后 12~22 d)3个时期,中期膨大率均较高,其中,25,40mg/kg处理膨大较快,与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及清水对照比较,前、中、后3个时期膨大速度都快。

表2 番茄膨大速度cm/d

2.3.2 番茄单果质量测定 由表3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 15,20,25,40mg/kg处理的同一时期番茄单果质量均高于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和清水对照,其中,20mg/kg处理单果质量最大,达165 g,4个处理的单果质量均高于对照药剂(140g)和清水对照(132 g)。

表3 不同处理的番茄单果质量

2.3.3 畸形果率的测定 由表4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25,40mg/kg处理畸形果率分别为5%,12%,其他处理无畸形果。表明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用量越大致畸机会越大。

表4 畸形果率

2.4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由表5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20,25,40mg/kg 处理及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清水对照试验株的总产量分别为268,273,318,224,244,210kg。其中,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25mg/kg的总产量最高,为318kg;20mg/kg处理总产量次之,为273 kg,这与杨秀荣[9]研究结果相似。而且处理的总产量均高于清水对照,增产率为6.7%~51.4%。

表5 番茄产量kg

2.5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2.5.1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由表6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 15,20,25,40mg/kg 处理的番茄,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4.75%,5.13%,5.25%,5.25%,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坐果灵)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1%,清水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0%。表明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能力。

表6 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2.5.2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糖分的影响 由表7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20,25,40mg/kg处理的番茄,总糖含量分别为4.50%,5.80%,4.50%,6.30%,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坐果灵)处理的番茄总糖含量为3.96%,清水对照的番茄总糖含量为3.38%。

表7 番茄总糖的含量

2.5.3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酸度影响 由表8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15,20,25,40mg/kg处理的番茄,其总酸度的含量分别为0.54%,0.28%,0.39%,0.42%,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坐果灵)番茄总酸度的含量为0.41%,清水对照番茄总酸度的含量为0.44%。

表8 番茄总酸度的含量

2.5.4 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对番茄维生素C含量影响 由表9可知,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 15,20,25,40mg/kg 处理的番茄,其维生素 C 含量分别为 13.23,14.28,15.09,14.06 mg/100g,对照药剂国光防落素(坐果灵)维生素C含量为13.62 mg/100g,清水对照维生素C含量为12.15 mg/100g。

表9 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

3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用量过高,可能会对番茄坐果率、总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用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处理番茄,不但可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质量、提高番茄的总产量,而且对番茄的品质会有较大改善(如可溶性固形物、糖分、维生素C含量增加)。

试验结果表明,番茄施用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应注意用量,而且要用雾化好的器械进行喷施,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10]。从安全性及增产效果综合考虑,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用量20~25 mg/kg为最佳。

[1]姚满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7):43-45.

[2]王艳芳.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开花坐果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1-13.

[3]马宏玮.几种叶面肥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9,20(2):92-94.

[4]阳新平.几种植物生化营养素在番茄和蕹菜上的应用效果[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3):229-232.

[5]温国泉.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4):1177-1181.

[6]智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9):30-31,70.

[7]鄂利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设施蔬菜中的应用 [J].北方园艺,2003(1):12-13.

[8]程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6):39-41.

[9]杨秀荣.0.11%对氯苯氧乙酸钠AS在番茄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2):32-34.

[10]杨景杰.设施番茄栽培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4):101-102.

猜你喜欢

国光乙酸钠氯苯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Application of the edge of chaos in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氧化钙抑制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氯苯生成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叫桃的女人
寻找一个叫桃的女人
不同质量分数乙醇、乙酸钠溶液对双乙酸钠结晶过程影响
2-(4-氯苯氨基)甲基苯酚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混二氯硝基苯氯化制备1,2,4-/1,2,3-三氯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