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ET-CT检查的护理配合

2011-02-20李鸿丽王立红史莉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放射性护理人员检查

李鸿丽,王立红,史莉萍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PET-CT(俗称派特)即最先进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和先进的高分辨多排螺旋CT“两强结合一体化组合型”大型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设备,同时具有PET和CT的检查功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互补,一次检查同时提供病变精确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代谢改变的信息,明显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由于PET-CT检查有许多特殊的准备和要求,需要给予护理配合,若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误差甚至检查的失败[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9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进行肿瘤筛查者92例,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30~80岁,平均(57.7±7.4)岁。吸烟者及曾经吸烟者20例,吸烟量10~40包/年,承认二手吸烟者23例。病理类型:腺癌54例,黏液腺癌35例,印戒细胞癌2例,类癌1例。分化程度:高分化癌28例,中分化癌42例,低分化癌19例,未分化癌3例。所有受检者行全身PET-CT显像,范围为头顶至双大腿上段。PET-CT扫描后行屏气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 (扫描参数为120 kV,32 mAs,125 mm层厚)。对所有图像进行分析记录。

1.2 检查方法

PET-CT所用示踪剂18F-FDG,由中国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剂量为 370 MBq(10 mCi)左右,放化纯度>95%,检查前患者需禁食至少6 h,血糖控制在3.9~8.3 mmol/L,如血糖大于8.3 mmol/L,要做好记录。静脉注射18F-FDG后,患者需安静休息40~60 min上机检查。

2 结果

本组92例患者中,45例最终诊断为无复发转移,47例最终诊断为术后复发转移,其中,11例为局部复发,25例为多发转移。除1例外均明显放射性摄取增高 (最大SUV1.1~71.10)。头部及腹部未见重要异常发现。电话随诊41例(时间3~15个月)均无异常发现。通过与最终诊断结果对照,PET-CT最终正确诊断88例,3例假阳性诊断,1例假阴性诊断。其灵敏度为97.2%,特异性为92.0%,准确性为95.1%。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向受检者解释检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测定血糖,称体重。 静脉注射显像剂:根据检查目的不同,选用不同显像剂。注射后请安静休息,不要与人交谈,不要看电视,避免紧张体位。检查前需按医嘱要求饮水,检查等待过程中不需要憋尿,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排尿时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和衣裤。

3.2 静脉注射18F-FDG的护理

接受检查的患者,需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氟18,因此,注射完药物的患者是一个移动的放射源,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伤害力,通过开展学习讲座,晨间提问,中、短期培训等方法提高护理人员对特殊专业、技能的认知。克服谈“核”色变的畏惧,加强对特殊专业的热爱,既要重视又要合理防范是首要任务。其次,加强专科理论技能的学习,护理人员除熟练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同时还要加强放射性核素分裂、注射、给药及放射量计算、防护等理论及操作技能,严格按公斤体重注射药物,防止渗液、漏液。时间是防护的一个重要因素,尽量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是至关重要的,要求护理人员技术纯熟,动作轻快、准确[2]。注射后所用的注射器及有关物品必须按放射性废物处理办法严格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照射。核素显像检查者,注射后离显像检查一般有一段间歇期,需要患者在专门候检室等待,嘱咐患者不要随意远离自己的床位,要尽量减少患者之间的相互照射。

3.2 心理护理

使患者了解检查前的准备、检查程序。营造家庭式环境,让患者感到舒适,又能够在轻松等待检查的同时增长医学知识。接诊人员主动热情,衣着得体,言语亲切、温和,使用文明用语,不厌其烦,对患者尊重、关心,并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及适应科室环境,与患者建立和睦信任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对检查的顾虑,缓解其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检查。

3.3 术中护理

上检查床前请先取出体表的金属物品(如腰带、钥匙、项链、手饰、硬币等)。考虑到胚胎和胎儿对辐射的敏感性,以及放射性药物可能通过乳汁排出的因素,因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多数放射性药物均属禁忌。故给育龄妇女注射前应询问其是否怀孕及哺乳。哺乳期妇女如必须进行核医学检查,应在注射放射性药物后暂时停止哺乳,并与婴儿隔离,至体内放射性药物降至安全水平方可与婴幼儿接触。做体部PET-CT检查需要双臂上举,一般检查时间在15 min左右;脑部检查不需要双臂上举,手臂放在身体两侧即可,一般检查时间在10 min左右。检查结束后,医生根据图像预览确定患者可离去或增加体位,有时需加做延迟像(注射显像剂2 h后),针对不同情况要向患者做好必要解释,以取得理解与合作。在检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对症处理。

3.4 术后护理

检查完毕后,因患者在同一体位下扫描时间较长,上臂、下肢及腰背部常有不适感,在协助患者下检查床前,应对这些部位进行轻轻按摩,以尽快解除其不适感。此时患者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尚未完全代谢排出,要告知其饮白开水1 000~1 500 ml,并在2 d内多饮水或进流质饮食,以加速药物清除排泄[3]。排尿后厕所要及时冲洗,带尿管者引流袋中尿液要及时倾倒,接尿器也要及时清洗以免污染环境。最后,告知患者领取检查报告的时间。

4 小结

癌症早期,癌细胞在人体内尚未形成明显肿瘤时,其代谢水平即可明显异于正常细胞。PET-CT显像结果类似医学人体影像的“半透明人”,它能够灵敏地捕捉到早期恶性肿瘤生物代谢特点,形成扫描图像上明显的“亮点”,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4]。因此,PET-CT显像技术被形象地称之为早期探测肿瘤的“神眼”。同时,对冠心病、癫痫等神经和精神系统疾病等都可早期诊断。在PET-CT检查过程中,掌握适当的注射方法、部位及时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也相当重要[5]。

由于PET-CT检查有许多特殊的准备和要求,需要给予护理配合,若对这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可能导致检查结果的误差甚至检查的失败。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和学习体会就PET-CT的护理配合作初步介绍和探讨,以克服因护理配合不当而影响核医学检查结果。解除患者的紧张感,使其情绪稳定,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资料。本组肿瘤患者行PET-CT检查,由于护理工作细致到位,密切了患者及家属和工作人员的关系,提高了肿瘤患者在检查中的依从性,减少了影响检查的干扰因素,使PET-CT图像质量得到了保证,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1]张素仙,李兰芬,高凤国.人性化护理在大型仪器检查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3):57,62.

[2]潘中允.PET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2,362.

[3]付占立,王荣富.能量底物环境对18F-FDG显像的影响[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2,24(2):55-58.

[4]吕杰,孙艳美,孙玲,等.结(直)肠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显像检查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3):767.

[5]路连凤,孙志新,杨霞,等.肿瘤患者PET全身检查的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1,16(11):162.

猜你喜欢

放射性护理人员检查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Playjng with ch & sh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