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补白

2011-02-20浙江倪妙香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小珊迪大榕树榕树

浙江 倪妙香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品位文本,从而与文本、与作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内心中、在情感上与作者融为一体,方法有很多,填补文本空白,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文本“空白”,就是文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需要读者去想象的部分。每一个文本都蕴含着无数未挑明的空白之处,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体会,去填补。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的“空白”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填补,拓展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使他们能够更深地进入文本,获得独特的体会。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内容的“补白”是最多见的。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填补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填补情节空白

作者或教材编辑者,由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中,省略一些情节。教师若能挖掘补白,就能使内容更丰满,体会更形象。

[案例一]

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棵茂盛的大榕树,当教学到百鸟在榕树周围飞翔时,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鸟贴到榕树上去。

师:同学们课前已画好了小鸟,让我们的小鸟飞起来,在大榕树找个家吧!

(生在大榕树上贴小鸟)

师:你放飞的小鸟在大榕树上干什么?

生1:我的小鸟在大榕树上唱歌。

师:唱什么歌呢?

生1:想唱什么就唱什么。

生2:我的小鸟在大榕树上捉虫子。

生3:我放飞的小鸟拉着榕树的枝条在荡秋千。

生4:我的小鸟在榕树上安了一个温暖的家,安居乐业。

师:你们觉得小鸟在大榕树上怎样地生活着?

生5:它们温馨、舒适、快乐地生活着。

师:所以作者最后发出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课文中,作者只写了有很多鸟在这棵树上做窝以及群鸟飞舞的景象,而没有描写鸟在这棵树上生活的情景。教师通过对课文情节空白的填补,使学生了解到,天堂之所以是天堂,除了榕树大、茂盛,在榕树上栖息的鸟多之外,最重要是鸟儿在榕树上幸福、和谐地生活着。同学们放飞的小鸟在大榕树上生活的场景,正是对鸟的天堂的诠释,也是课文的精髓所在,更加深了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理解。

[案例二]

曾听一位老师执教《小珊迪》,她的课堂出现了一个亮点,正是运用了“空白”填补的方法,她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师: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小珊迪不退还那13个便士,他可以用这钱干什么?

生1:他可以用它们来买吃的,和弟弟饱餐一顿。

生2:他可以用这钱给自己买棉衣棉鞋,免得自己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着的脚冻得通红。

师:是的,小珊迪可以拿着这钱去做很多的事情,但是,小珊迪抵制住了诱惑,坚决要把找来的钱还给“我”,途中可怜的小珊迪被马车轧死了。多么诚实的小珊迪,多么守信用的小珊迪啊!

这篇课文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其间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小珊迪不还那13个便士,他可以用这钱干什么,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合理补白。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刻地感受到了饱经饥饿的小珊迪美好的品质,他的可怜、诚实,深深打动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二、填补心理空白

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的范文都有心理活动的空白,填补它们,能增加学生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对课文的感悟力。

[案例三]

教师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冲向教学楼前,心理会怎么想,最希望看到什么?目睹了已变成废墟的教学楼后,父亲内心又是什么感受?学生通过想象,感受父亲强烈地希望儿子阿曼达平安无事的愿望,以及愿望落空后的悲伤、担心。在朗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这句话时,很好地读出了父亲的失望、悲痛和对儿子的担忧,以及那种歇斯底里的状态。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父亲看到学校前与看到学校后心理活动的填补,让学生能比较形象地感知父亲悲痛的心情。朗读时,情感迸发得更强烈,使“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 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与体验,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朗读时才能做到有血有肉。 通过“空白”填补,让学生在想象填补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让他们仿佛进入了角色,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了一体。这样的阅读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这样的阅读带动的是学生真实的感悟和思考,也能准确地读懂课文的主题,使自己受到语文的熏陶。

[案例四]

《白杨》一课结尾写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学生结合课文的情景发挥了想象:爸爸在沉思,自己的孩子能否适应边疆的生活,能否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微笑是因为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像小白杨一样,在父辈的影响、教育下,扎根边疆,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为此感到很欣慰。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填补父亲心理活动的空白,学生在想象中获得“奉献既是快乐”的真切体验,激发了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同文本中的人物引起了共鸣,情感得到了升华。

像这样的文本心理空白,还有很多,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填补文本心理空白,能让学生与人物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除了上述的文本内容补白外,标点符号的补白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标点符号的作用是表示语音停顿或表示语气语调等,它们可以传达出文本的感情内涵或隐含情节。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富有情感的符号空白,引导学生体验和填补,激发他们产生共鸣。

[案例五]

《慈母情深》中有这么一段话: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我让学生思考,当我跑出去后,会想些什么,干些什么?对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有学生说:“他会想:我们家这么穷,但母亲仍然肯拿出钱来给我买书,真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母亲。”有的说:“他会想:母亲工作这么辛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肯拿出这么多钱为我买书,真是一位无私的好母亲。”还有的说:“他会想:母亲工作如此辛苦,自己却还要向她拿钱买书,实在太不应该了。母亲这么瘦弱,我应该买点补品让她补补身子。”

母亲是伟大的、慈祥的,但文本中,作者没有用轰轰烈烈的词语来赞美母亲,只是通过一件小事来品位母亲伟大的精神。教师通过引导文本中省略号的补充,使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而且,更感受到了母亲慈祥、无私的、崇高品质,使他们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感染。

教师要学会通过引导学生填补人物心理活动的空白,填补文本内容的空白,填补标点符号的空白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学生填补文本空白的过程,是他们学文本、悟文本、提升文本的过程。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填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深地进入文本,与文本和作者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内心、在情感深处与作者融为一体,获得独特的体会,最终提高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猜你喜欢

小珊迪大榕树榕树
榕树街121号
亲爱的大榕树
榕树的美髯
榕树
老家的大榕树
《小珊迪》教学设计
自主阅读 整体感悟
榕树军团来了
校园里的大榕树
《小珊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