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情趣教学提高作文能力

2011-02-20福建杨碧云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入题评议习作

福建 杨碧云

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情趣教学正是通过调动学生积极心理因素,使之产生某种学习激情的教学方法,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从谈话入手 激发写作欲望

习作教学前,教师谈话入题成功与否,检验的标准是能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拓展写作空间。教师应十分重视处理好这个环节。

1.创设情境入题

在教学”回信“时,我拿出一封我班前班主任写给学生的信。先读了信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猜猜是谁写给他们的,再说说由信的内容而引入的生活的情境,便不会视写信为畏途,觉得有话想说,有话可写。

2.以身示范入题

在教学《自我介绍》时,我介绍自己的特点是“特别笨”,然后讲了一个故事:我做错了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想沿着车尾方向走肯定是没错,可是因车停下前转了个弯,结果南辕北辙……介绍完后,让学生谈谈对老师了解了哪些,从哪些地方知道的。最后启发学生介绍自己,让老师也了解他。以身示范入题有一个优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能唤起他们对类似生活经历的回忆,激发他们交流的欲望。

3.评析鉴赏入题

在“记一个___人”的作文教学时,我是这样入题的,先出示一段外貌描写:“小华长得玲珑小巧,长长的辫子,樱桃小嘴,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眉毛像蘸了墨水的刷子刷上去似的……”然后让学生评议这段话,学生发现这段话有程式化的缺点。樱桃小嘴、炯炯有神,刷子刷上去的眉毛等根本不符合我班学生小华的特点,作者是为了追求语言的新奇而胡编乱造。之后我因势利导,以该例引入写人要写出特点的观点,然后切入作文教学。这种导入有一个好处,既分解写作重点,又自然引入作文教学。评析鉴赏入题可根据不同作文重点设计不同片段,以期达到一石二鸟的功效。

谈话入题的方法很多,但应注意两点:①谈话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回忆,拓展写作空间,切忌教师侃侃而谈。 ②谈话的方式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师设疑,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说出来。

二、从生活入手 表达真情实感

其实实感来源学生丰富的生活经历。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儿童生活,使儿童无法从生活中摄取丰富的感情表象,作文时苦于“无内容可写”只好瞎编乱造,作文兴趣自然不高。如何变“无话可说、无话可写”为“有话想说、有话要写”,这当中就有一个激活学生生活联想的问题。生活积淀,是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这种积累,大都以无意识积累为主。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法唤醒这样的积淀,改变学生无事可写的状态。这就要注意:

1.求真

即不求新、不求奇。有的教师在学生选材时要求学生做到事例新奇,语出惊人,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小学生的生活本身不具备这一特点,这种要求是人为的为学生设置障碍。事情只要是真有其事,就可写,关键是指导如何把旧事写出新意。

2.求实

即不求大、不求高。“大”即大题材,高即“立意高”。我们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要写得充分充实就行,不能拔高习作要求。

3.求情

即不虚饰、不造作。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求所写内容不虚拟感受,不故作多情,只要是能表现对事物真实的认识,抒发真切的感情就可写。

唤醒学生生活联想,可以遵循两条基本思路:

1.小中见大。例如家庭中,黑白电视机“下岗”,新彩电“上岗”,反映生活变迁,社会进步。如此一类的例子,让学生再说一些可以唤起学生生活联想,找出许多事例。

2.旧事出新。例如有位学生写自己喜欢钓鱼。一次,他把钓到的鱼送给同去但没钓到鱼的人,回家太晚了,被母亲“数落”了一通。母亲知道原委后反而高兴,从而得出“钓鱼是一种乐趣,而关心他人更是一种崇高的乐趣”的感悟,不落俗套,很有新意。

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过程中,不设障碍,不定框框,让学生以生活为写作的大背景,自主选择题材,鼓励学生写真事、道真情、述实感,这是让学生产生写作欲望的基本前提。

三、从评议入手 巩固写作情趣

习作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年龄的特点,引发学生对习作产生持久的兴趣。在评议教学中,我们应从写作知识、写作技能的指导上入手,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材料取舍、审题立意等,还要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创新精神等方面着眼。

如何在评议学生习作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如为学生创造展示天地:可在黑板报上、自编班报上、校报上刊登学生的优秀文章。教师可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印发给每位学生阅读,还可组建作文兴趣组,利用刊物发表学生作文,开作文评讲会……

除了这些方法外,在评价机制上,可采用等级制对学生进行激励。具体做法是把作文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第一次评议时,有意识控制A级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A级,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抓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给予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形式通知家长,家校结合,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还可采用互评作文的形式,学生间互评作文能提出好建议或意见的,给评者“作文评价能力”栏目加红五角星。

猜你喜欢

入题评议习作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辽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入题”“破题”和“点题”
乡土文化资源与高中历史学科整合的实施办法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的回报模式分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