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

2011-02-19天津科技大学王凤玲孔林涛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辅修双学位跨学科

□天津科技大学 王凤玲 孔林涛

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

□天津科技大学 王凤玲 孔林涛

文章探讨了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培养跨学科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论证了改善学有余力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等的辅助作用;分析了辅修双学位教育的体制、政策、教学、质量等被边缘化的各种因素。

双学位;重要;辅助;边缘

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我国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辅修双学位教育主要是在本科阶段授予的学士学位,属于本科教育的范畴。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生修读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辅修另外一个学科门类的专业,成绩合格,经学校审核,同时颁发的两个学士学位。辅修双学位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学位制度出现,虽在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且仍属于探索阶段,一般属于自主办学范畴,但是,在国外却很普遍,不但有双学士,还开设了双硕士和双博士学位等。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辅修双学位教育就被提及,并指出“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各种试验,例如,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等”;1998年《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则提到,“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求各学校积极开办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知识构建的教育环境。

如今,我国辅修双学位教育形式多样,一般是在本科第二年开始,修学三年与主修专业同时修毕。辅修双学位教育形式有以下几种:有的学校集中开班,利用双休日修读,有的利用寒暑假修读;还有的学校分散修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随学校开设的专业修读(不分年级;不分专业)进行,有的只随学校限定班级修读;还有的跨学校选修专业,校际之间互相承认。不管是哪种修读方式,必须在获取主修学位的前提下,修读完教学计划的全部学分并经考核合格,才能同时获取双学位证书。

一、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重要途径

1.辅修双学位教育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绝对的分界已不存在,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具有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逐渐被社会所认可。

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辅修双学位教育通过两种不同的学科领域,通过不同视角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领域,以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实践创新,寻求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以满足社会的要求。

2.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改善学有余力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学校开办辅修双学位教育,为学生提供自主知识构建的教育环境,这对加强学科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科技大学顺应时代的要求,于2000年开设了双学位教育,从而改变了单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了学生自主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机会,成为我校培养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创新教育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校辅修双学位的学生达到一千余名,他们通过跨学科交叉学习,进一步达到学科间知识融合的目的,使得很多学生在择业上受益。

3.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实施双学位教育,突破了狭窄传统的专业领域范围,可以使不同学科专业的思维理念、研究方法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进而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使学生具备了在不同学科交叉点上孕育创新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天津科技大学拥有理、工、文、经、管、法等6类学科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多学科优势,逐步扩大了双学位教育门类,为非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英语专业、为非工学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为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非管理类的学生开设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非法学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法学专业等。随着双学位专业的不断增加,逐步固化了学校的办学传统,突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使辅修双学位教育成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4.辅修双学位教育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实施双学位教育是充分发挥综合性高校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利用效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措施。从办学效果看,各校大多倾向于利用文科类、经济和管理类资源开设双学位教育。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相比工科类专业,办学基础和资金等教育资源费用较低,二是学生学费也较少,三是工科传统高校的学生受益面相对更大,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双学位教育拓宽了高校的服务面,避免了专业、实践、实训等的重复建设,能够形成群体优势,有利于整合设备、师资等多方面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尤其对于相对投资不足的高校,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辅修双学位教育对学生知识结构体系构建的辅助作用

1.辅修双学位教育对构建学生知识结构的辅助作用

双学位教育是在主修专业领域教育的基础上,跨学科修读的第二个专业领域。双学位的主干课程开设的一般是专业的核心类课程,约16-18门,且控制在50学分左右,其中实践、毕业设计或论文等环节10学分左右。学生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下,可以系统和全面地获得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使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融合,文理渗透,从而对丰富和扩展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起到辅助作用。

2.辅修双学位教育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辅助作用

由于跨学科领域不同课程内容知识的结合,从而形成了融合一体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接触不同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在不同学科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比较与实践中开阔视角,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多学科的学术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学术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3.辅修双学位教育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辅助作用

高考后学生选专业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所录取的专业可能并不如意,加之各高校对转专业的学生均有较严格的控制。而辅修双学位教育,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理想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使志向和兴趣同所学专业知识尽可能保持一致,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使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也充分实践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不可能在有限的学时学分内授予学生将来工作的全部知识,但学生可以在学校得到将来适应社会需求和获取知识的技能。由于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师指导较少,学生必须经过大量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来完善知识积累,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4.辅修双学位教育对增强学生就业及竞争力的辅助作用

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和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辅修双学位教育越来越显示其就业优势,其就业面和就业竞争力远远高于只有一个学位的同学。此外,双学位的取得,不仅仅是知识面相对较广的体现,更体现出学生勤于学习、创新能力较强等综合素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考研的选择面。

三、辅修双学位教育边缘化问题

1.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研究被边缘化的思考

辅修双学位教育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的成果,然而,其教学研究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表现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研究不足,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研究不够,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与课程之间连贯性不强,缺乏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课程,课程内容知识面缺少广度和新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不足,理论与实践不协调,实验、实践内容与理论教学相比不够充实等等。

从我校开设辅修双学位情况看,学生来自40多个不同专业,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基础和分析理解能力各有差异,教师的教学计划往往缺乏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授课程不免会有应付现象。此外,教师对教材研究不足,没有适应辅修双学位教育的特色教材和参考资料。对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的教学研究工作的边缘现象,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

2.辅修双学位教育体制建设、教学管理被边缘化的分析

目前,学校的教育体制比较健全,各种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对教学及教师的奖励比较明确,而辅修双学位教育的管理却没有得到学校政策的很好扶植,其体制建设、经费投入、师资利用等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辅修双学位教育的体制各学校不同。有的学校由教务处直接管理,有的学校由各承办学院管理,还有的学校由成人教育管理等。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单独的管理机构,多以代管的方式存在。此外,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的待遇没有纳入正常的教学范畴,从而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课程任务安排和教师的质量及其政策的执行力度等被弱化。二是双学位的专业设置多由所开办专业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很难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设置。三是学校很少主动支持双学位专业建设,基本没有资金投入,这种经费上的不足,也限制了双学位的发展。四是课程的实践环节少而又少,资源共享的利用率不高。五是学生的档案信息管理未能纳入正常的管理范畴。六是一般双学位课程多安排在双休日进行,而有时授课的教室又往往被各种考试,诸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大型考试所挤占,使得计划中的正常教学安排和管理都不能得到保障。

3.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质量被边缘化的现状

与主修专业相比,双学位教学质量管理在学生的入学审核、组织管理、课程安排、教师选用、教学授课计划、课程质量、考试、毕业审核等教学与管理环节上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出勤情况较差,特别是旷课情况比较严重,从学生的反映情况看,教师的停课、调课、待课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直接影响辅修双学位教育的教学质量。

4.辅修双学位教育政策扶植边缘化的状况

十几年来,各学校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开设了双学位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然而,尽管国家积极提倡各学校设立辅修双学位教育,但至今尚没有明确的管理政策出台,其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和培养目标等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的毕业待遇亦不明确,学位证书没有统一格式,信息管理也不系统。虽然各校从加强管理的角度,纷纷制定了双学位管理规定,明确了修学条件、学位要求,研究和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但总体来讲,各校对这种办学模式的政策扶植还显得缺少积极性,加之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和质量监控、评教机制等政策还不到位,所有这些,无疑都困扰着双学位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深入发展,因此,辅修双学位教育政策扶植边缘化的现状急需改观。

[1]边士洪.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2).

[2]陈学敏,等.双学位本科教育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2).

[3]王新庄,等.双学位本科培养:理念、模式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4]谭玲玲.关于上学位本科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

G647

猜你喜欢

辅修双学位跨学科
地方高校双学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我国高校金融学辅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以西北大学为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的毕业生从业状况调查研究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中原工学院双学位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医学院校开展双学位教育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