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刺法在筋伤病的应用举隅

2011-02-11徐敏旌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8期
关键词:经气经脉腕关节

徐敏旌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医院,272100)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巨刺法治疗筋伤病(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一定经验。此法取穴少,见效快,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腕关节盘损伤

患者,女,33岁,2008年2月就诊。右桡腕关节功能受限,腕作伸屈旋转动作时疼痛、乏力。在骨伤科诊断为“腕关节盘损伤”,欲给予局部封闭治疗,拒绝,转至针灸科。取健侧养老穴,屈肘掌心向胸,向肘方向斜刺0.5~0.8寸,同时让患侧腕作伸屈、旋转动作,症状缓解,共计治疗3次,痊愈。

按:从现代解剖分析,腕关节盘的解剖位置处在养老穴的位置,针刺健侧的养老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疏通经络,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颈椎病

患者,男,43岁。于晨起时感觉颈肩胛部剧痛,不能扭转头项,在本市三级甲等西医院诊治,行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且呈反弓。遂给予扶他林等药,服药后症状不缓解,经人介绍要求针灸治疗。取健侧后溪穴,同时让患者做颈部左右旋转及前后活动,症状即刻缓解大半。然后再取局部穴部针刺治疗,共计治疗5次,症状完全消失。

按:本病属中医“筋伤”、“痹证”范畴,多因体虚,感受寒湿,寒为阴邪,寒性收引凝滞,导致经脉阻滞。后溪穴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针刺能疏通经气,经气通则不痛。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患者,女,32岁。右手腕部桡侧疼痛20天,提物乏力,桡骨茎突部压痛,来针灸科就诊,诊断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取坐位,双上肢平放在桌面上,取健侧的桡骨茎突,常规消毒后取0.30×25 mm毫针进针,针尖朝上,向肘部方向刺入深度约2~5mm,刺激稍强,留针30 min,间歇运针2次,同时让患者活动患侧拇指,局部烤TDP神灯,1天治疗1次,一般治疗7~10次症状消失,痊愈。

按:本病为寒邪凝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寒性主收引。取腕关节对应点针刺治疗,配合患部烤TDP,运动拇指,达到经脉通畅,症状消失。

肩周炎

患者,女,48岁,左肩痛 8个月,呈酸痛、胀痛、放射痛,夜间症状加重,诊断为肩周炎。取健侧的中平穴,行强刺激,同时让患者活动肩关节,即感到疼痛减轻,右肩局部取肩髃、肩前、曲池、合谷、中渚。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0次,临床治愈。

按:肩周炎多气血不足,过度劳累或感受风寒湿邪所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致使肩部经络阻滞,气血循行不畅,经筋失养。采用远端针刺穴位与局部针刺相结合,疏通经络,有效地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

体会

邪气“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以致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素问◦缪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素问 ◦离合真邪论》云:“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灵枢◦官针》亦云“远道针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腧也。”巨刺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一种方法。因经脉在人体大都有左右交会的腧穴,所有脉气能左右交贯,故左经有病,取右经的腧穴治疗,右经有病,取左经的腧穴治疗,同时配合患部运动,运动能激发经气,畅通经脉,产生经脉力学效应,尤其是患部的痛姿往复运动,更有助于疏通经脉,致疼痛明显减轻。

猜你喜欢

经气经脉腕关节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人体经脉养生律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六阴经“经气”性质的探讨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