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注射加尿道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6例临床分析

2011-02-10王晓东杨中明程晓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期
关键词:原体前列腺炎尿道

王晓东 杨中明 程晓玲

(黑龙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北安 164000)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病因复杂而且常见的青壮年疾患,治疗较为困难。自2000年至今,我们采用前列腺注射加尿道内灌注药物的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年龄19~44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15年。

1.1.2 临床症状与体征

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道口分泌物、尿道滴白,尿频、尿急、刺痛、尿道内灼热或痒感,排尿困难、尿不尽感、腰骶部、会阴部、耻骨上或腹股沟区胀痛;早泄、性功能减退、神经衰弱症等症状。直肠指检:可触及前列腺大小不等,压痛明显,中央沟变浅或消失,表面不规则,腺体硬度不等。

1.1.3 诊断标准与结果

根据①慢性前列腺炎病史;②临床症状与体征;③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HP,卵磷脂小体减少;④前列腺液病原体MDI检测或细菌培养检查阳性等结果确诊分类。其中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68例(54%),无菌性前列腺炎25例(19.8%),淋菌性前列腺炎6例(4.8%),支(衣)原体前列腺炎13例(10.3%),滴虫性前列腺炎6例(4.8%),支(衣)原体前列腺炎13例(10.3%),滴虫性前列腺炎6例(4.8%),前列腺痛8例(6.3%)。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选择

药物组成一般为:敏感抗生素常规剂量+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10mL。治疗前先进行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用于前列腺注射和尿道内灌注治疗,较常用的有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头孢噻肟钠等;若为淋病性前列腺炎可选用菌必治,支(衣)原体前列腺炎可选用氧氟沙星,滴虫性前列腺炎可用甲哨唑;若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或复方川芎注射液10mL。

1.2.2 前列腺穿刺注射法

患者取膝胸位,肛门及会阴部常规消毒,肛门下缘皮肤局麻后,将左手食指伸入直肠内作引导,用F7或F9长针经会阴中线旁1.0cm,距肛门下缘1.5cm处穿入皮肤,沿直肠黏膜下直刺入前列腺,回抽无血后将药物注入前列腺及其周围组织,再同样穿刺另一侧,注射完毕后,按压针孔2min。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每位患者注射1~2个疗程。

1.2.3 尿道药物灌注

取仰卧位,尿道外口消毒后,以注射器乳头伸入尿道外口,将药物注入尿道内,然后在阴茎远端置海绵状阴茎夹。药物保留30min。每次前列腺穿刺注射后行尿道内药物灌注治疗1次。

1.2.4 疗效判断标准[1]

①治愈:症状消失,性功能恢复,前列腺液MDI检测或细菌培养转阴,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脂小体+++/HP,白细胞≤0~5个/HP;②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性功能恢复,前列腺液MDI检测或细菌培养转阴,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HP,白细胞≤0~5个/HP;③好转:症状减轻,性功能有所恢复,前列腺液MDI检测或细菌培养转阴,前列腺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HP或以下,白细胞+/HP以上;④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改善。

2 结 果

治愈76例(60.3%),显效38例(30.1%),好转12例(9.5%),总有效率100%。

3 讨 论

3.1 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外科常见病,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由于前列腺慢性炎症长期作用,使前列腺囊包周围纤维化而形成屏障作用以及血-前列腺屏障使药物难以进入前列腺组织内。此外,药物的脂溶性、酸碱性、解离度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以及前列腺与血浆之间的pH梯度变化,影响了抗生素穿过血-前列腺屏障在前列腺内的积聚,达不到有效的杀菌或抑制浓度,使前列腺炎症难以治愈[2]。将药物直接注入前列腺,克服了血-前列腺屏障,且受前列腺液pH值影响较小,能够在前列腺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在血循环的代谢灭活作用,因而具有最大的药物活性,发挥最大的抗菌作用。慢性前列腺炎常常与慢性尿道炎及精囊炎同时存在,配合尿道内灌注药物,同时治疗了慢性尿道炎,对于排尿症状及尿道症状的改变及加强药物注射的疗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消灭了后尿道内致病菌,也消除了导致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因素。

3.2 治疗过程中应用地寒米松及α-糜蛋白酶,除了促进药物的扩散和渗透外,还能抑制炎性组织纤维瘢痕的形成;利多卡因可减轻注射或灌注时的疼痛不适症状。但治愈慢性前列腺炎的关键是根据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本组病例,对以大肠杆菌为主的革兰染色阴性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选用庆大霉素或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对革兰染色阳性菌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选用氨苄青霉素;对淋病性慢性前列腺炎选用菌必治;对支(衣)原体慢性前列腺炎选用氧氟沙星;对厌氧菌性慢性前列腺炎选用甲硝唑治疗,大多数获得较好疗效。少数患者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尿道刺激症状、急性尿潴留等并发症,但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准确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反复穿刺损伤,是防止上述并发症的关键。

[1]许卓银,陈伟忠,李意强等.前列腺注射并尿道灌注抗生素交替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附39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2):136-137.

[2]余建华,章咏裳.药物直接注入前列腺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2,7(1):42-44.

[3]吴怡兴.尿道张力性药物灌注及前列腺局部注射支(衣)原性前列腺炎10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4):215-216.

猜你喜欢

原体前列腺炎尿道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陌生的尿道肉阜
男性不育患者生殖道溶脲脲原体感染及精液质量分析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解脲脲原体阳性,会导致不孕吗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